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沃尔夫物理学奖

(2018-06-06 07:00:02) 百科

沃尔夫物理学奖

沃尔夫物理学奖(Wolf Prize in Physics)是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每年一次(虽然有些年度并无获奖者)授予杰出物理人士的一个奖项,是沃尔夫奖六个奖项之一,自1978年以来开始颁发。沃尔夫物理学奖经常被认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外,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沃尔夫物理学奖
  • 外文名:Wolf Prize in Physics
  • 支持单位: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 开始时间:1978年

奖项简介

许多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也曾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直到目前为止,吴健雄为唯一一位女性得主,也是唯一一位华裔得主。

历年获奖记录

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
1978年
吴健雄
美国
(美国籍华人)
对于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帮助建立理论基础。
1979年
乔治·乌伦贝克
荷兰 / 美国
发现电子自旋,后期与S·A·古德斯密特合作(S.A. Goudsmit)。
朱塞佩·奥基亚利尼
义大利
对于电子偶产生和带电介子的发现。
1980年
迈克·菲舍尔
(Michael E. Fisher)
里欧·卡达诺夫
(Leo P. Kadanoff)
肯尼斯·威尔森
美国
美国
美国
对于热力学不同的物质间转变理论的开创性研究。
1981年
弗里曼·戴森
杰拉德·特·胡夫特
维克托·魏斯科普夫
英国 / 美国;
荷兰;
奥地利 / 美国
对于物理理论,尤其是在量子理论的发展和套用的杰出贡献。
1982年
利昂·莱德曼
马丁·佩尔
美国
美国
他们意想不到的实验性研究发现,建立第三代夸克和轻子理论。
1983年/84年
欧文·哈恩(Erwin Hahn)
美国
他发现核自旋迴波和自引发透明现象。
彼得·B·赫希
英国
他促进电子显微镜的发展,以研究晶体物质的结构。
西奥多·梅曼
美国
创造世界第一台雷射器。
1985年
科尼尔斯·希伦
(Conyers Herring)
Philippe Nozieres
美国
法国
对于固体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金属中的电子行为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6年
米切尔·费根鲍姆
美国
他对于非线性系统的开创性理论研究,使混沌系统的研究成为可能。
阿尔伯特·利比查伯
(Albert J. Libchaber)
法国 / 美国
他对于紊流和浑沌系统转变的出色实验性研究。
1987年
赫伯特·弗里德曼
(Herbert Friedman)
美国
对于太阳X射线的开创性研究。
布鲁诺·B·罗西
(Bruno B. Rossi)
里卡尔多·贾科尼
义大利 / 美国
义大利 / 美国
发现太阳系外的X射线源并阐明其物理反应过程。
1988年
罗杰·潘洛斯
史蒂芬·霍金
英国
英国
对于广义相对论的重要研究,并显示宇宙奇点的必要性,及阐述了黑洞物理。从这些研究中,他们大幅地扩张我们对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认知。
1989年
未授奖
1990年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
大卫·萧勒士
(David J. Thouless)
法国;
英国 / 美国
对于各种开创性的贡献,尤其是德热纳对大分子物质、液态晶体与複杂的凝聚态系统的研究,萧勒士则是对于紊乱和低维系统研究做出贡献。
1991年
莫里斯·戈德哈伯
(Maurice Goldhaber)
瓦伦坦·泰莱格迪
(Valentine L. Telegdi)
美国;
瑞士 / 美国
对于核子物理和粒子物理,特别是那些涉及轻子弱相互作用的开创性贡献。
1992年
约瑟夫·泰勒
美国
他发现并研究一颗脉冲星,并高度精确的验证广义相对论正确性。
1993年
本华·曼德博
法国 / 美国
认识到碎形的普遍性并发展数学工具来描述它们,他已经改变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念。
1994年/95年
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
俄罗斯
对于超导理论及高能天体物理学理论的贡献。
南部阳一郎
日本 / 美国
对于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包括自发对称破缺的超导理论,并发现强相互作用的颜色对称现象。
1995年/96年
未授奖
1996年/97年
约翰·惠勒
美国
对于黑洞物理、量子引力、核散射和核裂变理论的开创性贡献。
1998年
亚基尔·阿哈罗诺夫
麦可·贝里
以色列
英国
对于量子拓扑和几何阶段的发现。特别是阿哈罗诺夫-玻姆现象与贝里相位,并将其纳入物理学许多领域当中。
1999年
丹·舍特曼
以色列
于实验中发现準晶体,它具有与晶体相似的长程有序的原子排列,但是不具备晶体的平移对称性。
2000年
雷蒙德·戴维斯
小柴昌俊
美国
日本
他们开创性的探测宇宙中微子,从而开创了中微子天文学的新兴领域。
2001年
未授奖
2002/03年
伯特兰·霍尔珀林
(Bertrand I. Halperin)
安东尼·莱格特
美国;
英国 / 美国
对于凝聚态物理的重要贡献:莱格特对于光氦同位素和巨观量子现象研究;而霍尔珀林则对于二维相变、无序系统和电子的强相互作用研究。
2004年
罗伯特·布绕特
弗朗索瓦·恩格勒
彼得·希格斯
比利时
比利时
英国
对于粒子物理开创性的研究,规範对称性在亚原子粒子的世界并不成立。
2005年
丹尼尔·克莱普纳
美国
对于原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工作,包括氢微射原子钟、里德伯原子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
2006/07年
阿尔贝·费尔
彼得·格林贝格
法国
德国
他们的独立发现巨磁阻效应(GMR),从而发展出一个崭新的自旋电子学,利用电子自旋的研究来储存并运输信息套用领域
2008年
未授奖
2009年
未授奖
2010年
约翰·克劳泽
阿兰·阿斯佩
安东·蔡林格
美国
法国
奥地利
他们对于基本物理概念和实验的贡献,特别是扩展贝尔不等式或量子纠缠概念
2011年
马克西米利安·海德尔
哈拉尔德·罗泽
克努特·乌尔班
奥地利
德国
德国
他们对于校正电子显微镜像差的研究,让科学家可以观察到皮米尺度下的原子,对材料科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012年
雅各布·贝肯斯坦
以色列
他对黑洞的研究。
2013年
彼得·佐勒
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
奥地利
西班牙
他们对量子信息处理、量子光学与量子气体的物理性质的开创性理论贡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