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沭城区

(2019-01-16 02:13:39) 百科
沭城区

沭城区

沭城区是江苏省沭阳下辖镇区,属于沭阳四个管辖区之一,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沭城,辖沭城、梦溪、南湖、章集、十字七雄6个街道人口76万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沭城区
  • 别名:沭城镇 沭城街道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江苏沭阳
  • 下辖地区:沭城、南湖、梦溪、十字、章集、七雄
  • 政府驻地:沭阳迎宾大道
  • 电话区号:0527
  • 邮政区码:223600
  • 地理位置:江苏省北部
  • 人口:86万
  • 方言:江淮官话-沭阳话
  • 着名景点:南湖公园、花木博物馆、虞姬公园等
  • 火车站:沭阳站
  • 车牌代码:苏N

概括

沭城区位于沭阳市辖区。沭阳市政府驻地。面积277.15平方千米,人口760000人(2015年)。辖74个居委会。新长铁路、G2京沪高速、205国道和245、304、324、326省道过境。

地理位置

沿革

1958年为沭城公社,1962年建沭城镇。1996年,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沭南、城后、圩东3个行政村和河南、西关、建陵、新民、东关、东兴、城南、城东、南苑、南关、健康、西园、古城、桥头、宣义15个居委会。2003年,辖健康、古城、西园、南关、南苑、城南、城东、河南、建陵、新桥、东关、城北、怀文、圩东、昭德、东园、孙巷、中心、长庄、河西、果园、龙汪22个居委会,前巷、湾河、叶庄、河东、五里、杨店、糖坊、徐沭、任巷、新南、任码、桃园12个行政村,良种场、鱼种场。2005年,将十字镇、七雄镇、章集镇併入沭城镇,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34.94万人,辖24个居委会、50个行政村2011年经江苏省批准撤销原沭城镇新设沭城、梦溪、南湖三个街道!
沭城区

简介

沭城街道位于沭阳县城市中心区域,南至宿迁大道,东至台州北路接迎宾大道,北至新沂河,西至新长铁路。管理新桥、城北、建陵、西园、河南、孙巷、古城、南关、健康、东关、长庄、怀文、圩东、果园、南苑、城南、河西、五里、河东、叶庄、城东、昭德、东园等23个居委会和1个鱼种场。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沭城街道紧扣“深化改革增活力、矢志实干创新业”的工作主题,确立“苏北全面争第一,争当全市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实施“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三点工作法,建立“制度推进、督查推进、项目推进、问责推进”四项机制,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面打造实力沭城、和谐沭城、生态沭城、平安沭城、民生沭城,街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 经济成长超指标、民生改善更和谐、社会管理上台阶、环境治理见成效、基层管理有创新的目标。一抓经济运行,加强实力沭城建设。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招商引资为引领,统筹抓好标準化厂房建设与利用、网路创业、全民创业、“三来一加”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沭城区

交通

沭城
沭城区
沭城区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近邻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距连云港港口仅120公里;新长铁路在镇内设有客、货运站,京沪高速公路在镇区设定有进出口和大型服务区;205国道和324、326、245省道穿镇而过;城区5大出口连线全县34个乡镇,通往四面八方。全省20大内河港之一——淮沭河码头紧靠城区。近年来,沭城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党委、省百家名镇、省社区服务示範镇、省科技先进镇、宿迁市十强镇、宿迁市小康示範镇、安全乡镇等。

社会事业

沭阳城区已经形成了新城区、老城区、经济开发区“三区一体”总体格局,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51平方公里,在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主干道形成“六横八纵两环”格局,南京东路、广州路、上海路等23条路段实施无桿化改造;,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致力建“不拆迁的房子”,目前正在实施具有较高品位的70多栋12层以上楼房已有30多栋顺利建成,其它38栋正在加快实施;宿迁市第一高楼----沭阳财富中心广场即将建设。该楼44层,总高166米,集酒店、办公、会展、公寓、休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楼盘。该楼外观设计新颖、壮观,建成后将给沭阳的城市品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已于2007年12月28日隆重奠基! 该楼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沭阳城市形象,成为沭阳新的地标。加之与其相连的沭河公园26层的高层住宅群,隔路相望的32层万顺酒店,22层与19层的中国。沭阳海宁皮革城组成沭阳新的CBD!城区一大批商贸龙头相继涌现,肯德基在苏北县级城市的第一家连锁店落户沭阳,正在加快建设的大型商贸物流设施总投入4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县城人气进一步提升,商气进一步汇聚。今天的沭阳,街道宽敞,楼房鳞次栉比,绿地成片,繁花似锦,环境优美,管理有序,人气旺盛,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目标,中等城市框架日益凸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建城历史

沭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沭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1400多年前正式建沭城。境内
有鲁成公九年(前582年)建的郯子国,在今日沭城西北20公里处,仍可寻到留下的一片废墟。宋代科学家沭阳县主簿沈括、清代诗人沭阳县令袁枚都曾生活在沭城,并留下了许多佳话诗篇。清朝末年,沭城废科举办学堂。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沭阳知县叶元鋆把怀文书院改办成高等国小堂,是科举制废止后全县创立的第一所公立学校。西楚霸王项羽的随征夫人、一代美人虞姬已经成为沭阳的代名词,沭城的城北公园已更名为虞姬公园,并立有虞姬的塑象;新城区还建设虞姬生态园。

经济发展

目前全区拥有服装、纺织、锅炉、玩具、建材、化工、食品、木材深加工、电子配件等10多个主导产业。2008年全镇人均GDP12878元,财政收入3.48亿元,居民人均收入10171元,连续多年名列全市乡镇考核前列。
农业经济富有特色。全镇现有耕地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万亩,营造成片林1万亩,花卉4000亩,浅水藕4000亩,油料作物4000亩,食用菌面积220万平方尺,初步形成了326省道浅水藕种植带、205国道花卉带、沭宿路沿线蔬菜种植带、高速公路沿线林经间作带及沂、淮河淌养殖带。
城区各类市场规範有序。城区拥有中华步行街、欧式一条街、商贸小区、沭河综合市场、城南农贸市场、西关大市场、钢材市场、蓝天市场、商贸中心等大型综合专业市场10余家,吸纳从业人员4万余人。

地理环境

沭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最高气温14.3℃,最低13.3℃。历年最高气温一般在35℃~38℃之间,最低气温在-9℃~-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363.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年平均风速为2.8米/秒,年平均降水量937.6毫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