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沛县

(2019-06-13 14:53:14) 百科
沛县

沛县

沛县,简称“沛”,因古有“沛泽”而得名,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两省交界之地,东靠微山湖,西邻丰县,南接铜山区,北接山东省鱼台,处于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和淮海经济区的西北部位。总面积1576平方千米,总人口130万(2016年)。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增长9.1%。

沛县水脉纵横,是滨湖之城、绿色之都,沛城东距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不足5公里,拥有62公里湖岸线、400平方公里湖面。

沛县历史悠久、资源富集,是江苏省和华东地区的煤炭主产地,探明煤储量24亿吨,年产原煤1200万吨,占全省70%。沛县是首批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获全国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智慧财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等称号。

2018年,沛县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4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58位。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沛县
  • 外文名称:Pei County
  • 别名:沛泽、古沛、小沛、沛城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江苏省徐州市
  • 下辖地区:4个街道,13个镇
  • 政府驻地: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歌风路11号
  • 电话区号:0516(+86)
  • 邮政区码:221600
  • 地理位置:江苏西北部,微山湖西岸
  • 面积:1576平方千米
  • 人口:130万(2016年)
  • 方言:中原官话-徐淮片-徐州话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汉高祖原庙、吕布射戟台、樊巷、樊井、歌风台等
  • 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徐州杨庙机场
  • 火车站:沛县火车站
  • 车牌代码:苏CJ
  • GDP:756.32亿(2017年) 
  • 人均GDP:58178.46元(2017)
  • 名人 :刘邦、樊哙、曹参、王陵、周昌等 
  • 特产 :郭家烧鸡 、鼋汁狗肉、崔寨狗肉
  • 现任领导:县委书记:李淑侠;代县长:苏伟
  • 行政代码:320322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沛地属宋国。
沛县沛县
战国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国,沛暂属齐。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楚国占领宋国淮北故地,沛改属楚。
秦灭六国后,设沛县,属泗水郡。
西汉建立后,沛县属楚国,汉高帝十一年立刘濞为沛侯,属中央直辖。高帝十二年,改立刘濞为吴王,沛归楚国管辖。吕后元年封吕种为沛侯,由中央直辖,吕后七年改刘种为不其侯,吕后八年吕后亡,平诸吕乱后,沛又归属楚国。
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景帝从楚国辖县析置一个新郡---沛郡,郡名取自汉高祖故里沛县,又升丰邑为县。
三国时期,曹魏的缔造者曹操是沛国西部的谯县人氏,他将原沛国包括郡治相县在内的绝大部分被划归新建的谯郡,沛国範围大大缩小,废国改沛郡,治所也由相县(今安徽淮北相山区)迁移到了沛县(今江苏沛县)。
北齐天宝元年(550)撤销沛郡,沛县隶属彭城郡。
隋、唐时隶属徐州。
宋金议合后,沛县入金。金天兴二年(1233),沛地升格称源州。
元代沛县先后属济宁府、济宁州。
明、清雍正十一年前隶属徐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后属于徐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徐海道。
1938年徐州沦陷后属于短暂属于徐州维持会。
1939年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后属于苏北行政专员公署,后隶属于改过名字的苏淮行政专员公署。
1944年伪淮海省成立属于伪淮海省。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属于江苏省政府。
1948年11月沛县解放,正式组建沛县民主政府,隶属于冀豫行署湖西专员公署。
1953年1月,隶属于徐州地区专员公署(属山东省),不久复归江苏省管辖。
1983年1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沛县隶属徐州市。
沛县沛县

