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县治平乡辖12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3106户14296人,总土地面积为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369亩,山旱地占81%,人均占有耕地3.3亩,是静宁县果品产业发展最早、规模最大、年产量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的乡镇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治平乡
- 行政区类别:乡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电话区号:0933
- 面积:72平方公里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气候
- 车牌代码:甘L
基本简介
治平乡辖12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3106户14296人,总土地面积为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369亩,山旱地占81%,人均占有耕地3.3亩,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60天,年降雨量446.2cm,海拔1340-1600米,是静宁县果品产业发展最早、规模最大、年产量最高、出口创汇最多的乡镇之一,是全省首家实施苹果良好农业规範基地的乡镇,也是平凉金果的主产区,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苹果百强乡镇”荣誉称号。
静宁治平乡农田

甘肃静宁治平乡
行政区划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 | 名称 |
620826210200 | 220 | 后沟村委会 |
620826210201 | 220 | 刘河村委会 |
620826210202 | 220 | 大庄村委会 |
620826210203 | 220 | 雷沟村委会 |
620826210204 | 220 | 朱堡村委会 |
620826210205 | 210 | 安宁村委会 |
620826210206 | 220 | 伍坪村委会 |
620826210207 | 220 | 柳沟村委会 |
620826210208 | 220 | 陈峡村委会 |
620826210209 | 220 | 马合村委会 |
620826210210 | 220 | 杨店村委会 |
620826210211 | 220 | 阴坡村委会 |
经济发展
治平乡果品产业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经历了零星栽植、探索起步;政府引导、示範推广;规模扩张、产业经营;科学管园、提质增效四个阶段,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準化、产品品牌化、行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格局。在发展果品产业过程中,历届乡党委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扩量、提质、增效、创牌”这一发展目标,高标準建园,科学化管园,先后建起了胡家塬、杜坪、揪子滩、成纪古城遗址、堡子梁等品牌示範点,通过培育产业示範点,接点成面互动发展,推动了全乡果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伴随着全乡果品产业的不断壮大,以产业为轴心,带动一部分产业大户成为了果品经纪人、一部分果品经纪人成为了协会会长、农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地方企业经理,建办了一大批以果品储存为主的地方企业和以技术指导服务为主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此基础上,以常津果品公司为中心,建成了刘河、大庄、雷沟3000亩GAP论证基地,以创新果友专业合作社为中心建成了马川1000亩标準化生产有机生态示範园区。通过典型培育,逐步形成了“农户+基地+合社作+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体系链条。通过地方龙头企业的拉动,拓宽了果品销售市场,提升了治平果品品牌;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牵引,强化了科技指导服务力度,提升了科学化管理、标準化生产水平。“突出一点,照亮一片”,在苹果产业的带动下,目前全乡共有果品储藏加工企业15家,果品保鲜气调库88孔,年储果能力3.5万吨,果业协会12个,果品专业合作组织6家,果品经纪人450名。
静宁治平乡村民

产业发展
面对全乡果树日趋老化、山川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乡党委乡政府果断决策,通过对三荒地、陡坡地的改造,引果上山,大力发展山区果品产业,增强了果品产业发展后劲,寻求到了果品产业持续发展之路。截止目前,全乡果园面积已达到2.6万亩,户均9亩,人均1.9亩,占耕地的59%,挂果面积1.6万亩,年总产3.55万吨,总产值1.06亿元,户均收入3.3万元,人均收入7200元。
支柱产业
境内全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适宜于瓜果蔬菜的种植。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相继建成了雷沟村胡家塬、大庄村杜家坪、阴坡村 3处苹果示範园,全乡果园面积达到1.1万亩,所产红富士苹果香甜脆嫩,耐贮藏,产品远销深圳、广州等地,深受广大顾客的好评。1997年,被地委、行署评为林果业建设先进单位。在大力发展果园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广套用温室技术,目前,日光温室蔬菜面积已达到70 亩,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
旅游产业
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纪故城遗址和庙儿坪西汉墓葬群等,考古、旅游潜力巨大。
邮政编码
74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