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沙坡头区

(2018-06-18 09:39:06) 百科
沙坡头区

沙坡头区

沙坡头区(中卫城区)隶属宁夏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东邻中宁县,南与同心县、海原县及甘肃省靖远县交汇,西接甘肃省景泰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域东西长115.3千米,南北宽81.4千米,总面积5922.4平方千米。总人口40.32万人(2015年)。

2011年,沙坡头区工业总产值完成66.5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6.4%;

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寺口子旅游区、一碗泉旧石器遗址、古代岩画、中卫高庙、双龙山石窟、海原“环球大震”遗址等多处古蹟名胜。

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沙坡头区
  • 外文名称:Shapotou District
  • 别名:中卫县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 下辖地区:滨河镇、文昌镇、东园镇、柔远镇
  • 政府驻地:鼓楼西街
  • 电话区号:0955
  • 邮政区码:755000
  • 地理位置:宁夏西部
  • 面积:5922.4平方千米
  • 人口:40.32万(2015年)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 着名景点:沙坡头
  • 机场:中卫沙坡头机场
  • 火车站:中卫火车站、中卫火车南站
  • 车牌代码:宁E
  • 行政代码:640502

历史沿革

沙坡头区历史悠久。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因其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 沙坡头区自古倡儒兴学、崇文重道。境内发现有“细石器文化”遗址,4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时为羌族和戎族杂居地。秦并六国后将中卫纳入版图属北地郡,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建县。汉属安定郡朐卷县。南北朝时属灵州薄骨律镇。隋属灵武郡丰安县。唐属西会州鸣沙县。宋、辽、西夏时期属西夏应理县。元属宁夏应理州。明废应理州,于建文元年(1399年)置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属陕西都指挥使,中卫之名由此始。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卫改中卫县,属甘肃省宁夏府。
中卫市交通图中卫市交通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卫县一分为二,在其东部新置中宁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宁夏省将中卫县香山地区划出,设香山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宁夏设定建了行政专员督察区,中卫属第二督察专员区。不久,香山设治局撤销,併入中卫县;专区也撤销,中卫县直属宁夏省。 1954年宁夏省撤销併入甘肃省,中卫县属甘肃省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甘肃省银川专区撤销,中卫县直属自治区。1972年,银南地区成立,中卫归属其管辖。
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中卫市设立沙坡头区,以原中卫县的行政区划为沙坡头区的行政区划。区人民政府驻鼓楼西街。

行政区划

1961年5月,东方红公社析置为城关、西园2个公社;先声公社析置为东园、柔园、镇罗3个公社;灯塔公社析置为景庄、红泉、三眼井、陈家水4个公社。全县共分为12个公社。
1964年5月,设定香山区,管辖原香山公社析置的4个公社。10月,城关公社改置为城关镇。
1965年4月,将城关镇所辖的蔡桥、新墩、韩闸、官桥、南园等大队析出,置为城郊公社,驻旧鼓楼南巷。
1968年10月,撤销香山区。
1969年2月,撤销陈家水公社,将其所辖的黄泉、石门大队划归景庄公社;黄套、小井子大队划归常乐公社。
1983年,所有公社全改为乡。
1984年,自西园乡析出硷尖湖以西至营盘水地带,设定甘塘镇,驻甘塘。
1985年,在新开发的南山台灌区增置东台、西台2个乡。
1988年,在北乾渠沙漠地开发出的灌区增置新北乡。
旅游业旅游业
1992年8月,全县共辖宣和、常乐、镇罗3个乡改置为镇;至此,全县共辖城关、甘塘、宣和、常乐、镇罗等5镇和城郊、东园、西园、柔远、永康、东台、西台、红泉、景庄、三眼井、新北等11乡。
2008年,中卫县辖文昌镇,滨河镇,迎水桥镇,柔远镇,东园镇,宣和镇,永康镇,长乐镇,香山乡,蒿川乡,兴仁镇,镇罗镇。
2016年8月19日,中卫市沙坡头区正式挂牌,标誌着该区以市辖区行政建制模式独立运行。

地理环境

位置

沙坡头区(中卫城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跨东经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6分—37度50分。东邻中宁县,南与同心县、海原县及甘肃省靖远县交汇,西接甘肃省景泰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

地形地貌

沙坡头区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1100米-2955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沖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卫宁北山面积1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1%,中部卫宁黄河沖积平原1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位于山区与黄河南岸之间的台地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1%,南部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面积119.55万公顷,占中卫市土地面积的81%。

水文

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市域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182千米,距市区约2千米,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黄河。

