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汶上(词语)

(2019-05-02 21:44:09) 百科
汶上(词语)

汶上(词语)

汶上是一个词语,释义有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后以“汶上”指归隐之地;汶上县,即今山东省济宁市辖县。词语出自《论语·雍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汶上
  • 拼音:wèn shàng
  • 释义:汶水之北
  • 也指:今山东省济宁市辖县

词语信息

【词目】汶上
【拼音】wèn shàng
【释义】1、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后以“汶上”指归隐之地。
2、汶上县。即今山东省济宁市辖县。

详细解释

1、汶水之北。泛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之地。《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何晏 集解:“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杨伯峻 注:“桂馥 《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
后以“汶上”指归隐之地。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营宅滨洛,困于嚣尘;思乐汶上,发于寤寐。”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诗:“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臣心繫北辰,身縻东土。永怀故事,难求汶上之图;独运清尘,方叹《周南》之滞。”
2、汶上县。即今山东省济宁市辖县。
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改汶阳县为汶上县,因汶水得名。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兖州府东平州。清属兖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