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是2014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是莫旭强 谢蔚雯。
基本介绍
- 书名:法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 作者:莫旭强 谢蔚雯
- ISBN:9787566311245
- 定价:39.80
-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0
- 丛书名:外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系列教材
- 字数:441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法汉互译基础理论,讲解法汉互译实践中应採取的策略与技巧的教科书。可用作我国高等院校法语专业的笔译教材。
唐珍教授曾着文分析讨论了1981年以来我国先后出版的六本关于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材①。这六本教材分别是:《法译汉理论与技巧》(罗国林,商务印书馆,1981);《法汉翻译教程》(陈宗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当代法国翻译理论》(许钧、袁筱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文学翻译教程》(张成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新编法汉翻译教程》(冯百才,外文出版社,2002);《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罗顺江、马彦华,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这六本教材,加上唐珍未纳入讨论範围的郑福熙先生于1983年出版的《法汉翻译基础知识》,以及许钧先生于2007年出版的《法汉翻译教程》,是近二十年我国高校法语专业笔译课所使用或参考的主要教科书。
目 录
第一章 翻译概说1
1.1 翻译的历史1
1.2 翻译的历史作用4
1.3 翻译的标準6
1.4 翻译的方法7
1.5 翻译理论的出发点8
1.6 翻译中使用的工具8
1.7 从培养职业译员的角度看对学生的要求10
第二章 语言类型与翻译13
2.1 形合和意合14
2.1.1 辞彙手段15
2.1.2 形态手段21
2.2 语序25
2.3 词类的清晰性和模糊性27
2.4 静态与动态29
2.5 抽象与具体32
2.6 替代与重複38
2.6.1 法语代词的主要翻译方法39
2.6.2 其他替换词的翻译方法44
2.7 散行与对仗47
第三章 法汉语义对比与翻译57
3.1 彼此对应57
3.2 此有彼无60
3.3 貌合神离65
3.4 此广彼狭68
3.5 部分对应73
第四章 法汉互译中的词语处理77
4.1 词语指称意义的翻译77
4.1.1 意译80
4.1.2 音译91
4.1.3 象译104
4.2 词语言内意义的翻译106
4.3 词语语用意义的翻译111
第五章 法汉互译的句子处理117
5.1 语序与翻译117
5.1.1 时间上的先后律118
5.1.2 空间上的大小律132
5.1.3 事理上的因果律138
5.2 主谓语与翻译142
5.2.1 施事主语句的翻译145
5.2.2 受事主语句的翻译148
5.2.3 形式主语句的翻译153
5.2.4 主题主语句的翻译164
5.3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165
5.3.1 肯定形式译成否定形式166
5.3.2 否定形式译成肯定形式170
5.3.3 双重否定句的翻译172
5.4 句子成分的转换175
5.4.1 主语的转换175
5.4.2 状语的转换179
5.4.3 宾语的转换183
5.4.4 定语的转换186
5.5 句子结构转换及句群组织的调整188
5.5.1 转译189
5.5.2 分译195
5.5.3 合译210
5.5.4 长句处理或句群组织的调整217
第六章 汉法互译中的篇章处理223
6.1 功能翻译理论223
6.2 新闻类文本翻译例析224
6.3 旅游类文本翻译例析234
6.4 时政类文本翻译例析244
6.5 法律类文本翻译例析258
6.6 科技类文本翻译例析267
6.7 文学类文本翻译例析278
第七章 语用与翻译293
7.1 指示语与翻译294
7.1.1 人称指示295
7.1.2 时间指示304
7.1.3 地点指示307
7.1.4 社交指示310
7.2 会话含义与翻译317
7.3 预设与翻译323
7.4 言语行为与翻译333
参考文献338
1.1 翻译的历史1
1.2 翻译的历史作用4
1.3 翻译的标準6
1.4 翻译的方法7
1.5 翻译理论的出发点8
1.6 翻译中使用的工具8
1.7 从培养职业译员的角度看对学生的要求10
第二章 语言类型与翻译13
2.1 形合和意合14
2.1.1 辞彙手段15
2.1.2 形态手段21
2.2 语序25
2.3 词类的清晰性和模糊性27
2.4 静态与动态29
2.5 抽象与具体32
2.6 替代与重複38
2.6.1 法语代词的主要翻译方法39
2.6.2 其他替换词的翻译方法44
2.7 散行与对仗47
第三章 法汉语义对比与翻译57
3.1 彼此对应57
3.2 此有彼无60
3.3 貌合神离65
3.4 此广彼狭68
3.5 部分对应73
第四章 法汉互译中的词语处理77
4.1 词语指称意义的翻译77
4.1.1 意译80
4.1.2 音译91
4.1.3 象译104
4.2 词语言内意义的翻译106
4.3 词语语用意义的翻译111
第五章 法汉互译的句子处理117
5.1 语序与翻译117
5.1.1 时间上的先后律118
5.1.2 空间上的大小律132
5.1.3 事理上的因果律138
5.2 主谓语与翻译142
5.2.1 施事主语句的翻译145
5.2.2 受事主语句的翻译148
5.2.3 形式主语句的翻译153
5.2.4 主题主语句的翻译164
5.3 肯定与否定的转换165
5.3.1 肯定形式译成否定形式166
5.3.2 否定形式译成肯定形式170
5.3.3 双重否定句的翻译172
5.4 句子成分的转换175
5.4.1 主语的转换175
5.4.2 状语的转换179
5.4.3 宾语的转换183
5.4.4 定语的转换186
5.5 句子结构转换及句群组织的调整188
5.5.1 转译189
5.5.2 分译195
5.5.3 合译210
5.5.4 长句处理或句群组织的调整217
第六章 汉法互译中的篇章处理223
6.1 功能翻译理论223
6.2 新闻类文本翻译例析224
6.3 旅游类文本翻译例析234
6.4 时政类文本翻译例析244
6.5 法律类文本翻译例析258
6.6 科技类文本翻译例析267
6.7 文学类文本翻译例析278
第七章 语用与翻译293
7.1 指示语与翻译294
7.1.1 人称指示295
7.1.2 时间指示304
7.1.3 地点指示307
7.1.4 社交指示310
7.2 会话含义与翻译317
7.3 预设与翻译323
7.4 言语行为与翻译333
参考文献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