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培养具有汽车检测、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能力,且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经过汽车维修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
- 专业代码:B081726
- 主考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 开考方式:独立办班
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独立本科段),是根据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特点,为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而设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填补人才紧缺空白,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複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汽车技术人才。
办学层次
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学历水平和质量标準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同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每门课程的考试均为该课程的结业考试。
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独立本科段)规定的16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累计达到80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国家承认其大学本科学历。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符合相应学位条件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本专业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套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办学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自学者树立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在业务学习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理论知识和具有专业操作技能。
课程设定
公共课程
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套用基础、微机原理及套用、政治经济学等
主修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检测、机械製造技术、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电工原理、工程图学、电子技术、汽车概论、汽车构造、汽车电子电器设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服务、汽车运用、汽车美容、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电器与电路、汽车行销管理学等。专科课程
课程计画
专业代号:B081726 ;专业名称:汽车维修与检测(独立本科段) | ||||||
类型序号 | 课程代码 | 标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类型 | 考试方式 |
00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必考 | 笔试 | |
00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必考 | 笔试 | |
003 | 00015 | 3022 | 英语(二) | 14 | 必考 | 笔试 |
004 | 00023 | 3010 | 高等数学(工本) | 10 | 必考 | 笔试 |
005 | 02159 | 3192 | 工程力学(一) | 5 | 必考 | 笔试 |
006 | 01832 | 机械测试技术 | 4 | 必考 | 笔试 | |
006 | 01833 | 机械测试技术 | 1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007 | 06898 | 汽车运用工程 | 5 | 必考 | 笔试 | |
008 | 03483 | 发动机原理 | 3 | 必考 | 笔试 | |
009 | 04912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 5 | 必考 | 笔试 | |
010 | 06893 | 汽车构造 | 6 | 必考 | 笔试 | |
010 | 06894 | 汽车构造 | 2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011 | 05913 | 汽车维修技术 | 4 | 必考 | 笔试 | |
011 | 05914 | 汽车维修技术 | 2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012 | 05838 | 汽车故障分析 | 5 | 必考 | 笔试 | |
013 | 08518 | 汽车安全检测技术 | 2 | 必考 | 笔试 | |
014 | 08519 | 汽车综合实验 | 3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015 | 08520 | 汽车保修实习 | 3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016 | 06999 | 毕业论文 | 不计学分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201 | 02183 | 3191 | 机械製图(一) | 6 | 加考 | 笔试 |
202 | 02185 | 3193 | 机械设计基础 | 5 | 加考 | 笔试 |
相关说明 | |
开考方式 | 独立办班 |
报考範围 | 全省 |
主考学校 | 华南理工大学 |
课程设定 | 必考课程16门,共80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2门,共11学分; |
毕业要求 | |
说明 | 1、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和机械类专业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机械製图(一)》和《机械设计基础》两门课程。 2、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
课程说明与指定用书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3.英语(二)(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4.高等数学(工本)(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5.工程力学(一)(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6.机械测试技术
本课程讲述机械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测量方法,介绍测量仪表质量的评定方法,测量误差与数据分析,非电量测量与变换器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测试系统的建立、仪器设备的操作、测试程式、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7.汽车运用工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汽车运行条件、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行驶安全性、通过性及平顺性、汽车公害等。
8.发动机原理
本课程讲授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其性能分析,发动机及其主要部件的结构,提高发动机性能及工作可靠性的方法。
9.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上所使用的电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汽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主动悬架、汽车安全气囊及其它电子控制系统。
10.汽车构造
本课程讲授现代汽车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基本结构,各系统总成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汽车构造知识基础。
11.汽车维修技术
本课程讲授报考《汽车维修工》等级证书的基本理论知识,它是研究如何有效的维持与恢复汽车使用性能的理论与方法的课程。
12.汽车故障分析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诊断理论的基础知识,论述了汽车发动机与底盘各总成的诊断项目、诊断法规、诊断设备与调整方法等。
13.汽车安全检测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在室内检测运行车辆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準和环保法规的方法、技术,讲授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操作、保养和标定方法。
14.机械製图(一)(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15.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明略,按全国考委统一要求执行)。
知识能力
力学、机械工程、金属工艺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汽车及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具备对汽车及各部件、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订汽车製造及维修工艺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检测的初步能力;具备汽车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企业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就业前景
学习进口、国产各种汽车的构造、作用、工作原理、柴油、汽油发动机底盘及整车机械维修知识。 2、学习汽车电路、电控点火、燃油喷射、ABS防抱死制动、汽车空调、汽车音响、车载影视、倒车雷达、Cd功能及防盗器的加装原理与维护、维修电喷轿车、全车电路故障,使参训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中、高级电喷汽车的全套维修技术。
全国有二十多万人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工作,而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服务行销人员还不到从业人员的百分之十,特别是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优秀技术服务与行销人员,具备专业汽车行销能力,能够从事汽车行销、技术服务、汽车信贷、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交易等複合型人才更是十分匮乏。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达1350万辆,位列世界第一。汽车市场的扩大,使汽车技术服务行销人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我国汽车製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人员的预测需求量约为80万,而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近30万,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能手。目前,维修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素质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在现有的220万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级以上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比例仅占20%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8%,且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一级工人中38.5%文化程度在国中以下,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汽车套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被列入了“国家製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在越来越全球化的中国市场,汽车行业的竞争其实也是汽车技术的革新和竞争,是汽车技术人才的竞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前途一片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