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原张掖师专艺术教育教学部。2000年7月,成立音乐系,同年招生音乐教育专科生。2001年学校升本,于2004年招生音乐学专业本科生,2010年招生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2010年11月成立音乐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9名,其中音乐学专业本科生310名、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129 名。另有成人教育本科生32人。
音乐学院在办学历史上曾有骄人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1993年8月18日《中国教育报》做了题为“张掖师专结合学校实际实施艺术教育”的报导;1994年6月,教育部体育艺术司检查团对张掖师专的艺术教育进行检查指导,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受到检查团的高度评价,并题词“美育天地,教师摇篮”;2000年10月,艺术教育教学部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西学院音乐学院
- 创办时间:2000年7月
- 类别:音乐学院
- 所属地区:张掖市
- 学科专业:音乐学和音乐表演本科专业
学院概况
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5人,教辅4人。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硕士3人。
几年来,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我院的发展,使得音乐学院在短短几年中发展成一个具有培养新型的、对音乐教育进行改革的、以适应当前中国急需培养推进新世纪国民艺术素质教育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人才要求的新型教学系。
我院有音乐学和音乐表演2个本科专业,学生443人;音乐学成人本科专业,学生48人;共分10个教学班。
我院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老师的共同努力,学科思路和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学科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现有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教学楼一栋、设有声乐、器乐、理论、艺术四个教研室;音乐学院党总支,下设教工、学生党支部,较好的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
我院先后聘请了中国音乐学院、西北师範大学音乐学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对我院师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通过上小课、艺术实践、学术讲座及实习总结等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在保证教学的的同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在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艺术创作上逐年增加,几年来全院教师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音乐作品80余首,师生获国家、省级、市级艺术奖80多项,五名教师出版了教材、专着六部,其中还有两位教师出了个人作品专辑CD一张。
我院坚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服从大局,加强管理,培养特色,提高效益,重点推进,综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学科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师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小规模、高质量、有特色的总体发展格局;按照“能教、擅演、会编”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把音乐学院建成河西地区乃至甘肃省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28人,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助教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人,在读硕士2人;外聘兼职教师12人。设有音乐学、音乐表演和实践教学三个教研室。现有在校学生474人。
学院自成立以来,曾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有1名教师获甘肃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名教师分别获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甘肃赛区银奖和甘肃省专业声乐、器乐、舞蹈大赛金奖;5项成果分别获敦煌文艺奖、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青年社科成果奖、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和甘肃省电视文艺奖;近三年来,有30余人次获“音乐金钟奖”、“青春中国”甘肃赛区一、二、三等奖、创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10余人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奖,教学技能大赛、说课比赛二、三等奖;3项成果获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人获河西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学院教师在《光明日报》、《人民音乐》、《黄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甘肃社科》等权威报刊、期刊及其它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着9部;发行DVD、CD光碟9张;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甘肃省社科项目、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及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教学研究项目等10余项;7门课程立项为校级重点课程,三门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近三年来,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达100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800人次,获奖500人次;编排的舞蹈《超越》赴京参加第九届全国校园春节晚会获银奖。
办学历史简况
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原张掖师专艺术教育教学部。2000年7月,成立音乐系,同年招生音乐教育专科生。2001年学校升本,于2004年招生音乐学专业本科生,2010年招生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2010年11月成立音乐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39名,其中音乐学专业本科生310名、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129 名。另有成人教育本科生32人。
音乐学院在办学历史上曾有骄人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1993年8月18日《中国教育报》做了题为“张掖师专结合学校实际实施艺术教育”的报导;1994年6月,教育部体育艺术司检查团对张掖师专的艺术教育进行检查指导,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受到检查团的高度评价,并题词“美育天地,教师摇篮”;2000年10月,艺术教育教学部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学科专业
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和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现有教师22人,学生384人,有四个教研室,有声乐方向教师7人,器乐方向教师7人,理论方向教师4人,舞蹈方向教师4人,学科专业平衡,教师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
核心课程: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和声、即兴伴奏、指挥与合唱、作品分析、音乐教学法
必修课程: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概论、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歌曲写作基础、配器基础、民族民间舞蹈、形体训练、手风琴、管乐、民乐等课程。我院现有《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声乐》、《合唱指挥》、《形体训练》六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声乐》一门校级精品课程。
音乐学专业
专业方向:声乐、器乐、理论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初等学校、培训机构、文艺团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 “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和音乐研究人才。
主干课程:声乐、器乐、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和声、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电脑音乐製作、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
就业方向:中国小、幼稚园、艺术团体。
音乐表演专业
专业方向:声乐、器乐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文艺团体、文化机关、部队、企业、初等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音乐表演、舞蹈表演、音乐教育及音乐研究人才。
主干课程:声乐、器乐、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电脑音乐製作、合唱与指挥、形体训练、民族民间舞蹈、舞台表演与实践、礼仪与主持。
就业方向:专业文艺团体及部队、企业、社区、中国小。
现任领导
李伟 党委书记
甄勇宏 副院长
王文仁 副院长
机构设定
一、院党总支
书记:李伟(全面主持工作)
二、院行政
副院长:甄勇宏
副院长:王文仁
三、院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党键
四、院团总支
书记:王建国
五、教研室
1.器乐教研室
主任:王文仁(代理)
成员:邓光年 张宁程小静任西希张鑫李开鹏 丁晓军
2.声乐教研室
主任:李岚华
成员:纪建功何婷燕陈艳李晓娟刘文荣周鸿德
3.理论教研室
主任:柳旭辉
成员:王文仁张爱民石芳殷志华
4.艺术教研室
主任:公兰英
成员:甄勇宏洛毛措陈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