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由始建于1949年的农学系发展而来,历经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範学院农学院等各个历史时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 创办时间:1949年
- 所属地区:河南
- 主要院系:农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
学院介绍
历经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农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师範学院农学院等各个历史时期,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于2001 年正式成立。学院下设农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5个系,设作物遗传育种等11个教研室、10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实验中心;建有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6个校级研究所;有1个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和4个校重点学科;建有“河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範实验中心”、“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有国家级现代蜜蜂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全国唯一小麦根系走廊。
师资力量
学院设农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及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生物技术、作物生理学等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农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为河南省特色专业,生物科学为2013年新开专业。有教职工9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
社会贡献
60年历史,共培养毕业生8000多名,科技名人和专家教授三百余名。1987年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育“百农3217”、“百棉系列”、“矮抗58”等有影响的作物品种近20个,增产效益100多亿元。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茹振钢教授主持完成的,省重大科技专项“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套用”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继续保持了我省小麦育种水平的国内领先地位。矮抗58连续4年被农业部推介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截至2013年8月,“矮抗58”全国累计收穫面积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170多亿元。“矮抗58”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的特大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是适应社会经济需要,于2000年后创办的新专业,短短几年,已在河南的生物製药、基因工程等领域有所影响,显示出专业发展的巨大生机和活力。
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华兰大道东段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