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沛城镇

(2019-03-10 12:32:34) 百科
沛城镇

沛城镇

沛城镇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位于江苏省北端,是沛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和沛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微山湖,北靠大屯煤电公司,南距五省通衡的徐州市仅60公里,面积118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辖26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

沛城镇现改为沛城街道办事处。2014年调整沛县部分行政区,以原沛城镇的西郊、泗水、汤沐、大风、新风、南谭、鼓楼、正阳、新建、香城、汉台、西关、杨彭庄、郝小楼、东关、南关、李集、鹿湾、任庄19个居委会和蒋庄、孔庄、邓园、张桥、户屯、金沟、赵圈、封楼、刘庄、石河、潘阁、纪庄12个村委会区域设立沛城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歌风路11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沛城街道办事处
  • 外文名称:Peicheng Town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江苏省徐州市沛县
  • 下辖地区:铁西、西郊、泗水居委会等
  • 政府驻地:沛县歌风路11号
  • 电话区号:0516(+86) 
  • 邮政区码:221600
  • 面积:62.4平方公里
  • 人口:16万
  • 方言:中原官话徐淮片
  • 气候条件: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晓明楼、歌风台等
  • 机场:徐州观音国际机场
  • 火车站:徐州站,徐州东站

简介

沛城镇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位于江苏省北端,是沛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和沛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临微山湖,北靠大屯煤电公司,南距五省通衡的徐州市仅60公里,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境内交通通讯便利,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徐沛铁路纵贯南北。
沛城镇沛城镇

概况

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部。县政府驻地。辖28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另外部分居委会由经济开发区、沛县新城区代管)。徐沛铁路及徐沛、沛龙、沛丰公路穿越城中,徐沛运河、苏北堤河在镇中纵横交错。1991年被江苏省命名为“百家名镇”之一。境内有歌风亭、大风歌碑、吕布射戟台、樊哙巷、吕公墓、八宝琉璃井、泗水亭等名胜古蹟。汉皇遗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

1950年建,1958年更名为城关公社,1962年析城关公社设城镇公社,1983年分别建沛城镇与城关乡,1985年城关乡併入沛城镇。1996年,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小街子、刘园、韩坝、李瓦屋、李堂、北孔庄、二堡、苗林、蒋庄、白庄、孟桥、南孔庄、晓鸣寺、马庙、蔡庄、邓园、郝小楼、杨彭庄、六里井、甄庄、张桥、东关、南关23个行政村和铁西、泗水、大风、西关、鼓楼、红光、香城、西郊、汤沐、新风、南潭、正阳、新建、汉台14个居委会。
2000年4月,撤销鹿湾乡、湖屯乡,併入沛城镇,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8.6万人,辖16个居委会、4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正阳路。2008年末,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210748人,辖铁西、西郊、泗水、汤沐、大风、新风、南谭、古楼、正阳、新建、香城、汉台、西关、杨彭庄、郝小楼、东关、南关、甄庄、二堡、孟桥、那庄、南孔庄22个居委会,小街子、刘园、韩坝、北孔庄、蒋庄、孔庄、晓鸣寺、马庙、邓园、张楼、李集、张桥、户屯、金沟、陈楼、韩楼、王楼、前滩、鹿湾、任庄、赵圈、封楼、刘庄、石河、潘阁、纪庄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歌风路。
原鹿湾乡位于沛县南部,距县城5千米。徐沛铁路、徐沛公路、沛丰公路纵横交错,徐沛运河穿境而过。1957年建鹿湾乡,1958年併入城关公社,1963年析建鹿湾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鹿湾、柴洼、夏洼、侯湾、孔庄、任庄、果林、前胡楼、赵圈、封楼、赵店、刘庄、陈楼、石河、孟楼、潘阁16个行政村。
原湖屯乡位于沛县东部,距县城5千米。沛湖公路过境,东濒微山湖,中有沿河贯通京杭运河。原属城关公社,1960年析建李集公社,1980年更名湖屯公社,1983年建湖屯乡。1996年,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李集、户屯、纪庄、店子、金沟、陈楼、韩楼、王楼、前滩9个行政村。