行政区划

2014年,沛县辖4个街道:沛城街道、大屯街道、汉兴街道、汉源街道,13个镇级单位:龙固镇、杨屯镇、胡寨镇、魏庙镇、五段镇、张庄镇、张寨镇、敬安镇、河口镇、栖山镇、鹿楼镇、朱寨镇、安国镇
沛城街道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管理19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
大屯街道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12.23万人,管理15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
汉兴街道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4.07万人,管理14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
汉源街道面积29.5平方公里,人口4.96万人,管理10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
龙固镇面积53.02平方公里,人口5.98万人。在“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江苏沛县,最具有龙文化色彩的地方便是龙固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作“真龙天子”的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义之后,便在龙固(当时称湖陵)打响了消灭暴秦的第一仗。
杨屯镇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5.86万人。位于江苏省沛县东北部,与山东接壤。
胡寨镇面积45.94平方公里,人口3.88万人。位于沛城东南,距县城约10公里。
魏庙镇(原属铜山)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5.83万人。位于沛县东南部。
五段镇(原属铜山)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4.54万人。位于沛县东南部。
张庄镇(原属铜山)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9.05万人。地处沛县的最南部。
张寨镇面积106.34平方公里,人口9.01万人。位于沛县城南。
敬安镇(原属铜山)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6.31万人。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敬安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河口镇面积82.57平方公里,人口5.69万人。地处沛县西南部,西靠大沙河万顷果品基地。
栖山镇面积89.51平方公里,人口6.39万人。位于沛县西南部。
鹿楼镇面积125.4平方公里,人口7.33万人。地处苏北大平原,苏、鲁、豫、皖四省交界。
朱寨镇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6.01万人。位于沛县西部,辖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社会总人口6.1万。
安国镇面积133.29平方公里,人口8.15万人。距沛城20公里,历史悠久,汉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素有“五里三诸侯,一代帝王乡”之称。
沛县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徐州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徐州市铜山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地处北纬34度28分~34度59分,东经116度41分-117度09分,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

地形

沛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沖积平原形。沛县境内无山,全部为沖积平原,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东北部降至31.5米左右。

水文

沛县境内的水系属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

气候

沛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春季天干多变,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平均气温14.2度,年日照率为54%,平均年无霜期约201天,一般年平均降水量816.4毫米,年均湿度72%,空气品质指数92。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沛县境内水资源较丰富,东西走向的主要河道有杨屯河、沿河、鹿口河等,南北流向的主要河道有大沙河、姚楼河、龙口河、徐沛河、苏北堤河、顺堤河等。地下水储量约22.19亿立方米。
沛县一景沛县一景

农业资源

沛县牛蒡、山药、浅水藕等特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44种农副产品被省有关部门论证为无公害农副产品,23个农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

林业资源

沛县林地面积4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沛县境内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煤田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23.7亿吨,具有煤层多、煤层厚、储量大、煤质好、分布稳定而有规律等特点。年产优质原煤已达1000万吨以上,是中国沿海地区主要的煤炭基地之一。
沛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煤储量24亿吨,可均衡开採100年,境内有部、省、市属8对矿井,年产原煤1200万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40%,发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时,境内有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所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以沛县为圆心、半径为50公里的圆内,分布着充足的盐滷、石灰石、白云岩、高岭土、石膏、钾长石、石英砂等矿藏。

政治

现任领导
县委书记代理县长
李淑侠
苏伟

经济

综述

2015年,沛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增长10.8%,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9.3亿元,增长11.6%,是2010年的2.8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7亿元,增长19%,是2010年的2.3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060元和14570元,增长8.6%和10%,是2010年的1.8倍和1.7倍。科学发展考核稳居第一方阵,在苏北以县为单位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2015年,沛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6:47.8:35.6,调整为14.2:45.8:40。
2018年,沛县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4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58位。
沛县沛县

第一产业

2015年,沛县粮食单产、总产实现“十二连增”。农业“一横五纵”产业布局拉开框架,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面积分别达到110万亩和36万亩,占比全省第一。省农业现代化综合测评全省领先、苏北第一,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範基地、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五年累计完成水利水务投资16.7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地表水厂等工程进展顺利。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3.47亿元,开发治理面积30.5万亩。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大沙河全线拓宽工程河道土方开挖春节前全部完成。发展农机合作组织250家,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6%。建成“村村通”气象应急预警广播系统。被确定为全国两权改革试点县。
农业发展成果农业发展成果

