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河南信阳

(2019-03-21 20:02:57) 百科
河南信阳

河南信阳

信阳隶属于河南省管辖,河南省信阳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因信阳毛尖和鸡公山而闻名。宜居河南信阳位于淮河上游,中原文化与古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淮上文化风情。

河南信阳北距省会郑州300公里,南距湖北武汉200公里,东距安徽合肥346公里,西距陕西西安534公里,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河南省豫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2],中国连线南北,承东启西最重要的支点城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省信阳市
  • 评价: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 名胜:信阳毛尖、鸡公山、南湾湖
  • 产物:十大茶产地排名第一
  • 所属地区:华中地区
  • 所属省:河南省
  • 区号:0376
  • 邮编:464000
  • 毗邻省:湖北省、安徽省

简介

大别长淮,豫风楚韵,鱼米之乡,闽台祖地,革命圣地,中国茶都。
意蕴: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
河南信阳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最显着的南北分界线的标誌地。境内有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贤隐寺、长生谷、汤泉池、河南省金兰上森林公园、西九华山等着名旅游景点。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等典故轶事都发生在这里。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播放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由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楚国编钟所演奏的,河南信阳还出土过全国最早的毛笔、酒、轿子、床、书籍和楚国最精美的漆器,[3]印证着这里是楚文明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河南信阳根亲文化繁荣,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河南信阳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享有“河南省中原第一侨乡”之美称。
河南信阳饮食文化优越,河南信阳菜、河南信阳小吃闻名天下,独具一格。河南信阳毛尖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北宋文豪苏轼谪居河南信阳时,给予“淮南茶,河南信阳第一,品不在浙闽下”的盛讚。[4]2010年以来,在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指导和关怀下,河南信阳人开拓创新,先后开发出“河南省信阳红”和“河南省信阳观音”等茶叶新品,终结了长江以北无红茶和青茶的历史。[5]

城市荣誉

2009年—2012年4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6]、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全国最佳环保示範市10强、中国创业之城2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2010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範市、河南省省级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範城市、中国节能减排示範城市、2010中国休闲城市30强、2011年中国魅力城市30强、2011—2012年两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7]、2012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8] ,
2012年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茶产地排名第一.
友好城市
国内友好城市:福建漳州市、山东菏泽市、山东聊城市、河北邯郸市、山西长治市、河北邢台市、山西晋中市、贵州都匀市;
国际友好城市:日本新见市、以色列亚实基伦、韩国高敞郡

历史沿革先秦

河南信阳鄂豫皖苏区——将军故乡 红色河南信阳(7张)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西周时期,河南信阳分别是弦、黄、蒋、息、蓼、番等诸侯国的国都。
弦国(隗姓),国都设在今光山县城西5公里处。黄国(嬴姓),国都设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隆古乡。蒋国,周公旦之子伯龄封地,国都设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息国(姬姓)今息县,周文王之子羽达的封地,国都设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城西南青龙寺。蓼国,相传为夏代皋陶裔孙封地,春秋时国都建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城东北蓼城岗。番国(已姓),国都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以北。申国(姜姓),都城在河南省南阳市北,为“南申”,战国时期被楚所灭后,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区另筑谢城( 河南省平桥区平昌关镇)称之为“东申”。公元前688年后,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进行管理,设定直属中央的地方政权--河南省的息县、期思县、申县[9]。
战国时期,河南省平桥区曾为楚国别都。

秦汉时期

秦代以郡辖县,境内设7县,即:蓼县(固始蓼城岗)、安丰县(固始县石佛乡)、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李集)、西阳县(光山县境内)、期思县(淮滨县境内)、息县(息县境内)、城阳县(平桥区长台关)。
汉沿秦制,郡县辖区缩小,息县改名新息县,且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潢川县)、车大县(光山县境内)、黾县(罗山县高店)、钟武县(今平桥区中山铺)。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车大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溮河区。
三国时属魏国。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潢川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后又设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旋省去,西晋时又重设该郡,治所设于仁顺城(在今溮河区境内)。东晋时,豫州治所迁至西阳(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州之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