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焕(1913年10月16日-1998年7月2日),江苏苏州吴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着名外交官,有“外交教父”之称。1933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政治系。1937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交通部公路总局专员、蒋介石英文秘书、国民党政府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到台湾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四组主任、台湾“外交部”部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国民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沈昌焕
- 出生地:江苏苏州吴县
- 出生日期:1913年10月16日
- 逝世日期:1998年7月2日
- 职业:台湾“外交部”部长
- 毕业院校:光华大学
教育经历
上海光华大学政治系毕业(1933年)
燕京大学研究院国际政治肄业
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硕士(1937年)
人物年表
(国民政府)外交部专员(1941年-1942年)
(国民政府)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昆明办事处副处长(1942年)
(国民政府)中国远征军印度专员公署(1942年-1945年9月)
(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简任秘书(1945年9月-)
(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委员长侍从室简任秘书(-1948年12月28日)
行政院新闻局(第二任)局长(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29日)
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50年3月23日-)
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22日-1952年10月9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第四组主任(1952年8月8日-1954年8月18日)
外交部政务次长(1953年12月17日-1959年3月19日)
驻西班牙大使馆大使
驻教廷大使馆大使
驻泰国大使馆大使
外交部部长 (1960年5月20日-1966年5月27日)
行政院政务委员(1960年5月30日-1978年12月16日)
外交部部长 (1972年5月29日-1978年12月20日)
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1979年6月20日-1984年5月28日)
总统府秘书长(1984年5月28日-1988年10月17日)
总统府资政(1988年10月17日-1998年7月2日)
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1987年1月1日-1991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1998年7月2日)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经历
早年曾任新闻局长,后曾两度出任外交部长,并担任过驻教廷与驻泰国大使,后任总统府秘书长,主导掌握“中华民国”外交系统将近30年,被称为“外交教父”。由于政治立场与时任总统的李登辉不合,被解职转任总统府资政,1998年过世,享年86岁。
家庭
妻:黎佩兰,即黎民伟长女。 子:沈大川
岳父:黎民伟,“中国电影之父”。 外甥女:黎姿,香港影星。 小姨:黎萱,香港甘草演员。
晚年
晚年出任总统府秘书长,除深受蒋经国重用,更是国民党内保守派大将,然而在面对要求解除戒严、开放中央民代全面普选、开放大陆探亲等议题全部持反对态度,与社会主流意见及蒋经国的态度日益脱节,被批为“冥顽不灵”、“死守过去”、“不知变通”。
1988年连战出任外交部长,一上任即促成“苏联贸易访问团”成行。访苏是台湾经贸外交的一大突破,但这项大胆的外交行动由于事先未按过去的常例徵询沈昌焕的意见,在决策定案之后,又不理会沈的劝阻,引起沈昌焕的恐慌和不满,于是沈昌焕便在国民党中常会中大举反攻,手拿《苏俄在中国》一书,痛斥“访苏团”的成行,引发了一场风暴。但结果被李登辉顺水推舟的解除总统府秘书长的职务,转任总统府资政,在外交上结束了近30年的“沈昌焕时代”。
转任资政后,多所赋闲偶尔出席一些活动,1998年7月2日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