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5年)

(2018-10-07 18:15:06) 百科
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5年)

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5年)

《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5年)》是河北省为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出的纲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5年)
  • 地区:河北省
  • 年度:2012-2015年
  • 目的:改善发展环境

纲要介绍

为全面贯彻《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和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全省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红色旅游在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制定本规划。

具有方针

河北省红色旅游河北省红色旅游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继续加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内容,积极创新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完善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最大限度发挥其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
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健、闲、体”九位一体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推动红色旅游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集教育传承、休闲娱乐、民生改善于一体的综合红色旅游区,使红色旅游成为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结合全省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旅游品牌,并开发系列旅游特色纪念品,立足于红色景区特色化建设,强化精品意识,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着力打造不同历史时期代表性强、吸引力大、民众满意的精品红色景区和便捷畅达、配套完善、特色突出的精品线路。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保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现有历史遗存以保护修缮和改善
基础设施为主;新建设施严格履行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式,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朴素实用,力戒奢华,避免大拆大建和重複建设。
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明晰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强化政府在红色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经营性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红色旅游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质量。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制度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强化规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
(三)发展目标
建设一批以红色旅游为主,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相辅的红色旅游区,成为全省红色旅游发展增长极;打造一批精品红色旅游项目,成为全省红色旅游产业重要支撑点;培育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成为推动全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加速器;生产一批红色旅游商品,成为延续红色教育功能、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到2015年,把我省建设成为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完善、产品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管理机制科学、专业人才充足、市场竞争力强、游客满意度高的红色旅游强省和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
——到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达到A级景区标準35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达到20家。
——到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以上;年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红色旅游成为全省旅游业的支柱和龙头。
——到2015年,全省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0万人以上,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二、产业布局
结合全省“两环两沿”(环首都、环省会、沿渤海、沿太行山)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依据全省红色旅游的发展指导思想、资源分布特徵与发展潜力,着力打造“一地、两带、十二区”,即一个革命圣地、两条红色旅游产业带、十二个红色旅游区的产业格局。
(一)一个革命圣地
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核心,以红色文化为主导,全方位实施“红色圣地、绿色休闲、龙头带动、品牌整合”的战略,打破地域、空间、体制的限制,科学整合周边资源,着力培育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龙头产品。
加强保护和修缮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恢复部分中直机关旧址。将纪念馆周边东柏坡、西柏坡等村划定保护控制区,对村落面貌、区域环境等进行严格保护控制,保障其风貌与革命纪念地的文化主题相协调。进一步完善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集散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阜平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的保护和修缮,挖掘革命历史文化内涵,充实
展示内容,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将城南庄打造成为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的重要组织部分。利用温塘温泉资源,打造高端温泉休闲养生基地;依託中山国故城遗址,发掘历史文化,建设中山国都城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驼梁、五岳寨、天桂山、沕沕水等区域内重点景区相结合,形成红绿结合、红古结合、具有叠加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西柏坡—阜平高速公路建设,构建石家庄—西柏坡—阜平—五台山旅游大通道。