代码分类

320322104:~001 121泗水居委会 ~002 121汤沐居委会 ~003 121大风居委会 ~004 121新风居委会 ~005 121南潭居委会 ~006 121古楼居委会 ~007 121正阳居委会 ~008 121新建居委会 ~009 121香城居委会 ~010 121汉台居委会 ~011 121西关居委会 ~012 121杨彭庄居委会 ~013 121郝小楼居委会 ~014 121东关居委会 ~015 121南关居委会 ~016 121西郊居委会 ~017 123鹿湾居委会 ~018 123李集居委会 ~019 122孔庄居委会 ~020 122马庙居委会 ~021 122邓园居委会 ~022 122张桥居委会 ~023 122前滩居委会 ~024 122蒋庄居委会 ~025 122张楼居委会 ~026 122任庄居委会 ~027 122封楼居委会 ~028 122晓鸣寺居委会 ~201 220刘庄村 ~202 220户屯村 ~203 220金沟村 ~204 220陈楼村 ~205 220韩楼村 ~206 220赵圈村 ~207 220石河村 ~208 220潘阁村 ~209 220纪庄村

行政区划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沛城镇
沛城镇位于江苏省北端,微山湖西畔,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人,辖22个居委会:铁西、西郊、泗水、汤沐、大风、新风、南谭、古楼、正阳、新建、香城、汉台、西关、杨彭庄、郝小楼、东关、南关、甄庄、二堡、孟桥、那庄、南孔庄,26个村委会:小街子、刘园、韩坝、北孔庄、蒋庄、孔庄、晓鸣寺、马庙、邓园、张楼、李集、张桥、户屯、金沟、陈楼、韩楼、王楼、前滩、鹿湾、任庄、赵圈、封楼、刘庄、石河、潘阁、纪庄。
沛城县沛城县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沛城镇是沛县人民政府驻地镇,汉高祖刘邦故里,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地,素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美誉,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沛城镇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蹟众多,泗水亭、歌风台、高祖原庙、射戟台,还有最有名的三座楼村等历史景点驰名中外。

资源产业

能源城镇——沛城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23.7亿吨,年产原煤1000多万吨,是全国优质煤生产基地。境内电力充足,除华东电网向该镇供电外,还有大屯煤电公司发电厂和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年发电能力10亿KWH,供热量100T/人,完全能够满足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电力和热量。两座煤矿和已併入华东电网的坑口热电厂坐落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煤电资源。沛城镇资源富集。沛城镇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23.7亿吨。沛城镇能源充足。沛城镇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两座煤矿和已併入华东电嘲的坑口热电厂坐落境内,可为工业项目提供充足的煤炭供应,可满足大项目的供电、供热需求。沛城镇人力资源充足。沖城镇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镇政府十分重视劳动力技能培训,可为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电子等行业提供熟练工人,而且薪资较高。
冯其谱到沛城镇调研冯其谱到沛城镇调研

交通运输

交通便利城镇——沛城镇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境内交通通讯便利,京杭运河穿境而过,徐沛铁路纵贯南北,与陇海铁路和京广、京九、京沪铁路接轨。公路四通八达,自然形成连线鲁南、皖北、豫西和苏北的交通枢纽。距徐州观音机场仅90公里,可直达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广州、厦门、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
沛城镇

农业发展

高效农业发展的城镇——沛城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抓龙头、上规模、促销售、增效益”的思路,进上步最佳化农业品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逐步实现产品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优势调强。,沛城镇建成了苏北一流的高科技示範园,引进了国内外名、特、优、稀、新品种40余种,推广实用新技术20多项,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的农业发展之路。沛城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为沛城镇专门的招商及服务机构,委派专人为企业跟蹤服务,负责协调上级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协调周围居民关係,协助企业办理生产所需的各项手续,(包括供电、供汽、供水、土地、规划、工商、税务等证照),企方位的优质服务.为企业製造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沛城镇把发展设施蔬菜作为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扩充种植总量,增加科技含量,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使蔬菜种植成为沛城镇的经济支柱产业。沛城镇把发展蔬菜生产特别是无公害、标準化蔬菜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新规划设施菜面积,确保实现全年蔬菜产量1.9亿公斤、产值1.8亿元的目标。为提高蔬菜生产水平,沛城镇加强以鹿湾村小李庄为中心的无公害、标準化设施蔬菜示範基地建设,依託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县内农业、科技等职能部门技术力量,认真做好蔬菜生产的全程服务工作。产前提供种植信息、种苗物资服务,产中组织农技人员包村驻队指导,产后帮助抓好销售。强化基地规範化建设,重点推广无公害标準化栽培、节水灌溉等实用新技术10余项。为增加蔬菜生产效益,沛城镇确立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的种植思路,突出了早(早定植、早上市)、优(品种优、质量好)、巧(巧布局)、多(花色品种多)、高(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引进推广了“津优”、“津春”系列黄瓜,“江蔬”系列番茄,“济杂”茄子,“早青一代”西葫芦等名优品种20余个,重点推广了早春茄子——花菜——瓜,秋冬西葫芦——茄子——伏菜——球茎茴香等高产高效的轮种间作模式。大力推广标準化生产技术,茄子、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等农产品先后通过省级、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沛城镇刘庄村设施蔬菜基地已建大棚90栋,扩建200栋,重点推广早春茄子——延秋黄瓜——冬叶菜、早春茄子——伏菜——秋冬西葫芦等种植模式,亩效益可超过1万元。
沛城镇沛城镇

