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特种光纤与光纤感测重点实验室是以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依託,以微结构光纤、红外传能光纤及新型光纤感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发展,实验室已拥有固定资产2318万元,大型仪器设备48台套,相关领域的研究已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了多项高水平研究成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北省特种光纤与光纤感测重点实验室
- 依託单位:燕山大学
- 研究方向:光纤与光线感测技术
- 总面积:2150平方米
- 总资产:2318万元
基本介绍
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跟蹤相关领域国际发展前沿,开展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套用技术研究,形成了特种光纤与红外技术、聚合物微结构光纤、光纤感测技术、光电监测系统等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特别在微结构光纤理论和製备研究方面,建立起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微结构光纤製备技术和工艺,成功地製造出了我国第一根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独创的高非线性微结构光纤和具有波长上、下转换的特殊性能微结构光纤,观察到了光子的量子关联态的存在,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同。
2006~2010年共承担科研项目26项,实到经费1260万元,其中国家级任务实到款748万元。承担了“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大批研究与开发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实验室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42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30篇,出版教材和学术专着3部。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9项,获授权专利16项。
办学资源
原有面积1850平方米,增加300平方米,总面积2150平方米;
设备固定资产:原有1938万元,增加380万元,总资产2318万元
万元以上设备120台套
十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2套
实验室原有固定人员28人,新增5人,调离2人,总共31人
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3人
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
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
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
近三年:
承担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课题;
新增国家、省部级课题24项(国家“86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
获得科研到款1054.79万元;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河北省教学名师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奖2项;
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
发表学术论文326篇,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100多篇;
公开出版教材和学术专着6部。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篇;
河北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
总体定位:
通过特种光纤与光纤感测系统的研发,推动光电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的实际套用,为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作贡献。
发展目标:
瞄準并跟蹤世界前沿,结合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3-5年的努力,成为学术一流、国内知名的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 .特种光纤与红外技术
主要研究红外传能光纤及红外光子晶体光纤的原理、材料、製造工艺及套用,开发相关的功能器件及套用系统。在国家“863” 和“973” 资金的支持下,对光子晶体光纤的基本理论、材料、製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研製的空芯传输CO2 雷射能量光纤已正式在雷射医疗、雷射雕刻、雷射绣花等领域进行套用。
2 .光纤感测技术
重点研究高压电流与电压感测器、纳米级机械量感测器、远程分散式光纤光栅感测网路等结构、机理及製作工艺,解决光纤感测中非线性及环境噪声影响等技术难题,提高光纤感测系统性能。
3 .短距离光纤通信元器件及其系统
研究用于短距离、中小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聚合物光纤、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及相关元器件和相关的通信理论,以加快光纤入户网及全光通信网路的发展。本课题组连续获得多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塑胶光纤製备工艺、塑胶光纤放大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
4 .光电监测系统
主要研究光电线上检测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致力于大型结构件几何量和水环境的线上监测技术及超解析度图像获取技术研究。
条件建设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国务院津贴获得者3人、河北省后备院士1人、省部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人。
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2150平方米,其中科研用房面积1950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1524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6台,全部设备状态良好,运行高效。实验室拥有四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特种光纤与红外技术;(2)短距离光纤通信元器件及其系统;(3)光纤感测;(4)光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