  • 两条红色旅游产业带
1.邯郸—涉县红色旅游带
包括邯郸市区、涉县、武安等区县。加强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冶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核心景点的保护、修缮和建设,整合区内七步沟、京娘湖、娲皇宫、青塔湖等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完善武安、涉县等各节点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成为集观光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山水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带。
2.保定—阜平红色旅游带
包括保定市区、安新、清苑、易县、唐县、阜平等区县。加强对安新白洋淀、冉庄地道战、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易县狼牙山、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阜平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策划体验性活动,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完善红色旅游景区产业配套体系和基础服务设施。整合周边白洋淀温泉城、直隶总督署、清西陵、天生桥瀑布群等景区,将保定—阜平红色旅游带打造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观光游览、乡村旅游、旅游购物、温泉养生、休闲度假等多业态聚集的红色旅游走廊。
(三)十二个精品红色旅游区
1.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红色旅游区
以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核心,整合冶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组合科学、服务一流的红色旅游区。
加快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及周边环境的提升改造,对清漳河岸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旧址、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等红色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妥善保护。加强涉县段清漳河的治理,打造清漳河风景带,开发水上娱乐项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赤岸村纳入县城统一规划,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实现涉县县城与赤岸村一体化发展。加强冶陶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与村容村貌的协调一致性,整修部分会议室旧址,修复防空洞,徵集相关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充实展示内容。整合涉县娲皇宫、五指山等周边其他类型景区联合开发,加强与山西武乡、麻田八路军总部等红色旅游区合作,打造知名红色旅游线路。
2.邢台前南峪红色旅游区
位于邢台县浆水镇。立足于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与前南峪新农村建设,开发红色文化体验和乡村旅游一体化的红色旅游区。
保护修缮抗大旧址、旧居建筑群,美化周边环境。完善充实抗大纪念馆展陈内容和布展方式,设定群雕、浮雕等纪念性建筑物。利用原有国防工事,开展特色军事旅游活动。举办军事夏令营,开展吃战士餐、打背包、军事训练等活动。增加织土布、缝军衣、纳鞋底、做军鞋等体验性活动。鼓励农民发展红色农家乐,发展乡村经济,建设观光农园,开展观光、採摘活动。加强前南峪村内外的绿化、净化、美化,统一规划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浆水镇为重点,精心打造购物、美食、娱乐等休闲街区。加强与周边邢台大峡谷、九龙峡、天河山等景区的整合,共同建设大旅游格局。
3.易县狼牙山红色旅游区
以狼牙山风景区为核心,以“狼牙山五勇士”为品牌支撑,以“中国英雄山”为形象定位,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建设目标,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山地运动、科普教育等多业态聚集的红色旅游区。
改造五勇士陈列馆,更新展陈方式,烘托展陈氛围,增强展陈效果。在纪念馆前侧择址,建设五勇士群雕。以狼牙山五勇士英雄事迹为主线,创作《英雄赞》演出剧目,反映晋察冀边区军民抗战事迹。採取场景化复原方式,设计“五勇士抗敌跳崖”纪念线路,串联五勇士抗敌的重要历史节点,对石门、阎王鼻子(天梯)、棋盘坨、跳崖处等五勇士抗敌战场遗址进行修复,设计景观小品,再现当年战场情形。对东西水村现有农家乐提升改造,完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太行风情的山乡小院。石家统村要突出乡村休闲度假功能,建设乡村旅游一条街、休闲採摘园、农家客栈等服务设施,使石家统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典範。注重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构建白石山—易水湖—清西陵—狼牙山和狼牙山—燕下都—野三坡休闲度假线路。
4.阜平城南庄红色旅游区
以阜平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和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为核心资源,打造游览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複合型红色旅游区。
对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旧址、晋察冀日报社旧址等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丰富完善展陈内容,改造或拆除与旧址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配套饭店、餐饮、购物、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要充实展陈内容,更新展陈形式,增设碑廊和“国际友人在中国”展室,建设影视厅。加强与唐尧文化园、天生桥瀑布群、大茂山、青虚山等周边旅游景区的合作,设计集红色旅游、山水观光、历史文化、康体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线路。
5.清苑冉庄地道战红色旅游区
包括保定市区和清苑县。以清苑冉庄地道战旧址、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等为核心资源,以“二战奇蹟、游击典範”为主题,组合开发,打造複合型红色旅游区。
冉庄地道战旧址要挖掘抗日战争光辉事例和民俗文化,丰富景区观光游览内容,完善景区标誌标识系统,配套游憩、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策划“战火硝烟地道战”情景再现演出活动,利用冉庄农业资源,开展乡村旅游;利用经典电影《地道战》等影视作品的影响力,提高冉庄地道战旧址的知名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要保护和维修现有建筑,收集相关文物和事迹,丰富军校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建设军官学校模拟课堂,让游客体验将领们曾经的学生生活,体会“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校训精神。保定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继续丰富展陈内容,并积极与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五四”爱国教育活动、党员宣誓活动等,扩大影响力。整合保定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等其他类型旅游景区形成複合型旅游目的地。
