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油气储量评价

(2020-01-06 00:40:18) 百科
油气储量评价

油气储量评价

油气储量评价是指针对油气储量的质量品位和开发效益对油藏进行的可靠性、综合性进行评价。

油气田开发区块的储量评价实际是综合考虑油气储量多个属性条件的决策问题 , 是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套用领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油气储量评价
  • 外文名:Oil and gas reserves evaluation
  • 学科:石油工程
  • 内容:可靠性、综合性评价
  • 目的:提高採收率
  • 决定因素:油气储量的质量和开发的难易程度

简介

石油储量开发利用的经济效果不仅和油气储量的数量有关,还主要取决于油气储量的质量和开发的难易程度。对于油层厚度大、产量高、原油性质好、储集层埋藏浅、油田所处地区交通方便的储量,其开发建设投资相对较少,开发经济效益较好;而油层厚度薄、产量低、原油性质差、储集层埋藏深、交通不便的储量则开发投资大、开发效益差。分析勘探效果不仅要看探明储量的多少,还要综合分析探明储量的质量。所以,在我国颁发的油、气储量规範中明确规定,对申报的储量必须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背景

中国油田开发的生产实践表明 , 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途径是对油田开发区块进行系统评价 ,选择综合效益最优的开发区块逐年进行产能建设。
目前 , 许多油田面临开採难度较大的未动用储量开发需求 , 如何确定这些区块的开发序列 , 合理分配产能以降低开发风险和提高开发效益是油田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 , 已有许多学者对开发区块进行综合评价及其储量分类的研究。选择地层原油粘度、渗透率、油层埋深、油层厚度、纯总比、孔隙度、饱和度、边底水、非均质性、裂缝情况和敏感性等 11 个反映储量地质因素的评价指标构成评价一个稠油油藏品质的指标体系 , 提出基于模糊数学和层析分析相结合的稠油油藏优先开发排序方法。
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不仅受到地质条件、资源的品质等因素的影响 , 还要受到油气田所处经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 对开发区块的分类和对储量的评价必须综合考虑开发区块的地质条件、资源品质和经济地理因素。胡健等分别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价值分级进行研究 , 提出要科学评价油气资源价值 , 必须儘量排除影响油气生产成本的各种人为因素 , 还要儘量剔除影响油气资源价值的易变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 通过对大量油田数据的分析比较 , 确定不同资源条件的油气资源价值等级 , 对油气田资源进行优劣等级评价 ( 价值分级) ,从而为油气资源价值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油气田开发区块的储量评价实际是综合考虑油气储量多个属性条件的决策问题 , 是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套用领域。未动用油气储量的多属性决策的目的是找出其中最佳开发区块或对开发区块进行排序。

储量可靠性评价

鑒于油气储量对国民经济和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储量计算完成的同时,必须对本次储量计算的可靠性进行交底、评价:指出本次储量计算哪些局部地区、哪些储量参数比较落实,而哪些局部地区、哪些储量参数还有疑问不落实,并对本次计算的储量精度级别做出评价。
对于油、气储量计算的结果,一般应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可靠性评价。
①分析各种资料的齐全、準确程度,看其是否达到本级储量计算的要求;
②分析确定储量参数的方法及各种图版的精度;
③分析储量参数的计算与选用是否合理,并进行儿种计算方法的对比校验;
④分析油、气田的地质研究工作是否达到本级储量要求的认识程度;
⑤分析油、气藏储层类型及根据油、气藏类型所选择的储量计算方法是否合理。

储量综合评价

所谓油气储量综合评价,就是针对油气储量的质量品位和开发效益进行的评价。储量综合评价是衡量勘探经济效果,指导储量合理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储量委员会规定,申报的油气储量必须按产能大小、储量丰度、储量规模和埋藏深度等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按产能大小评价

