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镇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北与枣庄新城毗邻,南与微山湖畔濒临,东于万亩榴园掩映,西与山东济宁接壤,总面积84.83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辖35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1055人(2017年)。历史悠久,系古薛国封地、明清军事重镇,是凤阳古镇,建阳古城,“山东快书”和“人灯舞”的发源地。区位优越,承接枣庄新城的发展和薛城城区的东扩南移,枣庄港坐落西部,东与冠世榴园掩映,北有京沪高铁枣庄站,南与微山湖毗邻。 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0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30元,同比分别增长9%、17.7%、18%、12%。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沙沟镇
- 外文名称:shagou Town
- 别名:凤阳古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枣庄市薛城区
- 下辖地区:35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凤城路
- 电话区号:0632
- 邮政区码:277100
- 地理位置:薛城区南部、微山湖畔东岸,泰沂余脉南端
- 面积:84.83平方公里
- 人口:51055人(2017年)
-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 着名景点:石榴山庄景区
- 机场:枣庄机场(附近规划)、徐州机场(附近)
- 火车站:枣庄站,枣庄西站(附近)、枣庄东站(附近)
- 车牌代码:鲁D
- 人口密度:1010人/km2
历史沿革
沙沟镇系古薛国封地、明清军事重镇,是凤阳古镇,建阳古城,“山东快书”和“人灯舞”的发源地。区位优越,承接枣庄新城的发展和薛城城区的东扩南移,枣庄港坐落西部,东与冠世榴园掩映,北有京沪高铁枣庄站,南与微山湖毗邻。
远在四千多年前,沙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属东夷族。夏商时期,沙沟境内属薛国常邑,春秋属齐鲁二国。西汉公元50元汉武帝封刘鹹与此 称建阳候,并筑建阳城(故城址在今南常村东北)隶属东海郡,新莽时期改建阳县为建力县,东汉废。
自隋清先后属蕃县,后更名为滕阳,滕县,丞县曾更名为兰陵县,峄县,自隋清1300余年境内隶属二县未变。
自隋清先后属蕃县,后更名为滕阳,滕县,丞县曾更名为兰陵县,峄县,自隋清1300余年境内隶属二县未变。
明设城置巡检司、守备营,清设都司,后置镇。
1962年始建立薛城区是时起,沙沟镇隶属关係未变。
1958年属滕县临城公社,1961年改沙沟公社,1984年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沙沟镇辖35个行政村(郭洼村、西杨庄村、狄庄村、潘庄村、董庄村、殷庄村、曹沃村、西界沟村 、庞庄村 、戚庄村 、古庄村 、黄楼村 、杜塘村 、黎旭村 、班井村 、茶棚村 、张庄村 、岩湖村 、城子村 、楼沃村 、圩子村 、郑关庄村 、小营村 、东杨庄村 、李店村 、关阁村 、龚庄村 、大沃村 、南常西村 、南常东村 、埠上村 、北常村 、东界沟村 、沙沟西村 、沙沟东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沙沟镇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北与枣庄新城毗邻,南与微山湖畔濒临,东于万亩榴园掩映,西与山东济宁接壤,总面积84.5平方千米。
沙沟镇
地形地貌
沙沟镇内境域地质处于华北和鲁西区隆起南缘构造形态,东部凸起,西部凹陷,形成洪积沖积平原。境内形成东西走向圣土山脉,名山有圣土山、焦山、朝阳山、九顶山,全区境内最高山圣土山海拔374.3米。
气候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乾燥,春季偏南风较多,夏季天气炎热,湿润多雨,年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32小时。整个作物生长 期3-10月。
水文
境内水系属淮海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河流多发源东部山区,主要河流,界沟河,杨庄大沙河,随河、袁河等分别注入微山湖和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于潘家渡口经区境。境内有玉华泉,凉泉入杨庄大沙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镇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大理石岩,石英石,磷矿,黄沙等资源,石灰岩资源最为丰富。
水资源
境内水系属淮海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河流多发源东部山区,主要河流,界沟河,杨庄大沙河,随河、袁河等分别注入微山湖和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于潘家渡口经区境。境内有玉华泉,凉泉入杨庄大沙河。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沙沟镇人口8.68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体民族。
经济状况
综述
