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学院(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定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学校前身是1956年创建的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1958年,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併入,定名为河北中医学院。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等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为基础恢复建立河北中医学院。2014年10月15日,河北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共建河北中医学院协定。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拥有杏苑、橘泉和祁州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57.67亩,建筑面积19.0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拥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中医药科学院1所,设有11个教学机构,开设2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职工806人,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7700余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 主管部门:河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hebcm.edu.cn
- 中文名:河北中医学院
- 外文名: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简称:河北中医、HUCM
- 创办时间:1958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医药类
- 属性:省部共建高校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画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姜建明
校长:高维娟 - 本科专业:23个
- 院系设定: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等
- 校训:博学求源,厚德济世
- 校歌:《河北中医学院校歌》
- 地址:杏苑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杏苑路3号
橘泉校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326号
祁州校区: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祁洲镇 - 知名校友:石学敏、吴以岭、李士懋、李佃贵、杨医亚、马新云、田乃庚、夏锦堂、宗全和等
校史发展
1956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保定市兴建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
1958年,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併入,定名为河北中医学院。
1962年,河北中医学院建制天津中医学院,史称河北天津中医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

1970年,河北天津中医学院迁至石家庄与河北医学院合併,改称河北新医大学,设医学、中医两个专业。
1972年,石家庄地区卫生学校创建。
1979年8月,河北省委决定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
1993年,石家庄地区卫生学校更名为石家庄卫生学校。同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1995年5月,根据河北省政府决定,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併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
2004年,石家庄卫生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11月10日,河北省政府、省教育厅决定石家庄卫校併入河北医科大学,是为河北医科大学西山校区。
2013年4月18日,原河北医科大学西校区(中医学院原址)改称河北中医学院橘泉校区,原河北医科大学西山校区(石家庄卫校原址)改称河北中医学院杏苑校区。
2014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协定,河北中医学院成为省局共建高校。
2014年11月被确定为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
2015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确认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7年9月,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併入河北中医学院。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4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机构;开设2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职工806人,其中专任教师471人。教师队伍中博士140人,硕士252人;教授91人,副教授142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382人。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名中医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4人,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20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名中医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教学名师8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5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2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河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
- 授权学科
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
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中药学、护理
- 重点学科
类别 | 学科门类 | 所属一级学科 | 学科名称 |
---|---|---|---|
河北省重点学科 | 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肾病学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脾胃病学 | |
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
医学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
医学 | 中医学 | 肛肠学 | |
医学 | 中医学 | 急诊学 | |
医学 | 护理学 | 护理学 | |
医学 | 中医学 | 眼科学 | |
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 |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本科教育创新高地、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2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範中心4个,河北省精品课程12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中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河北省高等中医药本科教育、中西医结合教育
省级精品课程: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妇科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刺法灸法学、中药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Ⅱ级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河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北省高校套用技术研发中心2个,协同创新中心(培育)1个,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3个。
类 别 | 实验室名称 |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浊毒证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 慢性胃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Ⅱ级实验室 | 中药药理实验室 |
生理学实验室 | |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 慢性肝病浊毒证重点研究室 |
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 |
科研成果
2008年至2012年,学院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1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1335篇,其中SCI收录28篇、中文核心期刊688篇;出版学术专着205部,其中主编、副主编73部。编写教材258部,其中主编14部、副主编33部;教学研究立项42项;发表教改论文194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8万册,其中线装古籍图书2.27万册,珍善本1299册。
学术期刊
《河北中医药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河北省高校优秀学报。是主要反映学院科研、教学和临床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学报自创刊以来曾多次获河北省高校优秀学报奖、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1997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科技部统计源期刊。
文化传统
校训
博学求源 厚德济世
博学求源意在体现医学生的学识素养。
“博学”: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庸》也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论述。
“求源”:溯本求源之意,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厚德济世意在体现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厚德”:语出《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水平,做到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无所不载。
“济世”典出《后汉书·费长房传》“悬壶济世”。体现一名医务工作者(医学生)的价值追求,也是告诫广大从医者谨记职业操守,践行救死扶伤。
校徽
河北中医学院的校徽设计以中医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运用简洁现代的设计语言,呈现出一种庄重,洗鍊的视觉风格,展现了学院严谨的学风和包容的气度。 1、校徽的核心元素使用代表大学的字母U与象徵中医的阴阳图案结合,传递出“从事中医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现代化高等学府”这一核心概念。 2、橄榄枝(植物枝叶)象徵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中医中药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同时也赋予了校徽一种庄重、和谐的美感。 3、校徽外围的长城图案既是最具代表性的河北元素,也象徵着河北中医学院师生坚定守护人类健康的崇高使命感。 | ![]() |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位 |
---|---|
姜建明 | 党委书记 |
高维娟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刘超颖 | 党委副书记 |
赵同安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张祥竞 | 党委常委、副院长 |
杜惠兰 | 副院长 |
王占波 | 副院长 |
孙士江 | 党委常委、附属医院院长 |
高波 | 副院长 |
知名校友
院士
1.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着名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 吴以岭: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画首席科学家,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政协委员。
国医大师
1. 李士懋(1936-2015),河北首位国医大师,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三、四、五批高徒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药审委员,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
2. 李佃贵:1973年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第三届国医大师,曾任河北医科大学副书记、副校长。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範。
知名专家:
1. 杨医亚(1914-2002),自建校之初即开始在校任教,1973年在北京独创《国医砥柱》月刊,编着医籍40余部。
2. 马新云(1919-2000),自建校之初即开始在校任教,着名儿科专家,曾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3. 田乃庚(1916-2001),自建校之初即开始在校任教,着名中医心内科专家。
4. 夏锦堂(1924-2010),1983-1987年任河北中医学院院长,河北省中医教育第一位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编《中国医学史》。
5. 宗全和:1988-1995年任河北中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6. 许占民:中药学专家,主编的《中医大辞典》曾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 杨牧祥: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8. 田淑霄: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9. 赵玉庸: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0. 薛 芳: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1. 刘亚娴:1970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2. 马 融:198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儿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3. 杨明会:198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4. 张铭连:198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现任河北省眼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5. 孙增涛:1986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等职。
16. 李俊峡:1986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SCAI(美国心血管介入与造影学会)会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心电图杂誌》总编、《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誌》常务副主编、《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誌》编辑部主任。全军特殊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北京军区“为你骄傲”荣誉获得者。
基层代表
1. 付正良:1988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曾任涉县卫生局长。先后获得全国八十年代优秀大学毕业生、全国优秀基层名中医,省优秀青年中医等称号。2012年初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 段立军: 199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河北英烈,生前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2003年3月在救治一名非典型肺炎病人时被感染,同年4月19日牺牲,终年35岁。
政界
1. 孙士彬:河北新医大学中医专业毕业,曾任河北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河北省六届、七届省委委员。
2. 赵文鹤:河北新医大学中医专业毕业。曾任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河北省第七届省委委员。
3. 程宝怀:曾任河北省正定县县长、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河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
4. 于 军:现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科技和标準司司长。
5. 王国辰:曾任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