产能的大小直接关係油田的产量、採油速度和开发经济效益。产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油藏地质条件的优劣。因此,产能大小是储量品质的重要指标。
对于原油储量应根据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每米採油指数和流度划分为高产、中产、低产、特低产四个等级。而对于天然气储量仅根据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划分为高产、中产、低产三个等级(下表)。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产能)
评价等级
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
每米採油指数
流度(K/μ)

t/(km.d)

万方/(km.d)
油t/(MPa.d.m)

高产能
>15
>10
>1.5
>80
中等产能
5~15
3~10
1~1.5
30~80
低产能
1~5
<3
0.5~1
10~30
特低产能
<1
/
<0.5
<10

按储量丰度评价

储量丰度定义为单位含油麵积所拥有的油气地质储量,即:
式中
QN——储量丰度,104t/km2
N——油气地质储量,104t;
Ao——含油气面积,km2
原油的储量丰度单位是:104t / km2;天然气的储量丰度单位是:108m3/km2
储量丰度描述油藏单位面积所拥有或控制的油气储量,它显不出油气储量的丰富程度,是油气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对原油储量按丰度划分,一般分为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特低丰度四个等级。而对气藏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下表)。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储量丰度)
评价等级
储量丰度

万吨/平方千米

亿方/平方千米
高丰度
>300
>10
中等丰度
100~300
2~10
低丰度
50~100
<2
特低丰度
<50
/
此外,在油田开发界,还常常使用储量係数(也称单储係数)概念。储量係数定义为:
式中
qN——储量係数,104t/(m.km2);
he——油层平均有效厚度,m。
储量係数显不单位油层体积所拥有的油气储量,其定量的科学程度和横向比较的意义较储量丰度有提高,但套用尚不及后者广泛。

按储量大小评价

由于油气田开发需要建立注水、採油、井下作业、油气处理集输,以及交通、通讯等许多配套设施,显然,储量规模大的油田比储量小的油田开发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储量的大小也是油气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对油田地质储量大小,一般划分为特大型油田、大型油田、中型油田和小型油田四个等级;而对于气田我国只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下表)。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地质储量)
评价等级
地质储量
油(亿吨)
气(亿方)
特大型油气田
>10
/
大型油气田
1~10
>300
中型油气田
0.1~1
50~300
小型油气田
<0.1
<50

按储量埋藏深度评价

储量埋藏深度直接影响油田建设成本(尤其钻井成本)和开发难度。按埋藏深度一般将油、气储量划分为浅层、中深层、深层、超深层四个等级。气藏只在浅层、中深层的深度上与油藏划分标準略有差异。
评价等级
油层理藏深度,m
油藏
气藏
浅层储量
>2000
<1500
中深层储量
2000~3200
1500~3200
深层储量
3200~4000
3200~4000
超深层储量
>4000
>4000

特殊储量

特殊储量主要是指由于流体性质特殊,导致勘探开发难度很大和经济效益显着较差的石油储量。这种储量在开发上往往需要採取特殊的技术工艺措施,才能予以有效的开採。因此储量规範要求将这类储量单独列出,并加以说明。属于特殊储量的主要有稠油储量、高凝油储量和非烃气储量。
1.稠油储量
稠油又称重油(heavy oil),由于稠油中轻质馏分少,沥青及胶质含量很高,所以稠油密度大、粘度高。稠油分类将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mPa、的原油划为稠油,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类别: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
2.高凝油储量
原油凝固点在40℃以上的石油称高凝油。高凝油主要由于高含蜡导致其很高的凝固点,因而在开发中需要採取特别的井筒加温技术,才能保证高凝油从井底采出到地面的过程中不至于结蜡凝固。由于高凝油的开发需要特殊的开採工艺和集输技术,因此在储量计算中要特别指明并单独列出。
3.非烃气储量
非烃类天然气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碳及氦气等。工业气井中非烃类天然气含量大于一定标準者应单独计算非烃气的储量。例如,当硫化氢含量大于0.5%时即应单独计算储量;在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5%及氦气的含量大于0.05%时,也应单独计算它们的储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