第二产业

2015年,沛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增长13.8%,是2010年的2.8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亿元,增长15%,是2010年的2.4倍。打造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範区,煤盐化工、铝加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3个50%转化”,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4%。纺织、塑编、冶金铸造三大特色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光伏光电产业形成了多晶硅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能源基地建设态势良好,上海能源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永泰能源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新界灌排、汉和昌旅游、大地铝业3家本土企业实现场外挂牌。获批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0家。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达到14家,2015年实现产值260亿元。
大屯铝业大屯铝业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15年,沛县建成市、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6个,4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年交易额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亿元,增长13.5%,是2010年的2.4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0%。大力实施电子商务“2221”工程,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行,阿里村淘、苏宁易购等10余家知名电商入驻园区,被评为市电子商务示範基地。县镇村三级电商体系实现全覆盖,被评为省农业电子商务示範县,龙固镇被评为省农业电子商务示範镇,七段村、大王楼村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範村。沛县建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
沛县沛县
对外贸易
2015年,沛县五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47个,完成投资322亿元。2015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鑫宇电池片、国宏包装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五年累计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5.26亿美元、出口总额16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的2.8倍和7.4倍。2015年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达7500万美元、3.2亿美元,增长4.5%和6.7%。
园区经济
2015年,沛县以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县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建成3个特色产业园区和2个创业平台,入驻企业327家,列苏北36家省级开发区第5位,获批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园区。

社会

文化事业

2015年,沛县建成文化中心、体育馆和武术馆,累计送戏842场、电影32100场、图书下乡10万册,基本形成“十里文化圈”和“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大风乐器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範基地。

科技事业

2015年,沛县获评全省首批创业型城市。设立“全民创业服务视窗”,创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园,为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平台。2015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602家、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762户,分别增长92.8%、81.5%。沛县建立“校企联盟”107家,与天津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9家单位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係,与高校合作共建4家技术转移中心。五年新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29家、总数达34家,规模以上企业市级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累计申请专利8385件、新增专利授权5568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22件。出台《县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画实施办法》,成功举办首届海内外专家沛县行和沛籍高层次人才家乡行活动,入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省市“双创人才”25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总人口的11%以上。

教育事业

2015年,沛县五年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校安工程项目93个,新(扩、迁)建学校21所,在全市率先荣获“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
沛县第二中学沛县第二中学
沛县有高级中学9所,四星级普通高中一所:沛县第一中学,三星级普通高中5所:沛县第二中学,沛县湖西中学,沛县张寨中学,沛县歌风中学,沛县新华中学。初级中学有35所,比较着名的有沛县初级中学,沛县第三中学,沛县第五中学等。

医疗卫生

2015年,沛县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路基本建成,新城人民医院一期投入运营,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範县验收。
沛县人民医院沛县人民医院

社会保障

2015年,沛县五年累计实施总投资182.7亿元的民生实事工程345项。新增城镇就业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生活保障标準有序提高,累计发放低保金4.09亿元、五保供养金7953万元、医疗救助金1.22亿元、各类优抚款2.5亿元。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和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发放率均达100%。创新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办法,探索推广扶贫开发“朱乔模式”,30个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8.3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五年累计投资4.76亿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向社会供应经济适用住房1404套、廉租住房78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10万元,发放住房公积金8.6亿元,有效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累计投入村级公益事业资金2.15亿元,修建村内水泥道路892公里。

城乡建设

2015年,沛县五年累计实施504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地表水厂、新城实验学校等项目建成使用,徐沛快速通道、湖西航道北段疏浚、红光路贯通等重点工程加速推进。累计完成交通投资65亿元,路网结构持续最佳化,徐济高速、丰沛铁路建成通车。高标準修建东环路、西环路、龙湖大道等35条城市道路,全长38.9公里的外环路全线贯通,六纵七横城市路网框架全面拉开。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55公里,改造危桥120座。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成立沛县公共运输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线路达23条,镇村公交通达率达5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稳定在100%。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68个,完成房屋徵收面积499.6万平方米。“城更靓”工程扎实开展,实施汉城中路、正阳路外立面改造及道路畅通等工程,城市环境进一步最佳化。创建市级幸福家园小区4个。智慧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沛县城建沛县城建

交通

沛县境内交通通讯便利,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沛铁路纵横南北,与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铁路接轨。公路四通八达,境内通车里程1300公里,自然形成连线鲁南、皖北、豫东和苏北的交通枢纽。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仅有90公里,可直达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广州、厦门、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
沛县交通沛县交通

铁路

徐沛铁路纵贯南北,可方便企业接入铁路专用线(特别适合原料和产品大进大出的企业。开发区内的大屯铝业有限公司建有2600米的铁路专用线,徐州芭田生态有限公司建有350米的铁路专用线)。距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徐州铁路编组站60公里,与欧亚大陆桥、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京沪高速铁路已建成通车,从徐州2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上海或北京,每6分钟一班。