经济发展

2010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增长4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0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9330元,增长15.6%。2011年1-9月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5亿元,增长40 %,其中工业投资26亿元,增长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亿元,增长50.6%。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乡镇标兵”;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十强镇,2010年度获全市城市综合发展类镇考核一等奖。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了以肉鸭宰杀、果蔬罐头、纺织服装、塑编包装、禽业养殖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新体系,全镇企业总数发展到5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2010年,全镇实现企业总产值 158.3亿元,销售收入 158.2 亿元,利税 25.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4.2亿元,销售收入70.78亿元,利税13.5亿元。
坚持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生态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生产实现基地规模化。到2010年底,全镇发展设施农业6000亩,蔬菜複种面积2.6万亩,高标準钢架大棚4000栋,单棚平均收入达1.5万元;形成了以任庄、刘庄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标準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临城现代服务创业园初显规模。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镇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完成了龙御景苑项目1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及项目的平面设计方案和前期各项手续办理。启动了蔡庄旧村改造工程,徐州世纪数码城及文化交流中心的前期手续办理、基础施工;徐州东唐汽车销售公司4S店的用地拆迁及门市展厅的建设装修及海云商务大厦的签约。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努力打造品牌亮点。积极开发汉文化旅游与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挖掘生态旅游潜力和亮点,把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项目带动、整体推动”的生态旅游新机制,2010年投资1800万元。完成进湖道路土方25万方及码头建设,生态旅游建设工作全面推进。

文明创建

创建中国文明城镇工作,是沛城镇增强城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创建中国文明城镇是增强城镇环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政府营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在当前周边地区政策体制、基础设施条件等基本走平的情况下,一个城镇竞争力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生存环境。沛城镇通过中国文明城镇创建,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通过创建中国文明城镇最佳化了创业环境、投资环境、人居环境,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城镇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创建中国文明城镇是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镇的具体体现。中国文明城镇的各项评价指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内容上与创业富民、创新强镇相一致。通过创建中国文明城镇,完善了城镇功能,提升了城镇形象,提高了城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效地吸引和集聚了人才、资金等各类优质要素,为推进创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要素支撑。创建中国文明城镇是为人民民众谋利益的重要举措。创建中国文明城镇本身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工程,是广大老百姓非常支持的工程,不仅可以直接为广大人民民众创造一个文明、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增强广大镇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而且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镇民文明修养,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陈忠伟

沛县好人陈忠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自1997年以来,他坚持义务献血16年,义务献血122次,总献血量近2.5万毫升,挽救了众多的生命。在2003年,陈忠伟便在献血时填写了志愿捐助造血干细胞的书面材料,2007年5月10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下发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誉证书,认定为陈忠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身份。他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参与组织承办了“沛县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沛县传统武术展示大会暨省市武术比赛选拔赛”、“沛县老干部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工业发展

