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汽车製造工艺(2008年出版的图书)

(2018-06-10 09:23:34) 百科
汽车製造工艺(2008年出版的图书)

汽车製造工艺(2008年出版的图书)

《汽车製造工艺》是200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桂范,杨娜。

基本介绍

  • 书名:汽车製造工艺 
  • 作者:赵桂范,杨娜
  • 页数:296
  • 开本:16开
  • 装订: 平

图书信息

书号: 12368
ISBN: 978-7-301-12368-3
作者:赵桂范,杨娜主编
版次: 1
开本: 16开
字数: 423 千字
页数:296
定价: ¥30.00
出版日期: 2008-07-18
丛书名: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汽车系列

内容简介

《汽车製造工艺》是根据车辆(汽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而编写的高等学校教材,全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绪论、铸造、锻造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塑胶加工工艺、机械加工、热处理、电镀工艺、涂漆、装配工艺和汽车先进制造工艺展望。本书以汽车生产製造过程为主线,对各工艺的介绍较为系统完整,具有独特风格,并介绍了当前汽车製造企业中套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每章后列有习题。
本书除可作为车辆(汽车)工程专业教材外,也可作为运载工具运用工程、热能与动力(内燃机)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生产管理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製造工艺概要
1.2 生产方式与设备
1.3 生产工艺与设备
习题
第2章 铸造
2.1 概述
2.1.1 铸造工艺概要
2.1.2 铸件
2.1.3 铸造方式
2.1.4 铸造车间平面布置
2.2 铸造材料
2.2.1 铸造原料
2.2.2 型砂
2.2.3 芯砂
2.3 铸造工艺与设备
2.3.1 造型与制芯
2.3.2 熔化
2.3.3 铸造类型
2.3.4 热处理
2.3.5 落砂清理
2.4 模型
2.4.1 模型设计
2.4.2 模型製造
2.5 铸件质量
2.5.1 铸造条件与质量
2.5.2 检查方法
2.6 曲轴、凸轮轴的铸造工艺
2.6.1球墨铸铁曲轴和合金铸铁凸轮轴的湿砂型铸造
2.6.2 壳型铸造曲轴、凸轮轴工艺及装备的湿砂型铸造
2.6.3 金属型盆砂铸造曲轴、凸轮轴工艺及工艺设备
2.6.4 曲轴的先进制造工艺
习题
第3章 锻造工艺
3.1 概述
3.2 锻造工艺与设备
3.2.1 切断
3.2.2 热锻
3.2.3 冷锻
3.2.4 温锻
3.2.5特种锻造
3.3 锻模
3.3.1 锻模设计
3.3.2 锻模材料
3.3.3 模具製造
3.4 锻件质量控制
3.4.1 锻件几何形状与尺寸的检验
3.4.2 锻件表面质量的检验
3.5 套用实例
3.5.1 连桿的结构特点及结构工艺性分析
3.5.2 连桿的材料和毛坯
3.5.3 连桿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3.5.4 整体精锻连桿盖、连桿体的撑断新工艺
3.5.5 大批量生产时连桿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
习题
第4章 冲压工艺
4.1 概述
4.1.1 冲压工艺概要
4.1.2 冲压件
4.1.3 冲压生产线的控制
4.2 冲压材料
4.2.1 冲压材料的特性要求
4.2.2 材料选定
4.2.3 冷轧钢板
4.2.4 热轧钢板
4.2.5 表面处理钢板
4.2.6 其他材料
4.3 沖模
4.3.1 沖模设计
4.3.2 模具製造
4.4 冲压工艺
4.4.1 冲压车间平面布置
4.4.2 车身零件的冲压工艺
4.4.3 车架、底盘母件的冲压工艺
4.4.4 冲压设备
4.4.5 冲压自动化
4.4.6 附属设备
4.5 冲压件质量控制
4.5.1 精度检验
4.5.2 外观检验
4.6 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
4.6.1 汽车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型特点
4.6.2 覆盖件冲压基本工序及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4.6.3 车身覆盖件拉深件设计
4.6.4 覆盖件的冲压工序
习题
第5章 焊接工艺
5.1 概述
5.1.1焊接方法分类