水运

沛县濒临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通京津,南达沪杭。可通2000吨位驳船,可方便企业建设货运码头。周边重要港口有连云港、青岛港、日照港、上海港,海上运输十分便利。距离最近的连云港辟有国际货柜航线20余条,包括日韩、美加、欧盟等主要干线,每月航班140余个。
截止2014年7月,沛县有等级航道180公里,其中二级航道39.2公里、五级航道73.1公里、六级航道47.7公里、七级航道20公里。有港口岸线11170米,千吨级泊位10个、300吨级泊位176个,煤炭港口码头33家,运输驳船近1000艘。

公路

徐济高速公路穿越全境,10分钟可进入全国高速公路网,与京福高速、京沪高速、连霍高速形成高速路网,使沛县的公路交通更加顺畅、便捷。
2003——2013年,沛县境内农村公路已建成1489.09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31.58公里、三级公路163.24公里、四级公路1194.27公里。

航空

沛县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90公里,1小时可达。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温州、广州、厦门、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班,并开通徐州直达台北、泰国曼谷航班。

公交

2015年,沛县成立了沛县公共运输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线路达23条,镇村公交通达率达5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稳定在100%。

旅游

沛县名胜古蹟众多。泗水亭、歌风台、大风歌碑、琉璃井、汉高祖原庙、吕布辕门射戟台、吕公墓、樊井、微山湖渔村、微山湖千岛湿地、滨河汉文化景区等驰名中外,享誉古今的“五里三诸侯”(周勃、王陵、灌婴)的故里,距沛城约十公里。境内历史遗存遍布,阎尔梅(号古古)墓(清史稿徐州二遗民之一)、张贞观墓、晓明楼、三碑亭、胡陵城遗址、栖山汉墓、城隍庙碑等急待开发利用。县博物馆藏有两千多件文物,其中有五六千年以前原始人使用的石器;有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陶器;还有被称为“江苏三宝”之一的汉代画像石刻及西汉遗留下来的大风歌碑。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沛县文化遗产丰富,较高价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风歌碑、汉化石像、汉代陶器等均为国家稀有文物。沛县民风淳厚刚毅,崇文尚武,是全国着名的武术之乡、唢吶之乡。
沛县汉城沛县汉城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沛县文物古蹟众多。县博物馆珍藏文物两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战国时代的陶器,有汉画像石。沛县被列入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汉代大风歌碑、汉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汉代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汉代泗水亭、汉代吕布射戟台、明代张贞观墓、明遗民阎古古墓、民国晓明楼中西合璧建筑群等。
千岛湿地
微山湖千岛湿地位于沛县城区东部,北起大屯镇,南至胡寨镇,西临千万吨大港。景区规划总面积约18.3平方公里。分为北、中、南三区。根据三区各自条件和基础,规划在总体体现微山湖湿地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分别将北、中、南区定位为“千岛湿地”、“休闲湿地”和“农耕湿地”。
千岛湿地旅游区的建设将利用原有的水系、沼泽、水田,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自然野趣,体现生态性、景观性和游憩性,努力建成为集休闲观光、湿地体验、生态保护、教育基地、旅游度假、会议接待于一体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沛公园
位于江苏省沛县新城区的中部,是连线主城区与副城区的生态景观湿地,由北京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占地6平方公里。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5公里。沛公园是以入湖通道挖工庄河为轴心进行规划建设的,挖工庄河原为一条贯穿新城区中心,东接微山湖,集排涝、灌溉于一体的河流,河流两岸为农田和村落,地势低洼,一些水面大小不等的坑塘分布两岸,自然景色较美。沛公园有六大景区组成。
