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法庭风暴(图书名称)

(2019-06-08 09:16:45) 百科
法庭风暴(图书名称)

法庭风暴(图书名称)

《法庭风暴》是2008年0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戈尔茨坦。

基本介绍

  • 书名:法庭风暴
  • 作者:(美)戈尔茨坦
  • 译者:蔡彦敏
  • ISBN:9787503683633
  • 页数:367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5-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字数:364000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08-5-1
  • 印次:1
  • 纸张:胶版纸

内容简介

《法庭风暴》记录的是为帮助海地难民争取自由与推进法治,美国耶鲁师生与老布希和柯林顿两任总统之间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惊心动魄、催人奋进的诉讼之战。
1992年,300名因国内发生政变而前往美国寻求政治避难的无辜海地人,被关押于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军事基地,并被告知因为感染了爱滋病而可能永远不能获得自由。围绕着耶鲁师生为帮助海地难民争取自由而与美国法务部、五角大楼以及老布希和柯林顿两任总统之间展开的不懈抗争,《法庭风暴》一书把读者从水深火热的海地、精英云集的耶鲁大学校园、海风凛冽的关塔那摩基地,带到了承载着实现公平正义使命的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最后直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该书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勃兰特·戈尔茨坦律师在进行大量访谈、调查以及查阅浩瀚文献基础上花费六年时间呕心沥血着成的一部纪实法律文学,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诉讼之战。
《法庭风暴》自2005年出版后,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作者受邀到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数十所着名高校举办讲座、与读者直接交流,受到热烈欢迎。美国权威的《科克斯书评》将其誉为年度十佳纪实文学之一,认为该书既是一本“激人奋进的传记”,又展现了美国“司法体制的真实面貌”。而本书的可读性也受到许多着名作家的肯定,评价其“叙事扣人心弦,鞭辟入里”,“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引人入胜的戏剧性、细緻入微的叙事风格和敏锐的洞察力” 。据悉,本书还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发行。
《法庭风暴》的中文译着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是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向全国法律院校师生重点推荐的着作。专业委员会已特别邀请原着作者勃兰特·戈尔茨坦律师和书中重要主人公之一——当年的法律诊所学生、现耶鲁大学法学院的迈克·维什尼教授于2008年5月下旬访问中国,到全国各地主要高校与广大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本书将以其精彩叙事而令广大中国读者回味无穷,同时,对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专业——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而言,该书可作为生动的课内外学习参考书;而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的人员而言,它亦具有重要的教学、研究等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司法体制的真实展现,扣人心弦的人权故事,一群具有献身精神、也于与现实抗争人士的激人奋进的传记。”
——《科克斯书评》
“想要知道法律是如何运作的吗?忘掉法律惊险小说里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大卫战戈里亚的故事吧。这本书将给你真实的答案。”
——布拉德·梅尔泽,《命运之书》与《第一律师》的作者
“太精彩了。这是一个关于如何运用司法体制来实现正义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法学院学生都应该读这本书。”
——欧文·乔姆伦斯基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
充满激情,永不言译,专业智慧;一群“弱小”的耶鲁师生告赢了两任美国总统!
“本书叙事扣人心弦,鞭辟入里……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引人入胜的戏剧性、细緻入微的叙事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杰弗里·罗森,《最民主的部门》与《不受欢迎的窥视》的作者

作者简介

勃兰特·戈尔茨坦,1992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担任《纽约时代杂誌》、《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以及美国网上电子杂誌《Slate》的撰稿人,为《华尔街日报》网上线上撰写每月特稿,纽约城市大学法学院的访问教授。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海地政变
第二章 提起新诉讼
第三章 选择法官
第四章 中止令之战
第五章 浮动的“柏林围墙”
第六章 到关塔那摩去
第七章 期待总统
第八章 绝食示威
第九章 最高法院听审
第十章 地区法院庭审
第十一章 胜败得失
尾声 后来的故事
书中人物介绍
名词解释
记录和文献
致谢
作者的问与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