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始建于2003年6月,其前身是河南科技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学院现开设数学与套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2016年9月增添套用统计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 创办时间:2003年6月
- 所属地区:河南省新乡市
- 学校类型:理工
- 前身:河南科技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教授5人(含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1人;曾宪梓基金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1人,学校“十佳教师”3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
科研成果
先后现建成省、两级精品课程与网路课程共15门,实施双语言教学课程16门;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美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先后共获得国际三等奖6项,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 8项,省级一、二、三等奖90余项;自建系以来连续四届毕业生学位授予率与合格率均达100%,已毕业134名学生中有58名当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其中有30名同学考上全国“985”或“211”重点高校,毕业生考研率达43.3%,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
自2006年以来,全系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近40篇,被SCI二区和三区收录10篇;出版专着、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坚定8项,获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目前承担省、厅级研究项目20余项。2006年12月套用数学学科被确定为校级优先发展学科,2009年套用数学被学校确定为申报硕士点授权学科。
数学科学学院先后被评为校级文明单位和校学生工作单位,2007年学院团委被授予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9年数学系061班被评为省级“五好团支部”和“文明班集体”。
专业设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质,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及计算机套用软体研製的基本训练,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理论分析、基本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和数学建模及较强的编程能力,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金融、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套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複合型高级套用人才。
(一)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学科:数学、计算科学与技术。
(二)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数据结构、数值逼近、最最佳化方法、微分方程数值解、複变函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实践、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四)专业方向:计算数学。
(五)毕业生去向
数学及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生;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数学及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生;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在能源、航空、证券、金融、国防等部门从事的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体开发套用等工作。
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
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金融、经济、工程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等教育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信息融合、模拟计算、预测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学制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二)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几何、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複变函数、实变函式与泛函分析、机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拓扑学、运筹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模糊数学、统计软体、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等。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实践、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四)专业方向:套用数学、金融、统计。
(五)毕业生去向
数学及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生;中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在科技、管理、经济、金融、证券、保险、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环境与工程、软体、通信、IT、BT行业、国防科技等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决策、风险管理、软体开发、信息安全等研究和套用工作。
套用统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