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是指黄河以西地区,因今甘肃西部地区在祁连山河西走廊,故称河西走廊地区的五个地级市为河西五市。分别为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和嘉峪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西五市
- 位置:甘肃西部地区在祁连山河西走廊
- 分别:武威、张掖 金昌、酒泉和嘉峪关
- 总人口:500万人
河西五市
河西五市分别是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
城市简介
武威市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总面积33249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底,总人口192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凉州区。 武威古称凉州,六朝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治。
武威景色

武威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是“丝绸之路”的要隘,一度成为北方佛教的中心。着名的凉州词、曲,西凉乐、西凉伎都在这里形成和发展。文物古蹟有皇娘娘台新石器文化遗址、唐大云寺铜钟、海藏寺、罗什塔、文庙、钟楼、雷台观及碑刻等。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为国家文物珍品。
张掖市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下辖甘州、临泽、肃南、山丹等五县一区。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张掖白塔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隋恢复郡制。唐初设州。元置甘州路。明设甘州卫。清为甘州府。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面积40874平方公里,人口131万(截至2011年)。民族分布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藏族等26个少数民族。
金昌市
金昌市位于东经101°04′35″—102°43′40″,北纬37°47′10″—39°00′30″。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
金昌

金昌市人民政府驻金川。 全市总面积8896平方公里。其中永昌县5877平方公里,金川区3019平方公里。金昌新兴的资源型城市,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作中国的“镍都”。
酒泉市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总人口110万人。这里是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片充满神奇魅力和无限生机的热土,着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在这里。
酒泉

酒泉市是河西五市的经济商贸和交流中心,作为全国面积第三大,接壤地区最多的地级市,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交流中心,被授予了“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国家电商发展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千米;西连石油城玉门市,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金塔县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相连线,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画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1965年建市,全市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0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30万人,城市化率91%。
嘉峪关

嘉峪关市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大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名列全省各地州市之首。199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36个小康城市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55个人均GDP过万元的经济明星城市之列,1995年位于全国84个经济明星城市的第64位;此后又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範城市”、“全国双拥模範城”、全省“无毒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诸多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