气候

沙坡头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乾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乾旱少雨。年平均气温在7.3~9.5℃之间,年均无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79.6~367.4毫米,年蒸发量1829.6~1947.1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800小时。 沙坡头区年平均气温8.8℃,年降水量179.6毫米,年蒸发量为1829.6毫米,为降水量的10.2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全年无霜期平均167天,全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
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枢纽工程

自然资源

沙坡头区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有煤、石膏、陶土、白云岩、石油、金、铜、铝、锌等30多种,截止2014年探明石膏储量达70亿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面积近200平方千米,总储量12亿吨。
水资源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全市182千米,水能蕴藏量达200多万千瓦,是水能发电的良好地段,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和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沙坡头区将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统计,回族人口31.8万,占总人口的31.2%,蒙、满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276人,占总人口的0.4%。海原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2%以上。
2011年统计,总人口320474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 60726、甘塘镇3149、镇罗镇30890 、宣和镇 36059 、常乐镇 18195 、迎水桥镇 12599、 城郊乡 24436 、西园乡 19440 、东园乡 34328 、柔远乡 28115 、永康乡 19303、 新北乡 6966 、东台乡 6064 、西台乡 8904 、红泉乡 2292、 景庄乡 3438 、三眼井乡 5570 。

民族

2011年统计,沙坡头区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维吾尔族、侗族、锡伯族、布依族、土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18个民族。
沙坡头区沙坡头区

政治体制

区委书记:童刚
区委副书记、区长:郭爱迪
区委副书记:田海福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军军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邹建萍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志军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伏荣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姜鹏飞
区委常委、副区长:周涛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振宇
区委常委、常乐镇党委书记:徐刚
区委常委、副区长:蒋文胜

经济发展

综述

沙坡头区重点规划了硒砂瓜产业、草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促进草畜、草原鸡、蔬菜、枸杞、硒砂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发展。2011年,种植饲草48万亩,马铃薯38万亩,硒砂瓜11.1万亩,枸杞6500亩,实现了产业对接的新突破。推进部门(单位)定点帮扶,抓好第二轮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教育扶贫、项目扶贫,多渠道为山区民众办实事。全市劳务输出16.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亿元。
沙坡头区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自古以来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和果菜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现代农业向精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枸杞、设施蔬菜、西甜瓜种植、家禽养殖、草畜、马铃薯、优质米、生猪、水产养殖和红枣林果等优势特色产业。

工业经济

201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66.5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6.4%;工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6.5%。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加值和利税分别为54亿元、16.3亿元和3.2亿元,同比2010年分别增长20%、19%和15%。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超5亿元的1家、超10亿元的1家。各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新入园企业48家,累计达到135家。共引进各类项目104个,到位资金19.32亿元。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合作,成功重组美利纸业集团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到位资金18.2亿元,使美利纸业跨入国家大型企业500强行列;引进山东茌平铝业公司,使秦毅集团重新恢复生产。科豪陶瓷和新亚陶瓷地砖、大河数控珩磨工具机、昊丰伟业生铁等项目已经建成;中冶美利纸业30万吨涂布白卡纸、10万吨杨木化机浆、2台5万千瓦热电机组和宁夏红集团2万吨枸杞饮料、美康陶瓷地砖、兴尔泰硫酸钾複合肥、西安新盟单晶硅、贺兰山清真羊肉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农业经济

2011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8.8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7.4%;农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6.4%。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新增枸杞2.4万亩,累计达到18.4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4万亩,累计达到8.1万亩;新增压砂地20万亩,累计达到71.8万亩;新增林果7.7万亩,累计达到23.4万亩;种植马铃薯63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24万亩,全市生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0.8万头、21.9万头、175.2万只。农业标準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43个,累计达到155个,年流通额达到8.4亿元;有11类6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定,“香山硒砂瓜”取得有机产品转换证书,“宣和牌鸡蛋”获“宁夏名牌”和“中国名牌”称号,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设施蔬菜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準化生产基地验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引黄补灌、山区小流域治理和治河治沟工程成效显着。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启动建设“塞上农民新居”示範点17个。乡村交通环境明显改善,新修乡村道路427公里。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13年,新建、续建城市项目160个,完成投资15.3亿元。其中:城区119个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通过积极争取、多方运作,沙坡头机场隆重奠基,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卫一中、中卫六小、体育训练馆等一批公共项目已经建成;环城东路、环城西路、行政办公区单位办公楼、新区生态湖、生态公园、集中供热、中卫中学等城市重点项目正在建设;实施了“一苑”(沙漠风情苑)、“两湖”(新区生态湖、黄河湿地公园湖)、“六带”(沙坡头大道、迎宾路、彩虹路、怀远路、平安路、应理街景观带)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7万平方米,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24.5平方米。完成了“四街八巷”改造工程,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严格住房公积金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实施房地产项目29个,竣工面积34.9万平方米,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中宁县枸杞花园、东苑南区、检察院等18个新建项目和平安街、宁安南街等13个续建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8亿元。海原县城供水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交通巷等工程投入使用,南门蔬菜市场、汽车站迁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中宁枸杞中宁枸杞

