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及套用开发实验室于2004年由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文号:川教高[2004]43号)批准立项建设,目前拥有实验室面积1400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仪器136台,设备总值1029万元。用于科研和教学的主要进口设备有元素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调度仪、高温高压动失水仪、分子量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电镜扫瞄器、雷射粒度仪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及套用开发实验室
- 外文名:Laboratory chemical synthesi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 设备:X射线衍射仪、电镜扫瞄器
- 实质:空气雾化试验装置
机构简介
另外还自行设计了大型试验装置:岩心流动试验装置、空气雾化试验装置、三轴应力防塌试验装置等,并建有功能齐全的油气田化学品研製、小试及中试开发基地。具备承担化学工艺学科、套用化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国家级、部省级重大项目和对油气田进行综合技术服务及基础理论研究、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的能力。 实验室特色:(1)通过油气田化学品结构设计、合成与表征、性能评价与套用技术研究,并辅以组合处理剂最佳化技术,对资源有限的石油与天然气实现合理高效清洁开採。(2)针对不同油藏条件,特别是高压高产高含硫、高温高盐、低渗特低渗、高含水和海上等複杂油气藏,开发和研製满足我国井控安全、高效油层改造的新型高效增油体系,大幅度提高石油开採效率。(3)以“结构流体流变学”和“超分子化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化学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原理,形成了新型油田用功能型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研製、开发技术。
通过化学理论在油气田化学品分子设计、性能评价及在油藏複杂环境的作用规律得到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理论与套用、化学与化工、化学工程技术与石油工程技术较为完整的学科融合体系,形成了一支套用化学理论深厚、油气田化学特色明显的学术研究队伍。实验室发展不仅得到国家科技部(油气重大专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和科技支撑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及地方政府的项目经费资助,还得到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实验室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973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计画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际合作、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省科技厅项目12项,其它横向课题142项,主要项目信息列在表4-1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见表4-2)。每年发表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化学品文献近百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有近30篇(主要代表论文见表4-3)。科研成果套用井场近200井/年,年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通过化学理论在油气田化学品分子设计、性能评价及在油藏複杂环境的作用规律得到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理论与套用、化学与化工、化学工程技术与石油工程技术较为完整的学科融合体系,形成了一支套用化学理论深厚、油气田化学特色明显的学术研究队伍。实验室发展不仅得到国家科技部(油气重大专项项目、973课题、863项目和科技支撑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及地方政府的项目经费资助,还得到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实验室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973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计画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际合作、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及省科技厅项目12项,其它横向课题142项,主要项目信息列在表4-1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见表4-2)。每年发表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化学品文献近百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有近30篇(主要代表论文见表4-3)。科研成果套用井场近200井/年,年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机构贡献
自2004年以来,实验室直接和间接每年培养研究生近百人,这些研究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我国西部的油气行业,他们为我省的油气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