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法海(清朝人物)

(2019-10-25 20:41:16) 百科

法海(清朝人物)

法海(1671--1737),佟佳氏,字渊吝,号陶庵,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舅舅佟国纲次子。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时年二十三岁,改庶吉士,命在南书房行走。四十四年迁侍讲学士。官至兵部尚书。着有《悔翁集》。

基本介绍

  • 本名:法海(佟佳氏)
  • 别称:陶庵
  • 字号:字渊吝,号陶庵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顺天府
  • 出生时间:1671(康熙十年)
  • 去世时间:1737(乾隆二年)
  • 主要作品:《悔翁集》
  • 主要成就:兵部尚书
  • 身份:康熙帝表弟
  • 官职: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 另一人物:法海禅师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

人物简介

法海(1671--1737),佟佳氏,字渊吝,号陶庵,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舅舅佟国纲次子。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时年二十三岁,改庶吉士,命在南书房行走。四十四年迁侍讲学士。官至兵部尚书。着有《悔翁集》。
《松心日录》: 陶庵尚书句云: “自谓侍臣趋直早,不知深殿已宵衣。”国朝家法之善,莅政之勤,实是度越千古,比隆三代,诵尚书此诗,益令人职思其居不敢怀宴安之念也。佟家在康熙一朝有佟半朝之称,佟国纲是康熙的亲舅舅,其弟佟国维是康熙的老丈人。因此,佟家人多仗着皇亲国戚的光而入仕,但法海比较与众不同。他身世比较特殊,是佟国纲微贱侍婢所生,自幼父不以为子,兄不以为弟,弟不以为兄。而且法海他母亲去世后,鄂伦岱还不让入祖坟,于是他和鄂伦岱之间彼此遂成仇敌。所以,法海从小就受到父兄的歧视,在压抑的环境下长大,这在他的气质,性格上都有了一定的影响。法海没有一般的贵胄公子的浪蕩气,比较刻苦学习,24岁便考中进士,注意,是考中进士。可见他就与一般的皇亲国戚不一样,是很有真才实学的,在这一点上至少比他老爹和鄂伦岱强。康熙爷一看,这可好,自己的表弟考中进士了,当然是给自己长脸的一件事,于是就将刚中第的年轻表弟选在身边充当词臣。三十七年,选派了他当皇子师傅。具体职责就是教老十三和老十四。要知道,当时法海只有28岁,胤祥13岁,胤禵11岁。多年轻的皇子老师啊。康熙可是十分重视他儿子的择师问题的,其他的皇子老师比如张英,顾八代,徐元梦,那都是什幺人物啊?有名的饱学之士,而且比法海年长很多。法海才中进士四年,而且未及而立之年,就膺此重任,跻身宿儒名流之列,不仅是康熙年间,而且是整个大清朝最年轻的皇子之师。有很多人说康熙最偏向母家,所以给自己的表弟这样的名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法海在康熙年间风起云涌的地位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康熙的表弟而已。那也是有真才实学的。试想,十三十四后来是怎样英俊潇洒气宇轩昂文武全才的人物,这与他们的这位启蒙师傅分不开的。一废太子的时候,法海因为十三的关係,被降为检讨。一直到五十四年法海才官复原职。据说,徐元梦,方苞等学者为了他说了不少好话,可见啊,可见,能被这些学者欣赏举荐的人,必定也是极恃才傲物的。五十五年,法海擢升广东巡抚,在任两年,颇有政绩。
法海曾在广东任过两年的巡抚。中丞是御史中丞的简称。明清时用作巡抚的别称。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常用作巡抚的加衔,故有此称。

亲属

祖父:佟图赖
父亲:佟国纲
兄弟:鄂伦岱、夸岱
姑母:孝康章皇后
表兄:康熙帝
叔父:佟国维
堂姐妹:孝懿仁皇后、悫惠皇贵妃
堂兄弟:隆科多、庆复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