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沃尔夫化学奖

(2019-10-24 01:21:48) 百科

沃尔夫化学奖

沃尔夫化学奖是沃尔夫奖下设的六个奖项之一,由沃尔夫基金会颁发,每年评选一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沃尔夫化学奖
  • 基金会:沃尔夫基金会
  • 次数:每年评选一次
  • 隶属:沃尔夫奖

概述

该奖项的目的是为了表彰除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外,对于化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它是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获奖者

年份 获奖者 研究内容
1978年 卡尔·杰拉西(美) 生物有机化学、光谱技术的套用、第一个人工避孕药
1979年 赫曼·马克(奥地利/美) 天然和合成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1980年 亨利·艾林(墨西哥/美) 绝对速率理论
1981年 约瑟夫·查特(英) 过渡金属化学,特别是过渡金属氢化物和双氮配合物化学
1982年 约翰·波拉尼(加) 用红外发光技术研究化学反应进程
乔治·皮门特尔(美) 基质隔离光谱技术
1983/4年 赫伯特·古陶斯基(美) 用核磁共振光谱技术测定分子结构
哈登·麦康奈尔(美) 用顺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分子的电子结构,以及对自旋标记技术的研究
约翰·沃(美) 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光谱学
1984/5年 罗道夫·阿瑟·马库斯(加/美) 化学动力学,特别是单分子反应和电子转移机理
1986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美) 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及合成理论方面
阿尔伯特·埃申莫瑟(瑞士) 有机合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和机理
1987年 大卫·菲利普斯(英)
大卫·布洛(英) X射线晶体学技术分析蛋白质、阐明酶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1988 年 约书亚·约特纳尔(以色列)
拉斐尔·大卫·莱文(以色列) 大分子中能量获得和消耗的理论计算
1989年 杜伊利奥·阿里戈尼(瑞士)
艾伦·巴特斯比(英) 酶促反应机理,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1990年 未颁奖
1991年 理察·恩斯特(瑞士) 核磁共振光谱,尤其是傅立叶变换和二维NMR
亚历山大·派恩斯(罗得西亚/美) 核磁共振光谱,尤其是多量子和高自旋NMR
1992年 约翰·波普尔(英) 理论化学、量子化学
1993年 艾哈迈德·兹韦勒(埃及/美) 雷射飞秒化学
1994/5年 理察·勒纳(美)
彼特·舒尔茨(美) 催化抗体技术
1995/6年 吉尔伯特·施托克(美)
塞缪尔·丹尼夫斯基(美) 有机合成,研究多糖和生物分子的合成反应
1996/7年 未颁奖
1998年 格哈德·埃特尔(德)
加博尔·绍莫尔尧伊(匈牙利) 表面化学,阐明异相催化机理
1999年 雷蒙·勒米厄斯(加) 寡聚糖的研究和合成,阐明它们在分子识别中的作用
2000年 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美)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
2001年 亨利·卡甘(法)
野依良治(日)
巴里·夏普莱斯(美) 不对称合成
2002/3 未颁奖
2004年 哈里·格雷(美) 生物无机化学,解释了蛋白质中电子转移的机理
2005年 理察·扎尔(美) 用雷射技术阐明反应机理
2006/7年 阿达·约纳特(以色列)
乔治·费埃尔(美) 核糖体蛋白合成,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
2008年 威廉·莫尔纳(美)
艾伦·巴德(美) 单分子光谱技术
2009/2010 未颁奖
2011年 邓青云(美) 斯图尔特·赖斯(美)克日什托夫·马蒂亚谢夫斯基(美)
2012年保罗·阿利维萨托斯(美); 查尔斯·利伯(美)
2013年伯特·S·兰格(美)
2014年翁启惠(中国台北/美)【多糖体和糖蛋白的合成】
2016年K·C·尼古劳(赛普勒斯/美); 斯图亚特·L·施莱伯(美)
2017年罗伯特·褒曼(美)
2018年奥马尔·亚基(约旦/美); 藤田诚(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