《法门往事》是陕西宝鸡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推出的大型佛文化互动体验式演出,2017年1月首次盛大开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法门往事
- 时间:90分钟
- 演出地点: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北厅
- 艺术总监:梅帅元
- 编剧:严文龙、张菁
- 总导演:严文龙
- 导演:郭雨
- 舞美道具:毛砚
- 作曲/音乐:程池
剧情提要
《法门往事》根据白阿莹散文《法门寺之佛》改编, 故事年代跨越唐代、明代、民国、文革、当代五个时期,真实地再现了“痴僧”、“朱子桥”、“良卿法师”等真实人物捨身护法的传奇故事。 观看《法门往事》,大家不是在看、在听故事,而是成为了事发时的围观民众,被自己的脚步带入到剧情之中,仿佛穿越轮迴,看见“法门往事”,做到了真正浸入式观看。
《法门往事》精彩绝伦,全剧分为【序幕·舍利东行】、【一幕·与愿】、【二幕·无畏】、【三幕·降魔】、【四幕·禅定】、【尾声·光明圆满】。
序幕·舍利东行
2500多年前古印度释迦牟尼于双娑罗树下涅槃得舍利八万四千份。古印度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在世界建塔八万四千座,安放佛祖舍利。东汉年间遣使中土,携佛指舍利至陕西扶风建“阿育王塔”。后由唐高祖李渊命名为“法门寺”。
一幕·与愿
唐代石匠吉祥用时三年,雕刻法门寺大殿的千佛墙;唐僖宗赦令刻制石碑,以唐密曼荼罗仪轨,于法门寺塔下严设地宫石室,深藏佛指舍利。石匠吉祥刻碑功成,以碑封地宫,剃度出家,发下宏愿,静守法门,永护佛骨。
二幕·无畏
明代关中大地震后,法门寺塔塌为废墟,痴僧和尚带着前世吉祥发下的宏愿来到法门寺前。为重修法门寺佛塔,他百尺铁链洞穿肩胛,在无米无粮,无金无银,亦无砖无瓦的情况下,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化缘乞捐,最终发动民众捐资捐物重修佛塔。
三幕·降魔
民国二十八年,日寇铁蹄践踏中华,炮火连天,灾荒肆虐……世称“赈灾将军”的朱子桥倡导“以工代赈”,既救灾民,又修佛寺。丁副官跟随养父朱将军又回到了往世捨身守护的法门寺。在法门寺塔下发现地宫后,丁副官唱戏护法,以大智力讲述《青蛇降魔》的故事,倾尽一生护佑佛骨。
四幕·禅定
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捣毁佛像,烧毁经卷并意图挖掘佛塔地宫。此生转世为良卿法师的吉祥,在危急关头用大火自焚,吓退造反派,捨身保护地宫佛指舍利。
尾声·光明圆满
公元1987年,沉寂了1113年的法门寺地宫重新开启,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重返人间,世界上唯一一枚释迦摩尼佛指骨舍利盛世重光!
演出亮点
还原历史
《法门往事》是根据史料记载的真实人物的故事,逼真再现了法门寺历史上几位捨身保护佛指舍利的英雄人物,无一不让人动容。更为特别的是,此次的演出场地是在法门寺的真身舍利塔内,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全方位体验
《法门往事》的演出形式是“360度沉浸式”,打造西北首家大型互动式“边走边看”的演出形式,不再只是让观众“坐着看”,而是真实参与其中,周身环境即是舞台演区,令观众身在景中,近距离观察表演,全方位感受演出的震撼效果。
高科打造
《法门往事》7452座佛龛,不仅为观众打造出庄严肃穆的历史氛围,更寄託了创作者对真身舍利的无比敬重;演出还将大型布景、机械、特效等超规模舞美手段移入室内,利用精心编排的舞美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结合高清灯光、3d投影技术、立体环绕音响,将高科技手段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充满科技感。更值得称讚的是,《法门往事》演出利用3d影画技术,真实再现了唐代历位皇帝六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感人历史故事,3d投影使观众身临其境,场面逼真,增加了观影的震撼效果。

逼真国宝
为了真实还原千百年来法门寺地宫的神秘面纱,演出以1:1.5的比例在地下搭建了模拟地宫,真实揭秘地宫秘史。并利用透明玻璃和灯光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地宫,配合投影仪打造的逼真文物,再现了当时地宫中一件件意义深重的国宝文物,使观众对法门寺的历史变迁有了更深的体会。
音乐製作
《法门往事》演出音乐环环相扣,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故事情节而各种深意,让观众不仅有震撼的视觉体验,也感受到了精彩绝伦的听觉享受,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