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沙茶酱

(2018-12-17 07:07:24) 百科
沙茶酱

沙茶酱

沙茶酱,也称沙茶,又称沙爹,是潮汕话的外来词,印尼语cate的音译。印度尼西亚人把涂了辣酱烤熟的牛羊肉串叫做cate,潮汕话的“沙茶”则专指辣酱。

沙茶(印尼语:Satay)在闽南,潮汕,台湾也被称为沙嗲。

沙茶酱是起源于潮汕,盛行福建省、广东省等地的一种混合型调味品。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複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複合鲜鹹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原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风味食品。其原义是烤肉串,多用羊肉、鸡肉或猪肉,所用的调料,味道辛辣,传入潮汕地区后,只取其辛辣的特点调成一种调味品,称为沙茶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沙茶酱
  • 外文名:Satay
  • 主要原料:花生,芝麻,鱼,虾米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

原料


原料:花生仁、白芝麻、鱼、虾米、椰丝、大蒜、葱、芥末、辣椒、黄姜、香草、丁香、陈皮、胡椒粉等

製作

原料经磨碎或炸酥研末,然后加油、盐熬制而成的一种调味品,称为沙茶酱。製作过程相当繁琐.製作好的沙茶酱色泽金黄。
沙茶酱沙茶酱
1.将花生仁放进容器中,加沸水(略放盐少许)泡10分钟后剥皮,投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熟脆捞出,待冷却后将它碾成碎末。另将比目鱼乾剔尽骨刺,也用(七成)热的油锅炸酥捞出,斩成细末待用。
2.开油锅,将植物油熬熟后待凉,再调入约150克凉油调稀;将大蒜头剥去皮,另将虾米斩成碎末,再用一部分油将葱炸乾水分,然后把葱碾碎,仍放入油中,另用一部分油分别将辣椒粉和蒜蓉熬成蒜油和辣油待用。
3.另用净锅放油,先将香菜籽、五香粉下锅略炒,加入芝麻酱、虾米末、花生末、芥末粉、沙姜粉炒匀,再加入蒜油、葱油、辣油、精盐、白糖、炒匀,随后将香木草碾成粉末也放入同炒。用文火炒半小时左右,见锅内不泛泡时,即可离火待其自然冷却后装入坛内,可久藏1-2年不变质。

食用

1. 沙茶酱可以直接蘸食佐餐,还可以调製别有风味的複合味,用以烹製沙茶牛柳、沙茶鸭脯等佳肴;
2. 它还可以配製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製沙咖牛腩煲、沙咖煸明虾等港派名菜,适宜于烧、焖、煨、涮、灼等烹调方法。
与原来的东南亚风味不同的是,沙茶香而不辣,略带甜味.是潮汕闽南地区做菜常用的调味品。沙茶少量配与鱼、肉、菜、汤等煎炒有显着的助香助味作用。与各种肉、鱼加工的食品也是一种良好佐料。并适用鸡、鸭、牛、羊肉辅助炒、炖、滷料,是各式火锅,羊肉火锅、麻辣火锅、海鲜火锅增香、增鲜、增味汤料,产品具备香、鲜、味三大主要功能,广泛适用煮、炒、炸、烧、卤、蒸、煲、炖、汤的多功能增香、增鲜、增味调味料。
美味沙茶酱拌麵美味沙茶酱拌麵

分类

沙茶酱的品种有福建沙茶酱、潮汕沙茶酱和进口沙茶酱三大类。

福建

福建沙茶酱是用大剂量的油炸花生米末及适量去骨的油炸比目鱼乾末和虾米末与蒜泥、香菜末、辣椒粉、芥末粉、五香粉、沙姜粉、芫荽粉、香木草粉用植物油煸炒起香,佐以白糖、精盐用文火慢炒半小时,至锅内不泛泡时离火待其自然冷却后装入坛内,可久藏1年至2年而不变质。福建沙茶酱香味自然浓郁,用以烹製爆炒溜蒸等海鲜菜品,口味鲜醇,因其特有的海鲜自然香味而深受港澳台食客的欢迎。
广式沙茶酱广式沙茶酱