科技事业

2012年沙坡头区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5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自治区级51项,争取项目资金1040万元,比上年下降21.6%。安排市(县)级科技创新项目58项。年内全市专利申请量88件,专利授权量51件。全市有企业技术研发中心7个,9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教育事业

2012年沙坡头区有各级各类学校502所,教职工13435人。其中,普通中学69所,普通高中招生8189人,在校学生 23695人,毕业生7890人;普通国中招生17478人,在校学生53788人,毕业生18017人,国中阶段毛入学率99.7%。中等职业学校3所,招生4210人,在校学生11887人,毕业生3092人。有国小校377所,国小在校学生123704人,招生20358人,毕业生数22817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38人。幼稚园51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8448人,其中学前班15955人。

文化事业

2012年沙坡头区共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物管理所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8个。全年全市举行广场文艺演出173场次, 图书借阅60810万人次。全市有广播电视调频转播发射台11座。年内实施农村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工程201790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0.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

卫生事业

2012年沙坡头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3个(不含农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1个、卫生院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所)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286张,其中医院2469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2.23张。卫生技术人员3689人,其中执业医师1386人,注册护士1176人。全市有村卫生室431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02人。

交通运输

中卫是全国铁路交通大动脉的西部“桥头堡”,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铁路和2006年已开工建设的中太铁路在中卫交汇,形成“x”形布局,可连通京包线、宝成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12个大中城市,中卫市是联繫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位于市区西郊的迎水桥铁路编组站是规划中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之一。该站的设立使中卫的铁路枢纽地位直线上升,客流量、物流量逐年增加,已成为西北地区继兰州、宝鸡之后的第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中营高速公路(中宁—营盘水)从城市南侧穿过,可连线gz25(丹东—银川—兰州—拉萨)、gz35(青岛—银川)、gz45(连云港—武威—霍尔果斯)三条国道主干线,109国道、101、201省道和中营、中郝、中固3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铁路大桥和2座公路大桥贯通黄河南北,境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800公里,形成了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路。
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枢纽工程

历史文化

宁夏中卫的沙坡头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世界称奇的治沙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和游客,人们在参观和游览沙坡头时,被沙与水的巧妙组合、治沙方格与半月型沙丘奇特搭配所倾倒,它像一首雄宏悲壮诉说人与自然错综複杂关係的乐章,又是一幅情景交融记录人和自然生存轨迹的图表。在这里,导游会给你讲很多关于沙坡头的传说。
最典型的要数沙坡头来历的传说。在鸣钟坡下的泪泉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话:相传沙坡头此地,原是一座花香如桂,交通发达,商贾云集的城池,名曰“桂王城”。末代王子吴祺无道,宣兵黩武,肆意北侵,战至北沙王国,已是人困马乏,但仍野心勃勃,叫战不休。这北沙王国乃黄龙化身,占沙为王,吞草噬树,力大了得,更兼其生性火暴,怎忍吴祺挑叫,遂率举国兵将,凭骏马善射,与吴祺交战。酷战中,忽有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暗无天日。吴祺顿陷泥浊世界,惊惧万状,落地南逃,其后沙王紧追不捨。此时沙乘人势,人借沙威,铺天盖地,席捲而来。追至黄河岸边,一条青龙为救百姓腾空而起,抖浑身金甲,吐擎天水柱,尾呼风而口唤雨,迎战黄龙于桂王城上。一时间,大风撼山,暴雨倾盆,河水滚滚,声如雷吼,遍地草木皆化作利箭,直刺黄龙而来。黄龙虽凶,但满身中箭,力渐不支,筋疲骨散,从天而落,化作一堆黄沙,压于桂王城上,它的鲜血流入黄河,遂使河水更黄更浑。再说桂王城内早有一座神钟,三人合围,声传百里,每有险情便自鸣报警。两龙交战之时,神钟大鸣不已,然城内居民慌乱不知所措,未及逃出便遭灭顶之灾,呼救之声数日不绝,痛哭的泪水从沙下浸出,便是游客所见泪泉小溪。此后沙上每有动静,沙下居民以为有救援到,齐声大呼,神钟亦自鸣响,此即游客所闻沙坡鸣钟之声。
沙坡头来历的传说带有很多神话成分,而“洋人招手”的传说则更具真实性。相传在上个世纪初期,有一外国传教士到中国西部传教,在从甘肃兰州往宁夏途中,由于大漠隔绝无路可走,一干人在兰州乘羊皮筏子顺黄河而下,当漂到距沙坡头不远的黑山峡时,这里河水落差加大,河心怪石林立水流湍急,眼见得羊皮筏子要撞到河心一怪石上时,那洋人一看不好,一纵身从羊皮筏子上跳到了那块怪石上。在这同时,经验丰富的撑筏人,用竹桿在怪石上轻轻一点,那羊皮筏子便绕了个弯顺利沖向下游。而那位洋大人则一手死死抱住河心石,一手在使劲招手救命。所有路过的羊皮筏子都无法接近他,久而久之,他挥动着手臂的身体与河心石化为一体,就是离沙坡头不远的“洋人招手”河心石。