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0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30元,同比分别增长9%、17.7%、18%、12%。
农业
全镇形成“万亩林果围山转,万亩花生一条线;蔬菜草莓三大片,畜牧养殖出庭院”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奥运果品张庄石榴响誉全国,优质花生、柿子被农业部命名为“千寿槐”绿色品牌。西界沟茶园是全省唯一的南茶北移示範园,该茶园生产的茶叶具有香气浓、色泽艳、沖泡持久,口味无穷的特点。如今沙沟初春万木葱郁,盛夏榴花似火,金秋硕果纍纍。

2013年,全镇流转土地6000亩,成立小麦芽等家庭农场3个、金鑫蔬菜等专业合作社51个,成功举办了蓝莓、葡萄採摘节。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实施通道森林、山丘森林、镇村森林建设,全镇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702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14%。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 施农田、水、路综合整治,投资1955万元实施了基本农田治理项目,新建维修田间道路88条8.1万米,开挖疏通排水沟4万米,新建桥涵550座,完成工 程量的50%;投资2300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镇2.5万亩耕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工业
2013年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个,投资1.2亿元的速冻食品项目建成投产;投资6000万元的招源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开始 试运营;投资1.2亿元的物流城、投资1.5亿元的高压互感器和投资 1.2亿元的强化地板开工建设。文化产业园、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等4个项目完成签约。贸易、物流等10个项目达成初步协定。企业发展膨胀升级。骨干企业扩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纳税过百万企业5家,其中过500万元企业1家,过千万元企业1家。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30个,新型防火材料等19个项目投产达效;4个项目超计画进度,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协调服务的城南路网、调峰热源厂扩建和南水北调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服务业
配合区政府顺利完成了对长河港业公司的交接,枣庄港5月份正式运营,7月份实现外运,累计吞吐货物40万吨;枣庄港二期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即将动工;投资2.2亿元的中粮物流园前期的规划、立项等手续全部完成,即将落地建设。
围绕高铁站发展现代商贸,投资10亿元的枣矿城一期工程正进行主体建设;高铁车站周边新入驻酒店、宾馆等经营业态10余家,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92家,注册资金达1832万元,注册企业189家,累计注册资本4.02亿元。
2015年,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机遇,引导全民开展电商创业。1-11月份,该镇镇域电商交易额达5600余万元,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近100元。
在电商村的示範带动和激励政策引导下,沙沟镇辖区内形形色色的网店、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传统企业跨界电子商务风生水起。截至2015年12月8日,该镇先后涌现电商经营业户292户,从业人员1087人,行销产品涵盖石榴、鹹鸭蛋、红枣、杂粮、日用品等10余种。其中,月经营收入20000元以上规模淘宝电商户52家。
社会事业
科技
沙沟镇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工作来抓。该镇把村村设立“科技信息墙”作为农民致富工程的一部分,使农民有了身边的学习园地。墙报由镇远程教育管理员负责,每周更新,上面有“农技小常识”、“田间管理”、“市场信息”等小栏目,需要了解哪方面信息,民众往墙上一看就明白了。该镇共设立66面“科技信息墙”,已传递实用致富信息5000 多条,300多名致富能人的致富经验也在当地得到推广。
交通
京沪铁路、104国道过境,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大在沙沟镇北部殷庄村附近设枣庄站,1912年京沪铁路建成通车,曾设沙沟火车站,20001年客运已停运,枣临高速公路镜内设枣庄新城出口,京台高速设镜内枣庄南出口。

历史文化
沙沟镇境内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时期时代,沙沟村内均有人类聚居之所,形成原始村落,进入奴隶时期,人类村落曾发现商周遗址多处,汉墓群,汉画像在镇内多处发现,艺术研究价值很高,也是鲁南唯一保留民间传统龙灯高跷、人灯舞的文明古镇。西汉时期的建阳故城遗址,镇驻地有新石器文化遗址商周“将军墓”,刘嘉、张奂、李庸、单超等勋爵的“五王墓”,隋末瓦岗军安营扎寨的响马岭。作为明清军事重镇,明于此筑“凤阳城”,嘉靖间置巡检司,明弘治间设递运所,万曆间设守备营,清时设都司府,建国后临城(薛城)县八区政府驻地。沙沟是薛城的四个古镇之一具有重要经济、军事、交通地位,清末沦为集镇。