沛公园沛公园
汉之源景区
也叫世界刘氏总会会馆。汉之源景区占地135亩,总投资5000万元,修建3个休闲广场,3座景观桥,1个亲水平台,5座亭榭;绿地面积达105亩,种植各类乔、灌木40000株,地被13950平方米,草皮60030平方米,配套完善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公园主要由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樊井留痕、泗水飘香、鸿门轩、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点组成。其中樊井是汉代遗存,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樊哙跟随刘邦起事前煮狗卖狗肉非常出名,他杀了狗沖洗狗肉就是在这口井边。 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为景区主体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由民俗文化陈列馆、世界刘氏源流馆、“大风歌”书法艺术馆、汉画像石精品展示长廊等组成。大家细细观赏刘氏会馆,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这儿可欣赏到众多书法名家题写的一幅幅《大风歌》作品。众多的《大风歌》书法精品,悬挂的第一幅是毛泽东的墨迹。
汉城
位于沛城中心地段,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汉文化广场、滨水观光带、沛公大酒店、汉源宾馆、春雨楼等组成,多是仿汉建筑,古色古香,古朴壮观,集餐饮游乐、购物览胜、访古探幽于一身。是一座集游、购、娱、吃、住、行等配套一体的“城中之城”。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上的风景名胜区。
汉街
为十字形仿汉街,总长近1000米,石板铺路,两边全部为青砖黑瓦的仿汉建筑。古玩店、书画店相对集中于此,漫步汉街,可以观光旅游,可以休闲购物,可以品尝特色小吃,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仿汉商业街。
汉城公园
占地508亩,陆面300亩,水面208亩,投资近5000万元。花木扶疏、绿草如茵、杨柳飘拂、松柏劲拔。少儿区的各类设施可供孩子们游玩嬉戏,青年区的舞厅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区可供老人琴棋书画,水面可以观鱼、游泳、划船。两座虹桥把各区连缀起来,给人以迥环曲折、美不胜收之感。在苍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后有老子的隐居着书处。公园核心部分为汉魂宫区,有汉阙、望楼、汉魂宫、沛宫、配殿、仙人承露台。与汉城公园隔路相望的是汉街、歌风台、汉高祖原庙。这之间还预留着大片空地,错落有致地栽种着绿草花木,可容上万人聚集,被人们称作汉文化广场。 
汉宫区
汉宫区为汉城公园七大景点之一,由汉魂宫、沛宫殿、东西配殿、东西望楼、仙人承露台、汉阙、碑廊等一系列汉代建筑组成,是典型的汉代皇家园林建筑。沛县汉魂宫取意于《史记》记载。刘邦日“吾虽都关中、万岁后魂魄犹乐思沛”。今人为弘扬大汉精神、于是1996年建造。汉魂宫上下四层、内有刘邦与群臣“金殿议事蜡像”、展览厅、演艺厅等。上右图为汉魂宫夜景。
泗水亭公园
公园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泗水亭为汉高祖刘邦“试为吏”时的遗蹟。乾隆版《沛县誌》谓“汉高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实际上是沛人为纪念刘邦任过泗水亭长,建亭作纪念的。《水经注》载:“县治南垞上,东岸有泗水亭”。《地道记》称“沛县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可见亭为汉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明代诗人王玙《宿沛县泗亭驿》诗有句“千古龙飞地,令人感废兴”。园内还有沛县的另一着名古蹟琉璃井。琉璃井民众又称作八宝琉璃井,井石栏内有数不清的勒痕。有关它的传说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传说是秦始皇所凿。《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东游,为压天子气,凿井浚沟,以断王脉。”对此,历代诗人都有吟咏。二是传说李三娘打水之井。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微时来沛县娶李三娘,国灭后三娘回到沛县,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三是刘邦回乡歌大风时,军队人多,把石栏勒出道道绳痕,明诗人阎尔梅诗曰:“军多汲尽琉璃井,无数绳痕泐石乾。”以小巧玲珑、古香古色、江南风韵为特色、与汉城公园遥相呼应。公园内有“射戟台”、“泗水亭碑”等多处古蹟,泗水亭碑记载了刘邦起义前在沛县的前半生,吸引了国内外汉学家纷沓而至。