5.1.2 焊接工艺概要
5.1.3 焊接零件设计
5.2焊接方法
5.2.1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5.2.2 电阻焊
5.2.3 气焊及其他
5.2.4 自动化方向
5.3 焊接夹具
5.3.1 夹具设计
5.3.2 夹具製造
5.4 焊接设备与平面布置
5.4.1 自动焊接生产线
5.4.2 车身装焊
5.4.3 压力机焊接生产线
5.5 焊接质量
5.5.1 质量检验
5.5.2 尺寸与表面精度
习题
第6章 塑胶加工工艺
6.1 概述
6.1.1 塑胶的特性
6.1.2 塑胶加工方法概要
6.1.3 塑胶分类与製作
6.2 塑胶加工工艺与设备
6.2.1 塑胶成型法
6.2.2 加工生产线
6.2.3 加工设备
6.3 零件精度
6.3.1 起因于成型的变形
6.3.2 起因于时效的变形
6.4 塑胶成型用模型
6.4.1 模型设计
6.4.2 模型製造
6.5 在汽车中的套用及汽车用塑胶发展趋势
6.5.1 保险槓
6.5.2 汽车用塑胶的发展趋势
习题
第7章 机械加工
7.1 概述
7.1.1 大量生产加工法概要
7.1.2 切削工具与切削液
7.1.3 被加工材料
7.1.4 质量保证
7.2机械加工设备
7.2.1 加工生产线设计
7.2.2 专用工具机
7.2.3 自动机(线)
7.2.4 自动化装置
7.2.5 检验设备
7.2.6 辅助设备
7.3 汽车零件加工举例
7.3.1 汽缸体
7.3.2 曲轴
7.3.3 连桿
7.3.4 变速器壳
7.3.5 齿轮
7.3.6 后桥壳
习题
第8章 热处理
8.1 概述
8.1.1 热处理概要
8.1.2 汽车製造与热处理
8.2 毛坯件的热处理
8.2.1 正火
8.2.2 淬火
8.2.3 回火
8.2.4 退火
8.3 渗碳淬火
8.3.1 渗碳气氛与渗碳机理
8.3.2 渗碳热处理条件
8.4 高频淬火
8.4.1 高频淬火原理
8.4.2 高频淬火的组织
8.5 热处理新技术简介
8.5.1 可控气氛热处理与真空热处理
8.5.2 强韧化热处理
8.5.3 表面镀覆超硬层工艺
8.5.4 雷射热处理
8.6热处理设备
8.6.1 毛坯件热处理设备
8.6.2 机械加工件的热处理设备
8.7 热处理质量检验
习题
第9章 电镀工艺
9.1 概述
9.1.1 电镀零件与质量要求
9.1.2 电镀工艺概要
9.2 电镀的种类
9.2.1 装饰镀铬
9.2.2 防鏽电镀
9.2.3 铝的氧化处理
9.2.4 塑胶电镀
9.3 电镀工艺与设备
9.3.1 电镀车间平面布置
9.3.2 磨抛
9.3.3 前处理
9.3.4 电镀
9.3.5 后处理
9.3.6 废液处理
9.3.7 电镀管理
9.4 电镀质量检验
9.4.1 外观检验
9.4.2 耐蚀性试验
9.4.3 硬度试验
习题
第10章 涂漆
10.1 概述
10.1.1 涂漆质量与要求
10.1.2 涂漆工艺概要
10.1.3 涂料
10.2 涂漆工艺与设备
10.2.1 涂漆工艺设计
10.2.2 涂漆车间平面布置
10.2.3 前处理装置
10.2.4 喷漆室
10.2.5 烘乾炉
10.2.6 研磨工序
10.2.7 涂料供应
10.2.8 涂漆车身储存线
10.2.9 辅助设备
10.3 涂漆方法
10.4 涂漆质量保证
10.4.1 外貌不佳
10.4.2 质量管理
10.5汽车车身涂装的典型工艺
习题
第11章 装配工艺
11.1 装配生产方式
11.2 装配工艺与设备
11.2.1 装配工序与车间平面布置
11.2.2 装配工作法
11.2.3 内饰装配线
11.2.4 车辆检查、调整线
11.2.5 车辆修整、出厂线
11.2.6 部件搬运机械
11.3 车身安装工艺
11.3.1 车身安装的特徵
11.3.2 车身安装的生产方式
11.3.3 车身安装的生产规模
11.4 车身安装质量保证
11.4.1 质量保证体制
11.4.2 车身安装质量保证要点
习题
第12章 汽车先进制造工艺展望
12.1 精益生产
12.1.1 精益生产基本概念
12.1.2 精益生产的内涵
12.1.3 精益生产模式
12.1.4 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
12.2 敏捷製造
12.2.1 敏捷製造的提出
12.2.2 敏捷製造的内涵
12.2.3 敏捷製造的一般实施方法
12.2.4 敏捷製造对製造业的影响
12.3并行工程
12.4 快速成型技术
12.4.1 快速成型概述
12.4.2 快速成型工艺方法
12.4.3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及套用领域
12.4.4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12.5 虚拟製造技术
12.5.1 虚拟製造概述
12.5.2虚拟製造的研究内容
12.5.3虚拟製造的技术体系
12.5.4 虚拟製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12.5.5虚拟製造环境与平台
习题
参考文献

