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2018-09-17 13:40:12) 百科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前身为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工程系,始建于1961年5月。1990更名为机械设计(汽车)工程系,2002年河南科技大学正式组建后,成立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2013年5月,在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成立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2016年5月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和科研、工程技术人员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5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9人,河南省创新人才2人,校级学科和学术带头人15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 始建:1961年5月
  • 更名:机械设计(汽车)工程系
  • 博士生导师:2人

学院部门

学院设有5个研究所、1个教研室、4个实验室和1个计算机中心:车辆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研究所、热能与动力机械研究所、製冷与空调研究所、农业工程研究所、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教研室、车辆与交通运输实验室、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室、农业工程实验室、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实验室和计算机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农业电气化(卓越计画)、农业电气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卓越计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

专业学科

农业工程实验室
农业工程实验室隶属于农业工程系,其前身是农机实验室。它始建于1957年,是我们学校建立最早的实验室之一。由于学科的发展和国家高校专业目录调整,我们实验室的名称、隶属关係及其所承担的任务也不断地调整与变化。1985年之前,农机实验室一直隶属于农机教研室,只承担农机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和与本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任务。从1985年开始,农机实验室就逐步过渡到机设系的系管实验室,面向机设系的农业机械和食品机械两个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还要承担与这两个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任务以及硕士研究生的试验任务。2000年之后,农机专业更名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更名为“农业装备实验室”,由农业装备研究所管理,承担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和与本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任务以及硕士研究生的试验任务。2006年,随着院系调整,农业装备研究所升格为农业工程系,实验室更名为“农业工程实验室”,由农业工程系管理,既要承担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还要承担与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方向相关的科研任务以及硕士研究生的试验任务。
实验室现有专职人员2名,庞靖、陈东生。实验室主任由倪长安副教授兼任,倪长安在本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多年,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验教学和管理经验,负责实验室规划,行政管理等工作。庞靖和陈东生负责实验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
实验室现在共承担7门专业课程37项实验,总实验学时72学时。2006-2007学年共完成的实验人时数为7152个。自编实验指导书两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指导书》、《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现有房屋13间,1590平方米;实验设备353台(套),总价值220余万元,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套(无线数据採集分析系统),价值56.7万余元。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澱,实验室拥有包括耕整、种植、管理、收穫等较为齐全的田间作业设备、场上作业设备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多种性能检测设备,各种机具的部件陈列、传动机构动态演示用教具等,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同时,长期来,农机学科的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密切配合、团结合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验手段,克服实验教学资金投入不足的的困难,自行研製、开发多种实验教学用仪器、设备,其中犁体曲面测绘仪、犁体六分力测试架、犁体六分力标定架、切割器性能实验台、筛子性能实验台、风扇性能实验台、飘浮速度测定实验台、移动式实验用动力小车等都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实验室人员在工作中坚持“保证教学、服务科研”的原则,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对本学科的建设做出贡献。本学科的科研,也为实验室增添了不少实验设备,如与15—2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向明—2000自走式穀物联合收割机、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与3玉米联合收穫机、破茬播种联合作业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等。这些留在实验室的科研设备,为本科学生的教学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了其它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室现有一套大精设备,“无线数据採集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力、扭矩、加速度、振动感测器;信号调理模组;数据无线传送模组;数据无线接收模组;数据分析处理软体等,可以将感测器测得的信号调理放大,经天线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分析显示,大大简化了野外实验的设备连线,减少仪器数量,降低实验成本。该设备已在多项研究生课题试验和科研项目中使用,为教学、科研、新产品开发做出巨大贡献。
农业工程系
农业工程系是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下属的一个基层教学科研单位,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助教4人。该系设有农机和农电两个教研室。农机教研室主要承担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农电教研室主要承担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部分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该系同时承担农业工程学科各个学术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该系设有农业工程实验室,实验教师2人,其中硕士1人。农业工程实验室面积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230余万元。
该系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雄厚的科研基础。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着作9部,获得国家专利8项。
本学科十分注重现代农业机械新理论的研究,注重将智慧型化、数位化控制技术套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中,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工作。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收穫机械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转化为多项新产品,并被多家企业採用,为企业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室面积约800平方米,设有机械零件陈列室,机械原理陈列室,机构陈列室,电测室,齿轮及机械效率实验室,带传动及滑动轴承实验室,动平衡实验室,机构测绘室,减速器拆装室,齿轮模拟加工及齿轮测量实验室、机构创新设计室等。
本实验室担负着全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工作。实验室丰富详实、种类齐全的机械零件及大型机构陈列室全国闻名;在过去实验室投资较少的情况下,自製了很多较高水平的实验设备,完成了多项实验开发基金项目,较早地实现了实验测试过程的微机化,多次受到国家教委、河南省教委及学校的表彰。
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利用银行贷款对实验室加大投资力度,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充实、调整,加强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使实验设备具有较高的机电一体化和微机化水平,将原来单一的、定性、验证性实验改变成定量的、具有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综合性实验,使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数量达到90%。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使得实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方便并具有吸引力的辅助教学实验场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机原及机设教研室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设立于建校初期。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一支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学队伍。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3人,讲师3人。博士2人,硕士7人,学士及本科毕业5人。2007年被命名为机械设计校级教学团队。 教研室承担全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三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及其相应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开设有机械最佳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选修课,并担负着指导机械设计及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活动。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曾获得省级优秀课程称号,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两课程又被命名为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为校级精品课程。
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建立全方位的机械设计课程质量保证系统”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机械原理CAI课件”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机械设计CAI课件” 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机械设计基础CAI课件”获河南科技大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完成了河南省新世纪网路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机械设计网路课程建设和机械原理网路课程建设。近10年来共完成各级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主编《机械原理》教材、《机械原理作业集》、《现代设计方法》各一部,副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设计》一部,参编教材10部。
教研室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研究工作,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机器人理论、最佳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摩擦学、齿轮强度、轴承等方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术方向。近10年来共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30余项。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 指导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活动,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近20项

获得荣誉

该院教职工在内燃机、汽车、拖拉机、农用车辆及机具等领域开发了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已广泛地套用于实际生产。近三年来,已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获奖1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20多篇,出版学术着作20余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