潮汕

瓶装沙茶酱瓶装沙茶酱
潮汕沙茶酱是将油炸的花生米末,用熬熟的花生油与花生酱、芝麻酱调稀后,调以煸香的蒜泥、洋葱末、虾酱、豆瓣酱、辣椒粉、五香粉、芸香粉、草果粉、姜黄粉、香葱末、香菜籽末、芥末粉、虾米末、香叶末、丁香末、香茅末等香料,佐以白糖、生抽、椰汁、精盐、味素、辣椒油,用文火炒透取出,冷却后盛入洁净的罈子内,随用随取。潮汕沙茶酱的香味较福建沙茶酱更为浓郁,可做炒、焗、焖、蒸等烹调方法製作的很多菜品。

进口

进口沙茶酱又称沙嗲酱(Sateysauce)。是盛行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沙茶酱。它色泽为桔黄色,质地细腻,如膏脂,相当辛辣香鹹,富有开胃消食之功效,调味特色突出,故传入潮州广大地区后,经历代厨师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点,改用国内香料和主料製作,并音译印尼文“SATE”,称之为沙茶(潮州话读“茶”为“嗲”音)酱。
沙茶酱沙茶酱

营养

营养分析:沙茶酱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糖以及脂肪,要减肥的朋友注意食用量。
相关性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延伸阅读

区别

沙茶酱和沙嗲酱沙茶酱同沙嗲酱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比较正宗的港式潮州菜烹调中“沙嗲牛柳”与“沙茶牛柳”这两款滑炒牛肉菜,应分别使用沙嗲酱和沙茶酱兑汁,同时它们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调料也迥然不同。烹製沙嗲牛柳时,必须先用洋葱末、红椒末和凤梨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酱,而且必须放适量淡奶及少许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製沙茶牛肉时,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酱的本味更适合国人的口味。两者成品色泽和观感也有区别:前者淡桔红色,滷汁较细腻;后者淡褐色,滷汁中颗粒物较多,两者的风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酱的品种也很多,比较着名的有印度尼西亚沙嗲酱和马来西亚沙嗲酱。
沙茶酱火锅沙茶酱火锅

沙茶焖鸭块

特色:色泽金黄,形状美观,沙茶酱独特的醇香,鸭块肉质软嫩芳香,吃时倍感味醇鲜美,甜辣爽口.
原料:鸭1只(1250克左右),沙茶酱125克、葱段15克、水发香菇25克、马铃薯12个、姜片5克、蒜泥25克、辣椒粉10克、白酒25克、白糖15克、酱油50克、味素10克、湿澱粉50克、猪骨汤750克、熟鸡油10克、熟猪油750克(实耗100克)。
沙茶酱蒸牛仔骨沙茶酱蒸牛仔骨
製作:1、将鸭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稍氽取出,盛入沙锅,加清水1000克,酒10克、葱段、姜片,旺火煮沸,十五分钟后捞出。 2、将鸭头、颈、翅膀、尾、脚掌剁下待用,鸭身剖成两片,分别切成3.5厘米长、0.8厘米宽的块。马铃薯去皮洗净,用刀修削成均匀的桔子状12个,下油锅炸三分钟捞起,再上笼旺火蒸十分钟至熟取出。
3、炒锅微火烧热,先将蒜泥、辣椒粉、沙茶酱、酱油、白糖、味素、酒15克下锅稍炒,再放入鸭块翻炒五分钟,然后加猪骨汤、鸭头、颈、翅膀、尾、脚掌焖一小时三十分钟,最后放入香菇,再焖十分钟起锅,先将鸭头、翅膀、尾脚捞出、按原鸭形摆在盘内,再捞出鸭块置盘中,取出香菇铺上,把马铃薯放在盘四边。炒锅放在旺火上,锅内沙茶焖汁用湿澱粉调稀勾芡,烧沸后浇在鸭块上,淋上熟鸡油即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