6.安新白洋淀红色旅游区
以白洋淀雁翎队抗日活动遗址(迹)为载体,深挖白洋淀雁翎队抗日历史文化和白洋淀湿地文化,整合白沟购物、温泉城度假,形成以红色文化体验、休闲购物、温泉度假为特色的红色旅游区。
修复淀内抗战遗址(迹),重塑“烽火雁翎”游,整合雁翎队抗日活动遗址遗蹟及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等红色旅游景点,按历史脉络和空间位置设计淀区红色游线。加大雁翎队纪念馆文物、史料的徵集力度,丰富馆藏陈列,依照抗战时雁翎队居住场地面貌如芦苇荡、哨房、苇棚、渔船等,对纪念馆周边环境进行场景设计和实景恢复。举办“烽火雁翎”实景演出,模拟“荷花澱”等文学作品中淀区战斗、生活的场景,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设计“畅游芦苇荡、品味水乡情”水上主题游线,依託白洋淀周围村庄开发民俗村、生态渔村,建设白洋淀水乡客栈、民俗风情街,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民俗风情区。丰富水上参与性旅游产品,开发放河灯、打水仗、採莲花、垂钓等旅游产品。与冉庄地道战、温泉城等景区组合,共同打造保定—冉庄—白洋淀—白沟新城精品旅游线路。
7.献县马本斋红色旅游区
包括献县、河间、安平等。以马本斋纪念馆为中心,加强本斋村回乡旅游村镇建设,构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多业态聚集的红色旅游区。
复建马本斋故居,按原貌布展。收集文史资料,充实马本斋纪念馆展览内容,建设本斋村民俗商业步行街,完善村镇基础服务设施。河间白求恩手术室旧址要进行保护与修缮,蒐集白求恩在冀中工作、生活史料和文物以及相关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充实展陈内容。加强对安平中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的保护修缮,谋划在安平县城建设冀中革命纪念馆,填补冀中地区革命斗争历史无综合展示场馆的空白。加强与周边白洋淀、衡水湖等旅游景区联动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线路。
8.唐山地震遗址红色旅游区
以唐山市主城区为核心区域,以“精神家园,还看唐山”为红色旅游主题形象,对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创新精神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形成具有独特市场吸引力的红色旅游产品。
地震遗址纪念公园要保护地震遗址,增加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室内规避逃生演练场馆。抗震纪念馆与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错位发展,建成震后唐山建设成就及唐山自主创新精神的展示中心。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要用创意手法展现开滦煤矿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反映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南湖要与城市建设融合,形成南湖生态城,建设商业街、文化场馆、休闲中心、餐饮住宿、
商务会展设施等,设计环湖风景道,改建南湖生态馆,突出生态修复、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理念。潘家峪惨案遗址以保护为主,徵集与惨案有关文物,增设影视厅,播放反映冀东地区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营造葡萄山村风貌,开展乡村旅游,完善景区主干线公路,增强可进入性。联合丰润动车城、丰南唐津运河等旅游景区,形成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多功能一体的红色旅游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开闢唐山—承德—秦皇岛冀东北旅游线路。
9.乐亭大钊故里红色旅游区
包括乐亭、昌黎两县。以革命先烈李大钊革命活动遗址遗蹟
为主线,整合区内生态、滨海等旅游资源,打造多功能红色旅游区。
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标準,对李大钊故居及纪念馆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多功能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添置电脑触控萤幕、游客休息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建设大钊故里生态农业园,开展农事体验、生态农业展示、採摘、垂钓等活动。昌黎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要进行全面修葺,增设李大钊诗文纪念碑林,完善景区标识系统、旅游交通环线等基础设施。整合乐亭大鼓、皮影、秧歌等民俗文化资源,并与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滦河口生态旅游区、乐亭观光农园等景区组合,构建红、绿、蓝相结合的旅游线路。
10.张北野狐岭国防教育红色旅游区
包括张家口市区、张北县。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突出“重温红色激情、缅怀英雄先烈、弘扬军事文化、训练团队精神”的文化内涵,整合张北草原、崇礼滑雪等特色旅游产品,塑造“ 红色山城·缤纷四季”的张家口红色旅游形象。
张北野狐岭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802演习纪念馆,丰富国防建设的展示内容。开发设计野外拓展等团队精神训练项目,组建表演团队,定期为游客进行军事演习表演,提高游览内容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使之成为全国首家以军事演习为背景的纪念馆和集科普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张家口市区要以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为核心,整合《晋察冀报》社旧址、察哈尔烈士陵园、八角台抗日战争遗址、张家口炮兵博物馆、冯玉祥纪念馆、吉鸿昌烈士纪念馆等,构建塞外红山城主题旅游产品;与大境门、堡子里等景区联合,建设複合型旅游目的地。
11.喜峰口长城抗战红色旅游区
包括迁西、宽城、遵化等县(市)。以喜峰口中华儿女抗击日寇、团结拼搏、敢打敢拼的“大刀精神”为主题,建设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与潘家口水库红绿结合的旅游区。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要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建设,利用水库湖光山色,开发长城游览、水上游乐等旅游产品,开通潘家口水库“百里画廊”水上观光线路。改造提升喜峰雄关大刀园,启动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馆的建设,选择适宜地形,构筑防御工事、掩体、雷区、弹坑等设施,开展军事体验性旅游活动。加强与清东陵、汤泉、景忠山等旅游景区的整合,形成区域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构建唐山—承德旅游走廊。
12.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红色旅游区
