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烧肉粽是福建泉州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端午节食俗。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製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清末民国期间,市区有个“肉粽银”,肉粽最为出名,还有市区浮桥头观音亭的许牛制的肉粽,顾客满座。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节吃肉粽、赛龙舟是泉州传统的风俗。 精选上等的糯米,经过泡洗、 加热翻炒三分熟后,加上分量十足的材料(山珍海味),用棕叶包裹再放到水里用大火煮上一个小时。
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製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乾,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乾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泉州烧肉粽
- 主要原料:糯米,香菇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辅料:油盐粽叶水草绳
小吃故事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角黍,后演化为粽子。
其实,粽子最早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关。据说关羽本不姓关,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住持帮他转世。住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黎山老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乾粮并加香油用来贿赂守军。黎山老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角黍果然放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坯。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製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年龄:1000余年
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角黍,后演化为粽子。
其实,粽子最早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关羽有关。据说关羽本不姓关,前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住持帮他转世。住持依嘱盛湖中血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黎山老母化身为村妇,教他以角黍乾粮并加香油用来贿赂守军。黎山老母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角黍果然放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坯。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製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时间份量
準备时间:2小时以上
製作时间:1-2小时
用餐人数:1-2人

食材
主料
糯米900g
香菇20g
鹹蛋8个
烧肉250g
五花肉250g
香芋200g
辅料
油适量
盐适量
粽叶适量
水草绳适量
生抽适量
十三香适量
花雕酒适量
步骤
1.粽叶隔晚泡水,第二天沖洗乾净后,放入锅中煮10分钟,再捞起,用软布一边沖水一边拭擦乾净
2.準备的材料:鹹蛋、香菇、香芋、烧肉、五花肉
3.香芋切成小丁,锅里下少许油煸炒芋头,加入生抽、十三香炒匀,上碟备用
4.五花肉和烧肉也一起下锅炒,加入生抽、糖、花雕酒、十三香炒均匀后上碟备用
5.糯米洗乾净,加入适量的盐、油拌均匀,加入炒好的香芋再拌匀
6.香芋拌匀糯米
7.準备好材料
8.两片粽叶交叉折起
9.加入香芋糯米
10.再加入馅料
11.再加入一勺糯米,再加两片粽叶,折好,把粽子包严
12.裹上水草绳即可
13.粽子放入电压锅,加入适量的水,45分钟
14.45分钟后,电压锅排气后,即可取出粽子
相关歌曲
《烧肉粽》
歌手:邓丽君,蔡琴等歌手 (多版本)
闽南语歌曲
歌词
烧肉粽
自悲自叹苦命人
父母本来很疼爱
让我读书好几年
毕业工作无着落
暂时来卖烧肉粽
烧肉粽烧肉粽
卖烧肉粽
要做生意真困难
若无本钱做不动
不正行为行不通
所以暂时做一项
只有认真卖肉粽
烧肉粽烧肉粽
卖烧肉粽
物价一日一日贵
家里人口这幺多
双腿走得疼又麻
生意不好真泄气
认真再卖烧肉粽
烧肉粽烧肉粽
卖烧肉粽
肉粽是泉州最为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了,对于喜欢糯米的我来说是刚好对胃口。泉州的烧肉粽选用了上等的糯米,经过泡洗、加热翻炒三分熟后,加上分量十足的材料,用棕叶包裹再放到水里用大火煮上一个小时。吃上一个烧肉粽,来一碗小肠汤,就是你美美的一餐了。
说在福建,最有名的粽子,还属泉州的烧肉粽。烧肉粽,是闽南的特色小吃,特点就在于一个“烧”字,也就是非趁热吃不可。加料的烧肉粽里有板栗、红烧肉、虾乾、香菇、干贝、花生、莲子、滷蛋等等。肉粽的糯米,是事先已炒过的。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才下锅烧,煮好
后拨开棕衣,香气扑鼻,粽子色泽红黄闪亮,味道香甜,油润不腻。吃惯了平时的普通肉粽,面对这里料丰富的烧肉粽,你怎可不动容呢。所以,在这个端午节来临之际,就让我们来搜寻福州哪里有美味的闽南烧肉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