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沙皇(2009年俄罗斯电影)

(2019-08-04 19:08:24) 百科
沙皇(2009年俄罗斯电影)

沙皇(2009年俄罗斯电影)

《沙皇》是由帕维·龙根执导,彼得·马莫诺夫、奥列格·扬科夫斯基等主演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16世纪的俄罗斯,他以残暴的手段统治全国,最终反对他的那个人却是他童年时的挚友;影片着重刻画了伊凡四世的内心世界。

基本介绍

  • 导演:帕维·龙根
  • 编剧:Aleksei Ivanov
  • 主演:彼得·马莫诺夫,奥列格·扬科夫斯基,亚历山大·多莫加罗夫,莱米莉亚·伊斯坎德尔
  • 对白语言:俄罗斯语
  • imdb编码:tt1424431
  • 中文名:沙皇
  • 外文名:Tsar
  • 製片地区:俄罗斯
  • 类型:剧情
  • 片长:123分钟
  •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4日
  • 色彩:彩色

影片简介

出生于1949年的俄罗斯导演帕维·龙根是坎城的常客。他的三部作品《计程车司机布鲁斯》、《月亮乐园》、《爱,婚了头》都曾获选入围主竞赛单元进行金棕榈的角逐,而1990年的《计程车司机布鲁斯》则最终赢得了最佳导演奖。2007年,帕维·龙根还曾以评审身份参加坎城电影节。
沙皇
对于这个背景设定在四百年前的故事,帕维·龙根却认为这部电影与当下有着紧密的联繫,他表示:“这是一个关于今天俄罗斯的隐喻,而它也同样指涉史达林时代。”帕维·龙根表示,这部电影在某些表现手法上借鉴了中国京剧的表演手法。
担任主演的彼得·马莫诺夫是俄罗斯着名演员,有着深厚的舞台剧表演功底,他与导演帕维·龙根曾合作过《计程车司机布鲁斯》、《孤独之岛》等多部作品,非常默契;片中扮演伊凡四世的敌人一角的是奥列格·扬科夫斯基,他是俄罗斯广受欢迎的表演艺术家,已于今年5月20因病逝世。
《沙皇》定于2009年11月4日在俄罗斯公映。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Ivan The Terrible彼得·马莫诺夫Pyotr Mamonov----
Metropolitanate Philipp奥列格·扬科夫斯基Oleg Yankovsky----
Aleksei Basmanov亚历山大·多莫加罗夫Aleksandr Domogarov----
Fedka BasmanovAleksandr Ilyin----
Heinrich Staden威勒·哈派塞罗Ville Haapasalo----
VassianIvan Okhlobystin----
Malyuta SkuratovYuri Kuznetsov----
General Kolychev阿里克谢·马卡罗夫Aleksei Makarov----
Mariya Temryukovna莱米莉亚·伊斯坎德尔Ramilya Iskander----
Kai-BulatAleksey Modin----
MashaAnastasiya Dontsova----

职员表

製作人导演编剧摄影配乐剪辑美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特效
帕维·龙根Pavel Lungin Olga Vasilieva Vasily Bernhardt帕维·龙根Pavel LunginAleksei Ivanov汤姆·斯特恩Tom SternYuri KrasavinAlbina AntipenkoSergei IvanovYekaterina Dyminskaya Natalya Dzyubenko德米特里·塔库拉库Dmitry Tokoyakov

影片评价

曾经的俄罗斯文学与前苏联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太多足以顶礼膜拜的记忆。
然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民族似乎越来越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不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们在忙些什幺。
近年来,俄罗斯电影鲜见能令世界瞩目的佳作,2009-05-01上映的以俄罗斯首位沙皇伊凡四世为题材的历史传记影片《沙皇》,也让我颇感失望。
有关沙皇,有关伊凡四世,我百度到的资料如下——
沙皇(Царь)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最后一位沙皇是尼古拉二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的统治者一直都称为沙皇。
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Caesar)的转翻译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
在15世纪,俄国流传一种说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时期,大公称号显得权力不够大,于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或者“恐怖的伊凡”、“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
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实行独裁统治。对内政策的方针是反对大贵族分立主义,具体表现在1565年建立了沙皇特辖地区制,给贵族势力很大的打击。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权力很小,受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伊凡大帝一生取得许多令人惊讶的非凡成就,他使俄罗斯跻身欧洲强国之林。
伊凡四世是当时莫斯科最优秀的演说家,他酷爱读书,博览群书,尤其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擅长写作,对俄语有很高的造诣,是当时俄罗斯第一流的语言学家和作家,虽然大多数作品已经失传,现存的作品主要是政治性的,但他遣词造句的本领和尖刻讽刺的技巧却跃然纸上。伊凡四世是所有俄罗斯的大公、沙皇文化水平最高的,十分重视俄罗斯文化事业的发展,比如印刷术的推广就是一例子。
伊凡四世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其活动特点是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并具有进步的性质,伊凡四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此人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複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13岁时就下令处死了反对他的世袭大领主,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长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雷帝”(即“可怕的伊凡”或“恐怖的伊凡”)的外号由此而来。
影片《沙皇》并没有浓墨重彩地描绘伊凡四世统一俄罗斯,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刻画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演说家、作家的风采。而仅仅是表现了伊凡四世作为暴君的残忍、独裁的一面。
我个人感觉,对伊凡四世如此简单的“暴君”定位,忽视其对俄罗斯历史的贡献,未免不太客观,显现出创作者“小人物”视角看“大人物”的一种小家子气。
我对俄罗斯的历史了解有限,但从相关资料上可以感受到,伊凡四世对于俄罗斯的意义,相类于秦始皇对于中国的意义,成吉思汗对于蒙古的意义。作为一统江山的帝王,残暴与好战恐怕是难免的,但其功绩似乎也不该如此随意忽视抹杀。
据说,伊凡四世是史达林与彼得一世的偶像。而此片导演帕维·龙根也曾明言,此片“是一个关于今天俄罗斯的隐喻,而它也同样指涉史达林时代。”
或许帕维·龙根对于史达林时代的暴政有着大多不能释怀的记忆,需要通过影片《沙皇》展示其心中的“伤痕”。
可令人遗憾的是,影片中创作者在影片中反抗沙皇暴政的力量,主要是来源于宗教的信仰——
影片中的都主教是伊凡四世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伊凡将其封为主教,希望藉助宗教的力量,为自己笼络人心。然而都主教不满伊凡四世的暴政,拒绝与伊凡四世合作,并声称伊凡四世将会受到上帝的惩罚。都主教的行为激怒了伊凡四世,伊凡四世将都主教及其信徒全部逮捕处死……
导演显然想把都主教当作受难基督的化身。然而,都主教除了坚持正义,除了以身殉道,除了坚信上帝会惩罚暴君,并没有实质性地反抗暴君的有效手段,甚至,连他的教徒也全部遇害。其结果,实在令人怀疑上帝的存在。
对于影片中的伊凡四世而言,根本没有可以与他抗衡的力量。都主教不是对手,上帝也无能为力。唯一的惩罚,似乎只有他内心的孤独。
本片的导演帕维·龙根曾在1990年凭藉《计程车司机布鲁斯》一片荣获坎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那是一部小题材影片。
其新作《沙皇》,除了摄影较好地展示了俄罗斯冬季茫茫雪原的美丽景象,更多地却暴露了帕维·龙根在处理大题材电影方面的驾驭能力不足的缺陷。
主题无力,情节简单,人物扁平。
扮演伊凡四世的演员像个粗俗的市井小人,完全没有一代帝王的霸气与风采。无论是形象与气质,都令我对伊凡四世完全找不到感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