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3100 平方米 ,由红桥校区图书馆和北辰校区图书馆两个部分组成。现有藏书 123 万册,其中纸本图书 73 万册,电子图书 50 万册。本馆注重不断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现代化的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已全面建成运行,主要业务工作全部实现了网路化管理。宽敞明亮的馆舍、良好的 Internet 互联环境和信息服务能力,可为读者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 建筑面积:13100平方米
- 馆藏数量:123万册
- 正式职工:61人
- 文献资料库:15个
- 电子图书:50万册
- 前身:北洋工艺学堂图书室
- 建设时间:1903年
学校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市,是河北省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是1903年成立的北洋工艺学堂,为中国最早的工科高校,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红桥校区图书馆
解放前
1934年全年添购“水工所”全套设备和工程材料及道路材料,两试验室组织10万磅通用材料试验机等30台套;进口精密显微镜、天文观测仪等计440台件;购置中外图书3500多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工业学院遭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及部分校舍被毁。天津沦陷后,工业学院被迫停办。历年文书档案、图书仪器及教学设备被劫掠一空。学院秘书路荫柽携带公章及经费余款到天津英租界慈惠学校暂避;并办理资送教职员转移及学生转学、借读诸事务。
1946年9月,天津市立第一图书馆送还工业学院在天津沦陷时期散失之书、西文残缺杂誌8000余册、图书4297部。
1948年初工学院再建地下中共党支部,水利工程学系学生李振馥为支部书记。建立“十三图书室”。图书室以抗日民族英雄、工学院校友、前工业学院斋务课主任杨十三的名字命名。该图书室为地下党的活动中心。1948年8月20日遭国军情报人员破坏。
8月20日,大批国军情报人员,突然闯入工学院学生宿舍及“十三图书室”进行搜查,并逮捕了20余名学生。称为“8.20”血案。经院长路荫柽和《大公报》记者傅冬菊(傅作义将军之女)等多方营救,9月12日,被捕学生全部获释。
解放后
1984年12月12日,学院8000平米图书馆工程开工典礼仪式在东院举行。
1986年10月18日,位于北运河畔红桥校区的8000平方米图书馆落成,学院(河北工学院)隆重举行图书馆竣工典礼。省政府副秘书长赵越、名誉院长潘承孝剪彩。全国着名桥樑专家茅以升1986年8月为图书馆题名。
北辰校区图书馆

工程概况
图书馆项目是河北工业大学校标誌性建筑,北辰校区图书馆规划总建筑面积44974平方米(含人防工程3367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地上8层和地下1层,框架结构,设计藏书240万册,设4500个座位,建筑高度43.7米,最大地下深度5.7米,最大跨度25.2米。由于工程结构複杂,施工难度大,新材料、新工艺套用较多,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工程争创鲁班奖打下基础。工程在2014年10月15日通过天津市市级文明观摩工地验收,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北辰图书馆施工现场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资金来源
图书馆项目已落实建设资金11700万元。其中: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画投资9000万元;省配套专项资金2700万元。其余自筹。
开工日期
2014年2月17日上午, 北辰校区举行了新图书馆开工仪式。时任副校长段国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校园规划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代表共同参加了开工仪式。北辰校区图书馆开工建设凝聚了学校广大师生的愿望,是一项惠及广大师生的“民心工程”,更是学校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新图书馆将成为北辰校区的标誌性建筑,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全面服务,成为北辰校区文献存储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数位化文献汇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学生课外学习中心,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北辰校区的办学功能,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
主体完工

竣工日期
目前工程主体施工完成,安装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具体竣工日期未知。现已试开馆面向广大师生。
场馆规模
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13100 平方米 ,由红桥校区图书馆和北辰校区图书馆(暂时安置在教学楼C座)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红桥校区图书馆于 1986 年 10 月建成,着名科学家茅以升为图书馆题写了馆名。图书馆有一个六层主书库,其下部两层建成全开架的借书处,另外还有七个大型阅览室,阅览座位 1000 多个,学术报告厅可容纳 200 人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馆内建有“思源园”,可供读者休息和启发思维。北辰校区图书馆位于教学楼 C 区,建筑面积 8100 平方米 ,馆舍宽敞明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 400 多个阅览座位。本馆建有读者培训中心(红桥校区图书馆)和数字文献中心(北辰校区图书馆),室内配备高端配置多媒体电脑 277 台。
馆藏资源
本馆现有藏书 123 万册,其中纸本图书 73 万册,电子图书 50 万册。中外文期刊 2611 种,中外文过刊 3000 余种, 10 万余册。近几年每年订阅中文期刊 1500 多种,外文期刊 546 种, 2006 年订阅中文期刊 1900 多种,外文期刊 159 种。馆藏中连续收藏 30 年以上的外文刊 154 种。
多年来本馆注重文献检索工具的收藏,现有检索工具类现刊 146 种,其中美国的《化学文摘》( CA )从 1907 年创刊至今均有完整的收藏。此外,还收藏有《工程索引》( EI )、《科学会议录索引》( ISTP )、《科学引文索引》( SCI )和《科学文摘》( SI )。本馆现已订购了包括 EI 资料库、 SDOS 全文资料库、 PQDD 博硕士论文库、 ACM 全文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资料库、 WorldSciNet 资料库、中国博硕士论文资料库等在内的国内外数位化文献资料库 15 个。
机构设定
本馆现有正式职工 61 人,其中教授、研究馆员 4 人,副教授、副研究馆员 12 人,具有博士学位 2 人,硕士学位 6 人,大专以上的人员占全馆职工的 90% 以上。图书馆设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谘询部、自动化部和办公室六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