新版本

《汽车製造工艺》2012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汽车产业模式由过去的企业内部配套转换为现在的社会化配套这一重要特点,以汽车整车製造为中心,重点介绍了汽车整车製造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对于汽车零部件的製造工艺,本书採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介绍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毛坯件的製造工艺、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和零件表面强化工艺。
本书从汽车产业的实际出发,力求能反映汽车製造工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力戒内容过时及与其他课程的重複。

前言

本书针对已变革的、社会化配套的、新的汽车生产模式,基于汽车整车与零部件製造工艺的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力求跟蹤汽车製造T艺技术的最新进展、力戒内容的过时和与其他课程的重複。在介绍汽车製造工艺基本理论时,力求做到既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又不失其系统和严谨;在介绍具体的工艺方法时,儘可能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剖析,以便于学生了解汽车製造工艺的规律和细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汽车製造、汽车服务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编者

图书在版编目

(CIP)数据
汽车製造工艺/何耀华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类 “十二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111-37367-4
Ⅰ ①汽…Ⅱ ①何…Ⅲ ①汽车 生产工艺 高等学校
教材Ⅳ ①U46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18108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邮政编码100037)
策划编辑:赵海青 责任编辑:赵海青丁锋
版式设计:霍永明 责任校对:申春香
封面设计:张静
北京双青印刷厂印刷
2012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84mm×260mm·16.5印张·409千字·254页
0001—3000册
标準书号:ISBN 978-7-111-37367-4
定价:39.80元
购买方式:网上书城 新华书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汽车製造业的特点1
一、汽车整车生产2
二、总成部件生产5
第二节汽车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9
一、手工生产阶段的汽车产业结构9
二、大量生产阶段的汽车产业结构9
三、精益生产阶段的汽车产业结构10
四、现代生产方式11
第三节汽车製造的新技术新工艺12
一、高速乾式切削加工工艺12
二、无屑加工工艺13
三、雷射焊接工艺13
四、雷射热处理工艺5
第二章冲压工艺18
第一节汽车冲压工艺的特点与地位18
一、冲压技术在汽车製造业中的地位18
二、汽车製造业冲压生产的特点19
三、汽车工业是推动冲压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20
第二节冲压材料20
一、汽车冲压用钢板的性能要求20
二、汽车冲压用钢板系列21
三、冲压材料的成形性能25
第三节汽车冲压工艺设计26
一、冲压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27
二、冲压工艺方法28
第四节汽车典型零件的冲压工艺39
一、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39
二、汽车车架冲压工艺44
三、精密沖裁技术在汽车零件生产上的套用48
第五节冲压模具和冲压设备51
一、冲压模具51
二、冲压设备51
第六节冲压件的质量检验58
一、精度检验58
二、外观检验58
第三章汽车焊装工艺59
第一节车身焊装工艺流程与工艺布局59
一、车身焊装工艺流程59
二、车身焊接工艺布局59
三、车身焊装工艺方法60
第二节电阻焊63
一、点焊63
二、凸焊65
第三节熔化焊67
一、CO2气体保护焊67
二、混合气体保护焊(MAG焊)69
三、MIG焊69
四、螺柱焊69
五、釺焊70
第四节特种焊接70
一、等离子弧焊40
二、电子束焊71
三、雷射焊72
四、雷射複合焊74
五、包边工艺75
第五节焊装生产线整体效率评价76
一、焊装工位布局有效性评价的目的76
二、焊装工位布局有效性评价的指标76
第六节车身焊装工艺77
第七节常用焊装设备84
一、点焊机84
二、电弧螺柱焊机84
三、气体保护焊机86
四、雷射焊机86
五、机器人88
第八节车身焊装工艺过程的涂胶工艺89
一、胶的分类89
二、涂胶的尺寸要求89
三、涂胶的位置要求90
四、涂胶的方法91
第九节间隙面差调整与外观返修91
一、零件非外观表面的返修91
二、外观面上缺陷的返修92
第四章汽车涂装工艺96
第五章汽车总装工艺127
第六章零件毛坯製造工艺175
第七章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201
第八章零件表面强化工艺230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