包括隆化县、围场县。依託董存瑞烈士陵园、塞罕坝机械化林场等核心资源,强化红色旅游产品与休闲度假产品的组合开发,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构建北京—承德—围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要充实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方式,增设蜡像、铜像、沙盘,新建碑林园,题刻展示陵园馆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名人题词,改善园区环境,配套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等基础设施。塞罕坝林场要以“北半球最大的人工林海”为主题形象, 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森林观光、森林游乐、森林度假等旅游产品。以塞罕坝人工造林历史事实为题材,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纪念园,充实丰富纪念园内容,举办“我爱生态行”、“走近塞罕坝林场”等主题旅游活动。与金山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等景区区域联合,形成北京—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董存瑞纪念馆—围场旅游带。
三、产业体系培育
(一)培育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
在做好现有红色旅游资源(详见附表1)保护和开发的前提下,立足实际、深入挖掘,不断充实、完善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名录。加强对现有20个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的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全面推进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八个龙头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详见附表2),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积极培育和发展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等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详见附表2),将其建设成为内涵丰富、品牌突出、特色鲜明,且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服务水準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形成全面反映4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与干线公路的连线道路以及景区内部道路建设,完善供水供电、消防安防、环境卫生、游览服务等配套设施,改善景区综合环境,提高接待能力。
(二)做大红色旅游市场主体
积极培育红色旅游市场主体,鼓励餐饮企业、旅行社、酒店集团、运输公司等拓展与红色旅游相关的经营,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併、重组、收购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以红色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游企业。
加大对重点旅游餐饮企业培育力度,提升餐饮企业对红色旅游的团队接待能力,积极组织一批知名餐饮企业在红色旅游景区开设分店,提高红色旅游景区餐饮接待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革命老区人民开办特色餐饮企业,如农家乐、小吃店等。以我省“老字号”招牌菜、地方菜为基础,以打造餐饮品牌、提升餐饮品质为宗旨,深挖红色餐饮文化、地域餐饮文化,推动酒店餐饮、社会餐饮、特色餐饮相结合,推出一批红色餐饮品种,构建我省红色旅游特色餐饮体系。
积极引导旅游住宿业与河北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红色旅游主题饭店;积极鼓励老区民众在红色旅游景区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等旅游经营项目;引导知名旅游住宿企业与我省红色旅游景区、旅行社合作,在景区建设汽车旅馆、青年旅馆、露营地等特色住宿业,提高全省红色旅游景区住宿接待水平,逐步构建和完善我省红色旅游住宿业体系。
积极引导鼓励旅行社参与红色旅游经营,培育一批以经营红色旅游业务为主的骨干旅行社,加快推进全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经营体系建设。
(三)开发红色旅游特色商品
以全省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民间艺术品、文化艺术品、风味美食、当地特产等特色旅游商品为基础,紧密结合河北红色文化内容,推进红色旅游商品的研发与生产,大力发展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商品,扶持一批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创意独特的红色旅游商品品牌,使全省每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均有1-2种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使全省的主要旅游商品购物场所均有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
(四)做强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发挥河北文化大省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积极创作、推广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演艺产品,精心组织红色旅游节庆、会展等活动。在规划期内,编演1-2台大型实景演出、2-3台主题文化演出和一批形式多样的小型演出;创作2-3部影视作品、3-5部动漫作品,出版一批红色文化文学、美术作品;推出3-5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旅游节庆活动;建设一批规模不同的红色文化演艺和会展场所。
(五)促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推动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紧密结合,融合发展。通过加快推进红色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奖励旅游、科技旅游等旅游业态的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内容多样的複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
从而增强河北省红色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壮大河北省红色旅游的整体实力和对革命老区发展的综合带动能力。同时加快旅游与金融、保险、信息、商贸、物流的对接,提升完善红色旅游服务功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和规划指导
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作用,部署推动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完善红色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充实力量,做好红色旅游统计分析、信息报送、交流培训、活动组织等工作。
切实加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把红色旅游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中,把红色旅游规划与全省旅游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严格按照规划要求,集中力量完成规划内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任务,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内容、规模和标準。未被纳入规划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要结合当地实际妥善保护。加强对跨行政区域重点红色旅游区的规划指导,引导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开发。
