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是沈星浩执导,高景文编剧,陈道明、许晴、任程伟、刘金山主演的革命题材电视剧。
该片根据现代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故事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围绕救治新四军伤病员展开,讲述了阿庆嫂为保护新四军与刁德一、胡传魁斗智斗勇的故事。
该剧2006年10月1日于江西卫视、安徽卫视全国卫视首播。
基本介绍
- 集数:30
- 线上播放平台:搜狐、乐视、腾讯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收视表现:平均关注度:0.110%关注度计算公式:关注度=A/B
A:实时的看某电视台(直播)的终端数量
B:累计终端数量平均关注度=已播出每集的关注度之和/已播集数数据来源: - 类型:抗日,战争
- 首播时间:2006年
- 导演:沈星浩
- 编剧:高景文
- 主演:陈道明,许晴,任程伟,刘金山,程前
- 中文名:沙家浜
- 製片人:潘晓、茅善玉、王娟
- 总製片人:朱梓源、朱春燕
角色演员介绍
- 刁德一演员:陈道明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忠义救国军参谋长。曾日本留学,后效力国民党军统局。在新四军主力撤出江南后,受命谴回到老家--沙家浜地区,收编地方武装,组建忠义救国军,试图削减新四军伤病员和捣毁地下党组织。沙家浜大财主刁老太爷的儿子。阴险狡猾,诡计多端。
- 阿庆嫂演员:许晴共产党地下党员阿庆嫂,春来茶馆老闆馆。在新四军主力撤出江南后,受命掩护留下的伤病员。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机智灵活、不卑不亢,在掩护伤员过程中,与日本人、刁德一斗智斗勇,最终出色的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 郭建光演员:任程伟中国共产党员,新四军连指导员,新四军主力撤出江南后,受命带领新四军伤病员留在沙家浜地区养伤。与阿庆嫂密切配合,屡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和日本鬼子的阴谋,在沙家浜进步民众的支持下,勇敢机智、不畏艰险,带领伤病员,充分发挥着革命火种的作用。最终,将胡传魁一类的国民党反动顽固势力一举消灭。
- 胡传魁演员:刘金山忠义救国军司令。沙家浜镇人,自发成立保全队当队长为害乡里,后被国民党招安改名为忠义救国军任司令。因遭日军追杀得到阿庆嫂救助,从此,视阿庆嫂为救命恩人。假意江湖义气,实际惟利是图。在立场上,总是摇摆不定,坚持着“有奶就是娘,有枪就是草头王”的自我原则。最终,选择了投靠日本人,甘愿与人民为敌,做民族败类的结局。
- 沙奶奶演员:张志彤六十五岁的渔民,沙四龙的奶奶,在沙家浜民众中德高望重,坚定不移拥护共产党和新四军抗日,在新四军伤病员来到沙家浜后,号召民众厚待新四军伤病员,亲自掩护伤病员转移芦苇荡等等。
- 小野演员:程前日军少佐,刁德一和苏翻译官在日本的大学同学,参与侵略中国的战争,最终的目的是要瓦解共产党。
[以上资料参考]
音乐原声
曲名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备注 |
---|---|---|---|---|
《春来沙家浜》 | 阎肃 | 徐沛东 | 宋祖英 | 主题曲 |
《十八棵青松》 | - | - | 于魁智 | 片尾曲 |
[以上资料参考]
幕后花絮
- 许晴回忆刚到剧组时,看到演员们都在练习摇桨划船,游泳戏水,捕鱼捉蟹,任程伟带着他的“战士们”,每天脱光上衣卧在草地上在太阳底下长时间的暴晒,为的是把皮肤晒得黑黑的,更像当年的“江抗”战士。
- 为了扮演好小野,程前花了不少力气,不仅努力学会了日语,还“发明”了一种日本人说中国话的“口吻”,惹得与他配戏、一向严肃的任程伟笑了好几回场。
- 陈道明还认真地揣摩了马长礼先生在京剧《沙家浜》中的语调和动作,力图再现经典场面,尤其是“智斗”那场戏,陈道明拿着京剧《沙家浜》的光碟现场播放,这边看完那边演。
- 陈道明为了让大家入戏,把京剧《沙家浜》的光碟带到拍摄现场反覆播放,按陈道明的要求剧中演员的服装也完全按照样板戏的服装穿。许晴剧中服装都是完全拷贝了京剧版中的戏装。
- 为了出演刁德一这一角色,陈道明从《沙家浜》电视剧本的前期策划到后期修改全程参与。
- 刘金山在戏中有几次抱老婆的场面,而扮演老婆的演员颇有点分量,从第一次迎亲,到最后一次老婆死,从船上抱上岸,当时抱得刘金山手脚都软了。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参考资料 |
---|---|---|
2006年04年26日 | 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 | |
2006年04月27日 | 齐鲁电视台 | |
2006年05月14日 | 湖北电视台一套 | |
2006年05月17日 | 北京BTV-4 | |
2006年05月19日 | 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 | |
2006年06月05日 | 南方电视台TVS1 | |
2006年06月15日 | 瀋阳电视台综合频道 | |
2006年07月11日 | 四川电视台影视文艺频道 | |
2006年08月09日 | 天津电视台 | |
2006年10月01日 | 江西卫视、安徽卫视 |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该剧虽然将“春来茶馆”斗智以及火烧芦苇荡等桥段在电视剧中保留,但新增许多人物,故事情节也有很大的改动,与京剧原作有很大不同。尤其拍摄动作场面时,用足了武打片的镜头语言。该剧新增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不仅让阿庆嫂这个形象更为丰满,也让整个故事更为完整。(荆楚网、新浪评)
《沙家浜》是力求忠实于原着的,主要人物和作品的基本结构都没变,甚至人物形象和重点场景还竭力追求与舞台剧一脉相承。(影评人刘连群评价)
从电视剧《沙家浜》播出后可以看出影视剧演员生活化的表演比起京剧演员的舞台化表演形式更具传神和传情效果。该剧的演员发挥稳定,表演认真,可以说尽最大努力继承了样板戏中的人物性格和特点。(新浪评)
该剧将原本两个多小时的现代京剧拍成30集剧情,人物关係複杂化,曲折情节戏剧化。经精雕细刻的地描述,将这动人的抗日故事更完整地展现给观众,儘管颇具“戏说”成分仍具较强的观赏娱乐性。(新浪评)
图册参考资料:
负面评价
该剧从两小时到30集,故事难免注水,节奏也显得拖沓,让不少听着样板戏长大的中年观众稍感失望。(新浪评)
该剧的改编者被指称不认真研究历史,对原作中展现的各种关係格局也不甚了了,致使敌我阵线不清,忠奸不分、是非莫辨。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没有认真理解原着的核心精神,没有把剧情还原到原着所表现的时代背景中。(搜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