新兴工商业城镇——沛城镇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化工、食品、机电、机械、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乐器等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 国内外客商纷纷来沛城镇投资兴业,现已有新加坡、香港、台湾、浙江、河南、张家港等20余家投资商在沛城镇建立了生产企业,商业商场体系建设已具规模,刘邦大酒店、燕山饭店等星级宾馆日臻完善。沛城镇已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镇。沛城镇产业齐全。已形成煤电、重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机械等工业体系。沛城镇区位独特。沛城镇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为徐州、枣庄、济宁、商丘、淮北五市经济辐射交汇点,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过渡带,又是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腹地的重要结合部,具务资源、环境、区位、市场多重优势。2006年度,沛城镇依靠外向开拓,加快技术进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沛城镇实现GDP14.3亿元,财政收入5380万元。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千强镇,国家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经济十强镇称号。为实现工业强镇目标,我们积极开拓新思路,对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进行市场化配置,主动出击走出去,跑市场访客户抓信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实现工业生产总值66.7亿元,利税10.67亿元。园区项目的科技含量与整体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实现新上投资项目200万元以上的22个,计画投资额11.47亿元,其中投资额200---1000万的项目3个,1000万元以上的19个,已经投产的3个,有南京客商投资3000万的沛县天顺肉鸭加工厂,浙江客商投资1500万元的徐州大盈肉禽食品有限公司,徐州客商投资1500万元的逸群食品有限公司。在建项目12个,分别是黑龙江客商投资1.5亿元的徐州飞鹤木业有限公司,福建客商投资1.5亿元兴建的江苏汉唐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天津客商投资4000万元的徐州高邦化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浙江客商投资1.5亿元的徐州奥特印铁制罐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沛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项目。签约的项目2个,主要有;镇江客商投资8000万元兴建年产40万件的服饰生产项目,徐州客商投资3000万元兴建年产3亿只电阻生产项目。正在洽谈的项目3个,主要有;上海客商投资3亿元新上年产汽轮、摩轮120万件项目,福建客商投资4000万元新上年产化纤棉、织绣4000匹项目,台湾客商投资1000万美元新上年产一千吨玉米果糖项目。在坚持企业体制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技术创新基地,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改造,重点实施了一批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骨干项目,带动了产业的升级最佳化。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格局,实现了速度、效益、结构、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业经济走上了集聚型、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的良性发展轨道。
沛城镇沛城镇

民俗风情

古来民俗尚武

徐州体育项目众多,古来民俗尚武。4000年前称“大彭国”时,即有了彭祖气功。春秋时期,游泳活动颇盛。汉画像石中有举重、摔跤、狩猎、六博、武术等生动刻绘。这些活动项目历代相传,经久不衰。徐州市于1958年获“全国学校体育红旗市”称号。徐州市两次被评为全国“田径之乡”,沛县、铜山县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2005年沛县再次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向国家、省队等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达650人,宫鲁鸣、邢爱兰等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比赛。古代足球活动于清代中叶基本停止,但沛城尚有此活动。徐州也获得“足球城”的称号。沛县素有“武术之乡”之称,且武术流派多,拳路广,武术活动具有传统性。

正月十五赏月

正月十五赏灯,沛城中点灯、放炮竹、点“滴溜金儿”。

娶亲习俗

娶亲之日,沛城一带女方必须在中午12时前到达男家。

求雨习俗

遇旱求雨,徐州西部到龙王庙烧香、抬龙王像游街求祈,认为“龙王一张嘴,遍地都是水”。往东至邳州,求龙王以外,又加上了求渊德公的内容。再往东至新沂,求龙王仅是第一步,随着旱情的加重,依次再求渊德公,求关圣帝君和地藏王菩萨。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日,沛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爷),爆米花、炒糖豆表示惊蜇打雷。用柴木灰圈仓,仓中放铜元,以祈富贵,并用敲床桄、照烛光的方式诅咒毒虫。邳州一带,用草木灰圈仓,仓中埋五穀杂粮,祈五穀丰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虫。再往东至新沂一带,草木灰圈的仓中放炒熟了的杂粮,引鸟雀来啄食,名为“吃虫”,以为可以使农作物免遭虫害。

生活习俗

清明节是沛城风俗的三大鬼节中的第一个节前数日,沛人便纷纷到先人坟上祭祀,添坟,清明节放风筝,踏青,家家户户在门前插柳,煮鸡蛋。
服饰 男子均穿长袍马褂,女子上穿大襟袄、大襟衫,腰系长裙,下穿长裤。
颜色 老年人多尚黑色,中青年爱穿蓝色,少儿服装多尚红绿鲜艳的服装。
鞋  徐州人穿鞋盛行“双道脸”
帽子 男子多毡帽、瓜皮帽、礼帽、草帽、女子多项蓝布手巾或表丝巾,儿童有“福巾”、“老头帽”。
居住 传统上讲究住”四合房“,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数家同住一大杂院

“腊八粥”

据民俗学家的介绍,农曆十二月吃“腊八粥”和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重阳吃糕等习俗是同样重要的风俗习惯。每到腊八这一天,人们都要吃一顿别具风兜睦鞍?粥,这也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所谓腊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等杂粮乾果熬成的粥。民俗把这一天叫“小年”。据说,“腊八粥”(又称腊八饭)有这样的成分是顺应农民预祝来年五穀丰登之意。
关于腊八粥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腊八是佛教的节日。相传农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于是日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名“腊八粥”。后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在农曆十二月初八这 一天吃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