(二)创新体制机制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科学设定和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机构,逐步理顺管理体制。鼓励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管理、市场推广综合协调机制。创新景区运行管理机制,引入竞争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对景区内纳入免费开放範围的博物馆、纪念馆,要认真研究和把握运行规律,最佳化内部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三)加大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国家在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中设立的红色旅游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加大对规划内革命老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对重点红色旅游区、旅游线路的规划编制和重要革命文物的保护、展示工作给予经费补助。各类红色旅游景区(点)要对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对红色旅游景区(点)内纳入免费开放範围的博物馆、纪念馆,财政部门要将免费开放相关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积极争取国家交通建设资金,加大省级交通建设资金投入,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线路配套的干线公路建设。
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红色旅游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继续落实促进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企业、个人等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捐赠支出,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準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各地要认真落实我省游客招徕奖励办法,对输送或接待来冀游客成绩突出的旅行社给予奖励。对在异地进行旅游市场开发和组织外地游客来我省进行红色旅游的本地旅行社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四)加强宣传推广
建立红色旅游市场开发机制,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定期组织本地旅行社和景区到重点客源市场进行红色旅游产品的交流和推广活动。抓住“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以及2012年党的十八大的召开、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014年邓小平诞辰110周年、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契机,精心筹划一批主题鲜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红色旅游活动,重点推出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详见附表3)。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红歌会,编演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增加刊播红色旅游公益广告,出版红色旅游系列图书,拍摄一批红色旅游宣传片,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红色旅游文化氛围。加强红色旅游网路建设,建设红色旅游综合信息系统和资料库,建立完善红色旅游网上虚拟展馆,宣传推广红色旅游。
(五)加强人才培养
以“强化发展红色旅游意识和思想”为重点,加大对包括市、县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支重视并善于做好红色旅游工作的高素质行政管理队伍。以提高“政治责任感和策划管理水平”为重点,培养一批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并熟悉旅游经济运行规律和旅游市场需求、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队伍。以“丰富革命历史知识、提高讲解技巧”为重点,造就一支知识丰富、业务熟练的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讲解人员队伍。按照5年内轮训一遍的目标,对全省红色旅游景区讲解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面向旅行社培养一批红色旅游骨干导游,并引导鼓励教师、大学生和离退休老干部参与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充实提高红色旅游导游力量。宣传、文化、旅游、文物等部门要做好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严格审核把关,坚决杜绝有损红色旅游形象的言辞和行为。
(六)明确责任分工
宣传部门负责会同党史等部门审定陈列布展内容、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基本史实及重要提法、宣传报导口径,指导报刊、广播、电视、网路等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画安排;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红色旅游规划编制、课题研究、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和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等方面经费,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旅游部门负责红色旅游规划编制、宣传促销、线路组织、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并负责全省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教育部门要将红色旅游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作为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範畴;民政部门要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设管理保护工作,
做好文物徵集和烈士史料及事迹的陈列展示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与红色旅游发展相配套的交通项目计画安排和建设;铁路、民航部门要配合红色旅游做好有关车次、航班的组织调度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做好红色旅游区规划与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衔接,做好与红色旅游相关的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文化部门要组织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和文学创作,指导组织与红色旅游相关的民众性文化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文物部门要组织编制和落实相关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做好文物徵集、展陈、修缮等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