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法国皇帝

(2019-04-03 11:11:47) 百科
法国皇帝

法国皇帝

法国皇帝是法国君主在1804年——1815年和1852年——1870年的正式称号,有别于法国国王。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

基本介绍

  • 本名:法兰西人的皇帝
  • 别称:法国皇帝
  • 皇帝:拿破仑一世、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一世

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通过决议宣布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并且宣布实行国家元首的世袭制符合法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提请全国公民投票批准世袭制,颁布了新宪法。11月,提倡世袭制的新宪法以绝对多数票通过,正式宣布法国为帝国,把共和国政府託付给一位世袭的皇帝,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的“共和十二年宪法”。
1804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府的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号为“法兰西人的皇帝”,是为拿破仑一世,开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拿巴王朝的十年统治。他并不是由当时的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为妻子约瑟菲娜·德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以示他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教会控制。
拿破仑称帝后,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他个人的权力,皇帝一人掌握最高行政权,由国务会议(Conseil)协助。参加会议的大臣由皇帝任免。正式建立了帝国的贵族等级制度,直至1814年,拿破仑下诏册封了3600个贵族爵位,其中1600个骑士,1090个男爵,388个伯爵。还有30个公爵和4个亲王。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些帝国新贵族的成员中,旧贵族的比例达22.5%,几乎占1/4。这些享有贵族称号的文武高级官员,除享受高薪之外,还有巨额年赏和封地。
新的贵族特权等级的出现,明显地违背了大革命的政治原则,权力机构日渐腐败,机制运转严重失灵,腐蚀了帝国的政治基础,起到了最终摧毁大革命成果的作用,促进了帝国危机的加深。
后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败于第六次反法同盟联军,被迫退位,但保留“法兰西人的皇帝”称号,每年领取250万法郎年金,并被囚禁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了。
波旁王朝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满腔仇恨,也构起了对拿破仑的怀念之情。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利用人民对复辟王朝的仇恨心理,带领1000人,从岛上逃出,渡过大海,于3月20日重返巴黎。在大批军官和公民的簇拥下进了杜伊勒里宫,路易十八仓惶出逃,拿破仑重登皇位,重新统治法国近100天,史称“百日王朝”。
拿破仑重登帝位,引起了欧洲君主的恐惧与仇视。正在维也纳举行分赃会议的各国君主,为对付重登皇位的拿破仑,拼凑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动员了上百万军队围攻法国,拿破仑组织了50万军队迎战。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镇(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展开决战,双方损失惨重,法军损失4万,英军损失1.5万,普军为7000。拿破仑一生中的最后一仗以失败而告终。
6月22日,拿破仑再次退位,并被反法联盟取消皇帝称号。不久被流放到远离法国的大西洋上的圣赫伦那岛上,法兰西第一帝国最终覆灭。1821年5月5日,拿破仑逝世,终年52岁。

拿破仑三世

1852年12月2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拿破仑一世之侄、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法语: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加冕称“法国人的皇帝”是为“拿破仑三世”。开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波拿巴王朝和帝制再度复辟。
根据多次补充的帝国宪法,皇帝是国家元首,统率军队。拥有宣战、媾和、结盟、订立商约和特赦;任命政府与地方官员;批准公共建设工程;决定是否将法案送交立法团讨论等权力。
后在普法战争的色当战役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国内爆发革命,其帝位被废,第二帝国和波拿巴皇朝被推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