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该县先后九次作为苏北唯一县级代表在省级重要会议上发言,作为全国唯一县级代表在中组部基层组织建设年视频会上发言,沭阳县委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旗)党委”,该县委创先争优典型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作深度报导,这也是全国100家受表彰的先进县(市、区、旗)党委中唯一被宣传的县份,沭阳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沭阳速度
- 所属地区:江苏省沭阳县
沭阳发展
去年一般预算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42%;在苏北23县(市)排名从2010年起稳居首位;在全省50县(市)排名三年间上升10位;自2009年起,年度目标考核、招商引资考核两项指标在全市双双实现“三连冠”……这是沭阳县近年来在“苏北全面争第一”征途上频频演绎的“沭阳速度”。
如何看待“沭阳速度”,其原动力是什幺?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把创造“沭阳速度”背后的诸多因素凝成了一句话,“敢于梦想、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负责、敢于落实”。沭阳正是充分激发了“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苏北振兴”的乐章里奏出了最强音。
以“责”化人,垫高经济发展支点
“苏北各地发展面临的困难是共性的,关键在于各自破解难题的方式和速度。谁破解的力度大,谁的发展成效就大;谁破解的时间早,谁的发展速度就快。”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鬍建军分析说,“而破解问题的力度则取决于干部是否敢于自我加压、承担重任,是否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秉承这一思路,沭阳县近年来先后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县直机关和乡村(居)工作实行“月公示、双月评议”制度,贴身紧逼“一把手”时时保持“紧张快乾、争创一流”的状态;县乡机关副职干部考核制度,让能者上,庸者下;重点项目倒逼工作制、重点在建项目“一挂三数”帮办制、周建设进度保证金制度,激发了干部工作的热情和活力。
“沭城镇,项目总数89个,完成投资15367.7万元;桑墟,项目总数101个,完成投资14950万元;张圩,项目总数90个,完成投资13557万元……”这是今年4月沭阳县直各部门和38个乡镇“一把手”的工作实绩公示。这样的实绩公示,每月都会公布在百度“沭阳吧”和花乡沭阳网上,让社会各界“挑刺”。
“这种做法,让我们这些乡镇党委书记每月站队亮相,干得怎样,谁快谁慢,民众心里有桿秤。”沭阳县青伊湖镇党委书记马涛说,“哪怕一次落后,在镇里走在大街上,看到民众都不好意思!”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好意思”,让沭阳的重点工程建设速度不断刷新:221天建成沭阳如东中学,115天建成沭阳如东实验学校,111天建成梦溪植物园。优质高效的工程让“沭阳速度”大放异彩。
以“新”为要,最佳化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2011年,沭阳实现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42.3亿元,同比增长26.3%。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0家,累计达587家。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快速推进,目前已承载各类项目632个。在这些企业中,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字号项目比重逐步加大,新兴产业正以新的姿态快速崛起。
沭阳主政者认为,作为苏北一个实体经济后发县,既要追赶,更要跨越——必须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谋划沭阳製造业,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体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上高起点突破。在跨越发展的宏大背景下,沭阳新一轮的产业发展规划,则清晰指向一个富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近年来,沭阳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目前,已建成高新电池产业园、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等省级特色产业园,启动实施了新能源产业园、3D电视产业园两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预计2012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超百亿元。
围绕“新字当头”这一思路,一系列新举措相继实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等10个工作指挥部和相关联专业招商团开展专业招商,主攻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大项目。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632个,用工10.8万人,建成手机扬声器、单缸机活塞、聚脂薄膜等11个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企业,高新电池、纺织纤维新材料两大产业园跻身省级特色产业园。单体投资规模在亿元乃至15亿元的江南生物能源、嘉净环保科技、谷润新能源等新项目接踵落户。
以“实”为本,掀起实体经济大潮
实业立县,实体兴县,是沭阳发展经济的主旋律。
“实体经济是地方财富的基础,也是综合实力的基础。”蒋建明认为,对沭阳这个后发地区来说,既要抓住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机遇,谋求跨越式发展,也要结合沭阳实际,广开门路,引领广大农民在家门口通过创业走上实业致富的道路。
数据显示,2011年,沭阳新增私营企业5282个,是2008年的3.2倍,占全市去年新增总量的47.7%,小微企业“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办实业”格局蔚然成型。
沭阳何以涌现出这幺多“小微企业”?答案是:沭阳拿出办开发区的劲头来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农副产品包装加工等“三来一加”项目。
据介绍,2011年,沭阳新增“三来一加”项目达1860个,新增从业人员7.58万人,人均月收入1000多元,年增收达12.1亿元。与之相映的是,2009年以来,沭阳乡镇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工业用电量和规模工业产值增幅相继超过县本级指标。这一重大逆转表明,密布沭阳乡镇的实体经济开始强势发力,其中“三来一加”项目可谓功不可没。
企业有需求,产品有市场,百姓有钱挣,沭阳城乡掀起的实体经济大潮,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财富图景。现在,敢为人先的沭阳人,正踏着“苏北全面争第一、全省年年有进位”的高亢节拍,朝着“‘十二五’一般预算收入翻两番超百亿、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用“沭阳速度”续写着新的辉煌
南部新城
沭阳县南部新城区位于主城区的西南部,东起新长铁路、西至淮沭新河东堤,北起深圳西路、南至宿沭公路,区域面积28.99平方公里。加上宿沭公路南侧的物流产业园和港口经济产业园,以及淮沭新河西侧的战略预留地,总规划面积40多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教育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医疗保健产业园、软体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花卉苗木博览园、港口经济产业园和休闲经济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区。
努力打造建设品位高、辐射功能强、创业环境优、居住条件好的具有现代气息、彰显鲜明个性的现代化新城区,使其成为新型项目集中区、现代城市示範区、绿色生态观光区和机制创新先导区,引领市民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教育园区已初具规模,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体育中心、南湖公园、和善桥等已建成投入使用,智慧大厦、图书馆等重点项目已经或即将竣工,政府投资项目总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沭阳县第二医院、大唐·印象小区、新城市商业广场等项目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医疗保健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休闲经济产业园等也正在紧张规划之中。不久的将来,一座魅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城将迅速崛起!
创造者蒋建明
而蒋建明在主政沭阳县期间,始终把关注民生放首位,通过多项改革,使全县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全面释放,经济总量曾持续稳居苏北23县(市)之首,积累了不少苏北欠发达地区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经济发展的经验,被省里誉为“沭阳速度”,其敢于突破、敢于担当、敢于担责的发展勇气在当地颇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