在革命战争年代,沙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党在沙沟地区的活动较早,1932年建立沙沟火车站党支部,1936年建临沙区委、峄西区委。1936董一博在沙沟创造“曙光学校”培养进步学生、宣传革命思想1937年董一博在沙沟发起建立了“鲁南抗日青年团,”发表了“抗击日寇,共赴国难的宣言。”1938年董尧卿任鲁南民众抗日自卫军司令,率队伍400人,转战在运河两岸,临城津浦铁路两侧,1943年11月新四军代军长华中局负责人陈毅在南常附近界沟会见了鲁南二地委同志,后由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等护送越津铁路过微山湖。过湖时陈毅赋诗曰“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上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1945年10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交缴地就在沙沟火车站一带。1945年农曆八月十五沙沟解放。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等各个时期沙沟共牺牲烈士111人,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的战绩已载入史册。
铁道游击队在沙沟
1941年5月,鲁南铁道大队为钳制日伤军,对鲁南鲁中的扫蕩,在津浦台枣铁路,频繁出击日伤军,先后数次破袭了临城至沙沟段的铁路,后又在王沟车站附近使值日军火车头相撞,颠覆日军列车20节。
1941年11月,由于日军3、7、11月连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沿路封锁,一直到11月,山区抗日根据地部队尚未穿上棉衣,军区命令铁道队想办法解决部队棉衣过冬。铁道队通过关係了解敌人列车情况,决定截击敌人布车。为防止意外,由微湖大队、滕沛边大队配合,动员沙沟铁路沿线村的民众600余人,湖边村船128只,为运输力量,等日军列车开到沙沟南黄庄村时,关係人将一节布车丢下,获布1200余匹,皮箱200只,日军服800余套,显微镜4架,及呢料,医药器材等物品,连夜运往山区,从而解决了山区部队棉衣过冬困难,还支援了其它兄弟部队。
1942年5月,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带领队员在沙沟南颠覆火车一列,搞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致使敌人的扫蕩计画只好以失败告终。
1943年11月新四军代军长华中局负责人陈毅在南常附近的界沟会见鲁南二地委的同志,后由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护送越津浦铁路过微山湖,过湖时陈毅元帅赋诗曰:“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上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1944年5月7日,鲁南铁道大队破袭敌人交通线,炸毁韩庄至沙沟铁路大桥,颠覆火车一列,迫使敌人五天不能通车。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从武汉退下来日军1700余人企图乘车逃走,铁道队获悉情况后将临城南的铁路破坏,切断了日军的逃路,迫使日军集结于沙沟一带,被铁道队围围。日军先交出些破烂不堪的武器。后新四军十九旅开来部署战斗,日军被迫答应谈判,又缴出重武器90挺,步枪1000余支,迫击炮8门,经检查又查出机枪110挺,行至韩庄,又被十九旅查出机枪30挺,才放其回徐州。
旅游
石榴山庄景区
张庄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栽培石榴已经有7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喜欢多子多室的石榴,他们在房前屋后,村庄内外,山坡上下载满了石榴,远近贤达称这个村子叫“石榴山庄”,这里的石榴以个大、色艳、味甘着称,古人谓之“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被明、清两朝列为贡品,远销韩国和东南亚,被专家评为“山东一绝”、“果中之王”。解放后山东省委书记舒同曾经多次把张庄的石榴送呈给周恩来总理用来招待外宾。近二十多年来,张庄村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绿化千佳村”,“山东省生态绿化示範村”,“山东省农村旅游示範村”,“绿色食品石榴生产基地,张庄的石榴更是在国际林果博览会上获得“奥运推荐果品”称号。
圣土山
圣土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东北端,主峰海拔374.3米,为全区最高山,圣土山东为羊鼻子山,海拔362米,为本区第二高山。圣土山北坡较缓,而南部山崖陡峭,悬崖数十米,形成鲁南特有的“半崮”地形,崮顶平缓。山顶因建电视转播塔,于上世纪80年代,修盘山路6.5公里直达山顶。该山峰与西邻“黄楼子山”对峙而立,其山口称“黄风口”,为古代驿道必经之路,实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位于圣土山东峪,后误称“车峪”,车峪两侧山峰悬崖陡峭,山势宏伟,是我区少有的精美山景。峪中“警示庙”遗址旁有一泉,称“圣土泉”,亦称“警示泉”,出水量甚大,供石榴山庄全村饮水之用,常年不乾。
圣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