着名人物

沙坡头区自古崇儒重教,明清两朝中卫城区共考取进士24人,举人183人,贡生236人,令朔方称颂,成为仁人志士辈出之地。
汪潮,明嘉靖年间选贡,任沭阳县丞(今江苏沭阳县),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功绩特着,淮上百姓时称“汪青天”。
黄元会,明万曆年间贡士,授山西武乡知县,为官清正廉明,政声卓着,武乡列入名宦。
李彩,明代中卫古水营守备,率军回响李自成起义,反抗清兵而罹难。
李日荣,清代名将,曾率军平息吴三桂叛乱。
李景隆,清代名将,转战东南沿海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军功卓着。
黄允清,清代举人,1895年4月,在京参于康有为的联名“公车上书”光绪皇帝,宁夏籍唯此一人。
袁守义,清同治癸酉(1873年)拔贡,光绪三十年(1904年)甘肃废科举,通令各县,罢废书院,首创中卫县高等国小堂。
刘佩黻,清代教育家鼎力倡导新文化,举办新学校,提倡男女平等入学读书,创办了宁夏第一所贞贤女子学校,为中卫开办新型教育作出了贡献。
张济美,先后任国民党“宪制”国民大会代表、宁夏省党部宣传科长、宁夏省教育厅长等职。拥护和平解放主张,参加了在中宁举行地和平解放宁夏签字仪式。
苏芳,擅长水利工程兴建技术,清末民初,被地方民众推举管理美利渠务,其时针对时弊提出夫差按亩负担的改革方案。
周兴礼,生于泥瓦匠世家,时有“周泥瓦匠,陈木匠”之说,其主修的各类建筑造型别致、工艺精湛,所率着名木工陈铭、汪学仁、狄振义(人称“三大聋子”)而建的中卫高庙、平罗玉皇阁及灵武高庙,仍受到建筑行家讚誉。
温宝德,民国17年任县城高小教员,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次年组队参加宁夏全省学生运动会获总分第一。
苏景泉,知名学者,诗文浩瀚,论着颇丰,在台湾任教20余年因其学术成就,蜚声海内外。
袁金璋,民国年间爱国人士,追求真理,推进民主,联名请愿南京国民政府,揭露宁夏军阀马鸿逵的黑暗统治,颇有声望。
张子华,中共中央联络局副局长,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数次往返于南京、西安、陕北之间,从事党的统战工作。尤其是“西安事变”之后,以秘书和红军总部参谋身份随同周恩来前往处置,颇得讚誉。
孟长有,抗日战争时期,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回宁后从事地下革命和抗日宣传活动,惨遭国民党发动派杀害,是宁夏最早的着名革命烈士之一。
徐良,曾参加了红军长征和平津、淮海两大战役,50多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屡立战功,被授予上校军衔,任广东省公安总队副队长、广州军管会主任,多次负责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广州的安全保卫工作,成为卫籍革命干部中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最多的人。
杨正喜,新中国成立中卫首任县委书记兼县长,1949年9月下旬到卫正式组建人民政权。
林琪,字少文,甘肃定西县城关镇人。民国初,毕业于山东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历任宁夏中卫县邮政局长、县长及青海循化县县长。
张保和,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武警文工团艺术指导、着名军旅艺术家,着名相声演员。
麦天和,着名作家。
沈醉,着名导演、作家等。
赵牧阳,“中国摇滚鼓王”。1967年生于宁夏中卫。在当年,也就是1992年的那张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摇滚合辑中国火1收录的《姐姐》、《累》、《给我一点爱》等单曲都留下了他的高超鼓技,赵牧阳作为歌手在1992年就发行了自己的专辑《牧阳流浪》;在被称为“鼓王”的同时还被称为“中国流行民谣第一人”。

风景名胜

沙坡头九龙湾风景区现有娱乐项目:观看世界冠军沙雕城、观看太极湖、观看九龙湾天下黄河第一桥、观看九龙湾风景区天下黄河第一湾、观看古长城烽火台、游玩大型滑沙场、沙漠冲浪、沙漠驼队、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漠运动、沙漠运动健身、沙漠探险、黄河峡谷漂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