汉高祖原庙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风,当时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宫,后称沛宫。刘邦去世后,他儿子刘盈继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诏,将沛宫改建为“汉高祖原庙”。前殿有高祖庙,后有寝宫,春秋享祭。历经两千多年,屡圮屡修,直至清末鹹丰年间被黄河水患沖没,1996年重修。现庙门额为当代大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大殿“乐沛殿”为徐州书协主席王冰石题写。大殿塑高祖刘邦镏金巨像,两侧有两汉24帝画像。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汉高祖原庙铭”碑。
吕母冢
吕母冢即吕后父母的合葬墓。原墓封土极高,周围植苍松古柏,墓前有众多石碑、石龛、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中“蔓草寒霜吕墓秋”的景象已不见了。樊井和吕母冢两处古蹟县政府正準备重新修复。
吕布射戟台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相互兼併。淮南王袁术于建安元年(196年),他想先攻击刘备以夺沛县,再图虎踞徐州的吕布,派大将纪灵率精兵三万直取沛县。刘备名为豫州刺史,实只沛县一地,兵将不足万,自料不敌,便向吕布求救,吕布扎营西南。次日一早,吕布在营中设宴,召纪灵、刘备共饮,并劝双方罢兵。纪灵不敢应允,吕布怒令左右,植戟于辕门百步之外,说:“吾若一箭射中戟枝,当各散兵;不中可留决斗。有不从我言者,并力拒之!”语毕取箭登台,一发即中戟枝。纪灵惧怕吕、刘合力攻己,遂罢兵而去。这就避免了沛县境内的一场战祸,为此,沛人将此台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了下来。
樊巷、樊井
樊巷即刘邦着名将领樊哙故里,后封舞阳侯,官拜左丞相。汉初到明代,樊巷是一条小吃商业街,热闹非常。樊井据说即樊哙时屠狗煮狗用水之井。故址在今北外环路南,月牙河东头,原巷已不存,井仍在。
歌风台
歌风台原是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征服淮南王英布回乡宴父老歌大风的遗址。沛人为纪念这次盛典,“因台作宝”,后汉明帝来沛祭高祖原庙时,在台前立碑,命随行大文字学家,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镌刻碑上,虽经近两千年岁月,黄水地震,碑上字迹剥蚀,但断碑仍在,台也屡毁屡建。现歌风台为1996年重修。台高近10米,台内设有《汉高祖胜迹展》,台上有刘邦汉白玉雕像,北部歌风殿内立有汉代歌风碑,元代摹刻碑和1984年摹刻碑及“汉汤沐邑”的大屏风。东西两廊为碑廊,台南部建了两层阁楼,成为汉城区至高点,登上顶层,汉城区种种景观尽收眼底,为全国最高大的台式建筑之一,整个歌风台,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前195年,沛人在刘邦唱大风歌处筑一高台,名为“歌风台”,歌风檯曆经沧桑,屡建屡圯。图中歌风台为1996年重建,面积12600平方米,台高10米,前楼后殿,布局匀称,雄浑壮观,台上有大风歌碑、刘邦塑像及两面二厢古今着名石刻作品,台内常年举办《刘邦圣绩展》、《汉代文物展》等。
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
沛县城雕夜景沛县城雕夜景
沛县城雕
沛县城雕建于1996年,高22米,位于城南郑沛路入城处。四根巨柱擎起晶体圆球,金色巨龙环绕球上,象徵着“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沛县正以腾飞的姿态奔向二十一世纪。
小渔村
微山湖小渔村位于沛城镇、清朝仿古建筑集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小渔村经过沛城镇的精心改造,以成为河水清澈、桃红柳绿、粉墙黛瓦、建筑古朴、风格清雅的沛城旅游新景点。

