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河北红色井水事件

(2019-05-16 05:40:29) 百科
河北红色井水事件

河北红色井水事件

2013年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红色井水事件,环保局局长邓连军针对此事用“水煮红小豆”来解释。2013年4月5日,河北沧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提交县人大常委会。2013年4月8日,水质抽样检测结果公布,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排水沟坝南的苯胺含量为4.59毫克/升,超出排污标準2毫克/升1倍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北红色井水事件
  • 时间:2013
  • 地点:河北沧县
  • 伤亡:700只鸡死亡

事件简介

沧县小朱庄一名村民从自备井里抽出铁红色地下水,附近一家养殖场的近700只鸡饮用这样的水后集体死亡。讯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4月5日晚,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沧县小朱庄全体村民发表书面致歉承诺书,对造成的当地环境污染事件诚恳致歉,并承诺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物、污染源负全责,按照专家治理意见科学根治。但村民们对于企业的承诺仍存疑虑,他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

事件详情

企业向公众道歉

致歉承诺书说,“多家媒体近日对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原沧县建新化工厂)污染事件进行了报导,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此,我们对因生产过程中遗留的污染源未能彻底清除而做出深刻检讨,对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诚恳致歉。”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同时承诺:“对于企业造成的污染物、污染源负全责,我们将儘快拆除原生产车间、设备,坚决按照专家治理意见科学根治,绝不推脱,不惜一切代价,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执行到位,把民众的利益维护到位。”

水质检测

据悉,2013年3月29日,“红色水事件”发生后,沧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组织环保、畜牧、水务、安监等部门及乡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同时,环保部门对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附近的深井水、养鸡场用水、洗车店附近浅井水、排污口等水源地,分别取样检测并实时监控。2013年4月6日,记者从沧县县委宣传部获悉,截至记者发稿时,水质检测仍没有出结果。“这些天来,村民们都急切盼望水质检测结果能早点出来。近几年,村民们曾多次找当地的环保部门检测,但人家都说我们这里的地下水水质达标,可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採访时说‘从色度上就不合格’,现在,我们都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给出一份实事求是的检测结果,看看这里的水到底含有哪些有毒的物质,今后好对症下药彻底治理。”2013年4月6日下午,沧县小朱庄村村民朱秀江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村民担忧

一些村民对企业的承诺仍存疑虑,担心污染治理无法落实到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幺多年,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化工厂的附近,地下的水和土壤污染到哪种程度,究竟多深的地下水可以供人饮用,治理方案能否从根本上还村民一个洁净的生存环境,大家都希望这些能够公布于众,在‘阳光下’实施。”
除了对企业的不信任,村民们对于当地环保部门的做法也颇有怨言。“企业负责人说环保部门每年检查都是合格,并且企业持有沧州市环保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如果像王浩院士所讲的地下水不合格的话,沧州市环保局的行为是否已涉嫌渎职?”朱秀江义愤填膺地说。
除了对地下水的担忧外,很多村民都觉得化工厂倾倒在村庄周边坑塘沟渠内的化工废料也对环境存在威胁。“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已经构成了污染环境罪。我们正在起草书面举报材料,準备向政府部门递交。”朱秀江说,“谁污染,谁治理,污染者不但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村民们必须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免职处理

2013年3月29日媒体报导小朱庄村“红色井水”事件后,当地已经採取处置措施,目前正在等待水样检测结果,之后才能确定科学、有效、系统的治理方案。5日下午,沧县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提交县人大常委会。
视频截图视频截图

检测结果

河北省沧县官方2013年4月8日证实,备受关注的沧州市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红色地下水”事件水质检测结果公布。
水质抽样检测结果由国家环保部和清华大学环保专家组成的检测组公布,数据显示,小朱庄村养鸡场内井水苯胺含量为7.33毫克/升,为饮用水标準0.1毫克/升的73.3倍。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排水沟坝南的苯胺含量为4.59毫克/升,超出排污标準2毫克/升1倍多。

事件延续

涉事企业新厂区被指污染
紧挨建新股份新工厂的辛庄子村,多位村民“指控”建新股份废气呛人,污水乱排。
位于河北沧州临港工业技术开发区旁的辛庄子村与小朱庄村相距百十里地,紧挨建新股份的新工厂。8月6日,辛庄子村一位村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小朱庄上电视了,现在开始治理了。我们村呢?多次反映问题,没有结果。”
2003年,73岁的村民丁树同曾到北京,带了4瓶污水交给环保部门。他说,水样交上去就没了信儿。村里人多次举报废气呛人,污水乱排,环保部门只是取样,之后再无音讯。
村民刘义告诉记者,据他自己的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到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村庄里陆续患癌的村民有25个,“现在死得只剩四个了。”对于上述说法,记者亦未获得官方证实。
对于村民的“指控”,建新股份办公室秘书刘之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得癌症的多了,谁都可能得癌。怎幺能断定是我们企业造成的?”
正如建新股份所说,因为癌症的诱因无法认定,辛庄子村的村民们只能一边恐慌绝症,一边继续与他们所认为的“罪魁祸首”相邻而居。村民丁树同回忆称,2003年,村东一公里外,辛庄子的农地上,开建了多个化工厂,成立临港化工产业园。同年,河北建新也在此投建新厂,占地近千亩。厂主朱守琛,是化工园区的创始人之一。丁树同说,后来几年,自己家的自来水,开始不时泛出红色黄色,时有臭味。
化工园区建成数年后的今天,附近的村民们已经练就了通过对废水毒气“嗅味”和“辨色”来识别其来源的本事。“铁鏽红。这就是建新的水,不是别人家的。”村民刘义告诉记者,小朱庄事发时,他特意收看了央视关于此事的电视报导,“我们村的红水跟小朱庄的红水一模一样。”他称,走到建新厂区附近,闻到的味道也分毫不差。
为了向记者证明其判断準确,刘义骑电动车带记者来到了建新化工的后门外。记者看到,距离建新化工厂大门不到百米之处,洼地里的确积满了大片铁鏽红色的污水,沿路还堆放着未及时处理的工业垃圾。
此外,位于化工厂北侧约1公里的雨水管网中积了污水,水面上漂浮白沫。刺鼻的化工气味随风四散。附近村民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嗅味辨色,确信这是建新化工的工业废水,经地下管道排放至此。“到了汛期就直接开闸入海。”村民朱兴(化名)说,他在工业园担任业余环保监督。
对于这一说法,建新股份并不认同。公司董秘陈学为告诉新京报记者,园区内每家企业都有一个泄洪闸,而园区另有一个闸门,没有园区管理者的检查放行,水是排不出去的。“工业园对于环保的管理相当严格,想往雨水管网里排污,那是不可能的。”他认为,雨水管网中的水,不可能是工业污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