特产

沛公家酒
江苏沛公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沛县,是全国500家最大饮料製造企业之一,江苏省主要麯酒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10000吨。沛公酒1989年获中国轻工部食品协会“中国名牌”称号。1990年获轻工部优质食品奖;1992年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建国43周年全国首届优质酒消费者信任奖;1995年荣获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奖和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沛公商标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苏省着名商标,“沛公牌”麯酒连续二届被认定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沛公家酒沛公家酒
郭家烧鸡
唐朝祁国公郭子仪戎马一生,德高望重,其子孙多为驸马。郭暧为六子忠孝正直,曾上演过打金枝,成为一代佳话。后人曾为宫廷御厨,凭郭家秘方煮製的烧鸡味美绝伦,世代单传流传至今!历尽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口味依旧未改变。后掌门人郭德修于1886年辗转来到古老的沛县安家立业,故取名为古沛郭家烧鸡店。
鼋汁狗肉
沛县狗肉色泽鲜亮,醇香扑鼻,味美不腥,香味持久,肉质韧而不挺,烂而不腻。相传刘邦做泗水亭长后,经常在樊哙的店里吃狗肉,而且从不付账,樊哙很气愤。于是把店搬到河的对面,但却无人问津。刘邦无法渡河,郁闷之际,有一老鼋路径此地,刘邦就乘老鼋而过,继续在樊哙的店里免费吃。樊哙更气一怒之下便追杀老鼋,老鼋仓惶逃跑,却被樊哙砍下一块鳖肉,刘邦得知樊哙伤了老鼋,气得将樊哙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后不準用刀。樊哙无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出售。樊哙用鳖肉 与狗肉同煮,便有了“鼋汁狗肉”。故“樊哙狗肉满城香,刘邦不吃不开张”和“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宴请乡亲,以狗肉作饮,酒酣,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寨白酥梨李寨白酥梨
李寨白酥梨
李寨白酥梨色香味全,表黄裏白,光亮美观,具皮薄、汁多、核小、肉细等特点。梨汁含糖量14-16度,且含多种维生素,药用价值极高。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等特殊功效,常食对人体大有裨益。李寨乡栽种白酥梨面积达3万亩,年产优质白酥梨1亿公斤,连年获部优、省优、市优产品称号。
崔寨冬桃
清末徐州走出的知名将领吴凤柱从湖北襄樊带到家乡崔寨冬桃,冬桃树自然生长结果,不用嫁接。春天它开花比普通桃树早七、八天,桃儿长到樱桃般大小时即停止生长,秋后再长个儿。直到冬天的“大雪”季节才成熟,生长期达250多天。成熟的桃子,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绿莹莹的,绿里透出紫红,色泽鲜艳。核小,核与靠近的果肉呈赤红色,使人联想起它经历了风雪严寒,献给人们的是丹心一片。冬桃性寒味甘醇,能治疗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大屯李家烧鸡大屯李家烧鸡
大屯李家烧鸡
大屯李家烧鸡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李玉芝先生首创。李氏第一家,是在大屯的唯一正宗产品。经过几十年的生产经营採用活鸡宰杀,独特传统工艺,配料丁香、草果、毛桃、沙仁、肉蔻等十几种名贵药材,由精油烹炸老汤清炖而成,集色鲜美味、脱骨透香、肥而不腻为一体。
沛县冷麵
沛县冷麵俗名面线,它起源于朝鲜族,因需冷食而得名冷麵。它是用精製小麦粉高温压制而成。后来传到沛县,因冷食不适宜南方人食用,后来改变成冷麵热食,沛县冷麵深受人们喜爱,流传至今,成为具有沛县特色的地方小吃。
沛县冷麵沛县冷麵

名人

古代

刘邦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为小名),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
刘邦刘邦
樊哙
樊哙(前242—前189年),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勛,大将军,左丞相,着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豯、韩信等,为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是一位大汉名将。封舞阳侯,謚武侯。另有,四川宣汉县樊哙镇。
周勃
周勃(?~前169),中国秦末汉初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少时家贫。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跟随刘邦起兵,三年后,被赐威武侯,继升将军。
周亚夫
周亚夫(?—前143),沛县(今属江苏)人。周勃之子。西汉文景时期的名将。
王陵
王陵(?—前181),汉初大臣。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归刘邦。从定天下。以功封安国侯,官至右丞相。因反对吕后封请吕为王,罢相,改任太傅,病死。一说以宾客从刘邦起兵,并随刘邦入武关,又随入汉中。楚汉战争中,守丰,后封雍侯。汉朝建立,改封安国侯。
周昌
周昌(?-前192)西汉大臣,刘邦同乡,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託病不朝。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曹参
曹参(音cān,?—前190年),字敬伯,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秦二世元年(前209),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史载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后,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高祖六年(前201年),赐爵平阳侯,食邑平阳一万六百三十户。孝惠帝元年(前194),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稀、英布。在齐时採用盖公的黄老之术,百姓安定,称为坚相。惠帝二年(前193年),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萧规曹随”传为历史佳话。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謚为懿侯。
张贞观
张贞观,明诗文家。字惟诚,号惺宇,沛县人。万曆元年(1573)举人,十一年进士。历任益都知县、兵部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礼部都给事中。因直言忤旨除名。青衣步出都门。天启中追赠太常寺卿。《明史》有其传。着有《掖垣谏草》、《野心堂集》等。

近现代

胡玫
胡玫,祖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958年生于北京。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高希希等同为着名的第五代导演,现任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优秀女性导演之一,她追求个性化的视听语言、独特的视角、悠缓的叙事风格,使她游刃于艺术与现实之间。
胡德风
胡德风(1926—2007),着名指挥家。江苏沛县人,自幼酷爱艺术。1939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115师战士剧社演员,解放军华东军区文工团创作员、演出队队长。后任随军文艺记者和文工团长等职,排演过《白毛女》、《王秀鸾》等歌剧。 期间参加了莒县战斗、泗州战斗和鲁南战役,立一等功。1949年后任解放军福建省文工团副团长。1951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并派赴朝鲜和苏联学习指挥。后历任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音乐队队长、指挥、副团长,团长、总政治部歌舞团艺术指导、顾问。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
张涵信
张涵信(1936- ),动力学家。江苏沛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首次提出了判定三维流动分离的数学条件,并证明实际流动的分离线是极限流线,且周围的极限流线向它会聚,仅在边界层方程描述流动的情况下,分离线才可能是极限流线的包络;发现了三阶色散项和差分解在激波处出现波动的联繫;提出了建立高解析度差分格式的物理构思,并建立了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NND)差分算法。建立了云粒子侵蚀和真实气体实验模拟的相似準则。为航天飞行器研製了大量数值计算软体。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涵信张涵信
张建云
张建云,1957年8月出生于江苏沛县,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陆地水文专业。1987年5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留学爱尔兰,获得爱尔兰国立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张建云主要从事水文模型和水情预报方面研究,共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次一等奖、三次二等奖)。曾任水利部水文局总工程师,2006年8月起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江苏省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韩晓鹏
韩晓鹏,1982年生,男,籍贯江苏沛县。韩晓鹏2006年2月23日晚在都灵冬奥会上一鸣惊人,在决赛中以250.77分力挫群雄,以完美的两个动作获得了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金牌,也是中国第一枚自由式滑雪项目的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中国运动员在都灵冬奥会上再次创造了奇蹟。 刘鹏说:“今天晚上可以说是创造了两个奇蹟,第一个奇蹟是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男子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第二个是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历史上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崔文华
崔文华,籍贯江苏沛县,身高1.89米。崔文华10开始学习举重,1993年进国家队,成名于1993年七运会,此后在两届亚运会和八运会上,他均力挫群雄,并在近三届世锦赛上五夺冠军,填补了中国举重在超大级别上与世界冠军无缘的历史。1998年在芬兰举行的世锦赛上,崔文华为中国举重男队夺得了唯一一枚金牌。
朱焰
朱焰,1917年生,江苏省沛县人。1936年参加红军,毕业于延安抗大第二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旋即随丁玲到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1940年入八路军总部下属的前方鲁艺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42年转地方,先后任太行中学教师、太行文联美术部副主任等职。五十年代后先后任山西民众艺术馆副馆长、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书协山西分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山西分校副校长等职。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山西分会艺术顾问、山西省文联名誉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邀教授等。
张立辰
张立辰(1939—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江苏沛县人,号渔人,斋号渔人草庐、紫苑。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从学于潘天寿、吴弗之、陆维钊等名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李可染基金会学术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冯亦吾
冯亦吾(1903—2000年),原名守道,字一吾,后改亦吾,号逸翁,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沛县。中国当代着名书法家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京华。曾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兼书学研究所所长、《现代书画家报》艺术顾问、卿云诗书画联谊社社长等职。
程大利
程大利,1945年生。自学绘画,任师範学校美术教师、文化馆创作干部、出版社美术编辑。1983年后历任江苏省美术出版社副总编、社长兼总编辑,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画刊》主编、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评审。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获奖。
张钦
张钦,画家,1980年生,江苏沛县人,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美术系。中国传统立粉画新派“粉金画”创始人。2009年“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日中友好交流展览会”荣获一等奖。2010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艺术画展”收录代表作《出世者,入世者》。
于安记
1975年9月生于江苏省沛县,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範大学美术系,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从邬烈炎教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学研究生,文学硕士。2011年考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谢建明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2010年度江苏省度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兼职教师。美术与书法作品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主要论文与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名作欣赏》、《美术大观》、《中国艺术报》、《艺术探索》、《新视觉艺术》等多种刊物。
陈宝德
陈宝德,1940年生,江苏沛县人。1961年毕业于沛县师範学校。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当代硬笔书法家》杂誌副主编,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社名誉理事。其作品经常参加市级以上书展。1988年江苏省美术社出版春联一副,同年作品分别在山东省曹州书画院和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1989年参加北京卿云诗书画联谊社举办的国庆40周年书画大展。主编有《中国硬笔书法百日速成指南》。作品、辞条辑入《中国硬笔书法鉴赏大辞典》。

荣誉

中国百强县
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苏北首个国家生态县
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64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