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汪建德

(2019-01-09 06:29:33) 百科
汪建德

汪建德

在保定保师二附小及北京和平街二小读国小,1966年夏天毕业于北京第二十一中学,后“文革”起,1968年12月,赴北京怀柔县北房公社插队,1972年1月被分配到怀柔有色矿制砖车间工作,1979年2月至1983年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中国文学专业学习;大学毕业后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工作至今,1995年被评为文化管理学副教授,1996年1月担任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汪建德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50年10月26日
  • 籍贯:杭州
  • 性别:男

概述

1983年到学院工作后,即投身中国文化管理学科的创建工作,参与了国内(大陆)第一本文化管理教材的编写(1984年)和第一轮文化管理专业专业课的讲授(1985年);最早在国内(大陆)开设中国古代文化管理、中国当代文化管理、苏联文化管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化(文艺)管理思想、文化经济学、文化管理学等课程;曾应邀赴上海大学、青岛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南、湖北等文干校、浙江、四川、安徽、吉林等省文化厅讲学;多年主持学院文化管理专业、文化经济专业的毕业论文辅导工作;协助高占祥同志主编了国内(大陆)第一套文化管理丛书(1990年)及第一本文化管理工具书(1991年);参与了国内(大陆)第一本文化管理学术刊物的创建工作(1985年);参与了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国家级学术团体)的发起、筹备工作(1991年);1986年11月下旬“全国首届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为大会提交了题为《文化事业领域中如何实行间接控制》的论文,在国内首先提出在文化事业领域中实行间接控制的观点并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早于十三大政治报告中“间接管理”(“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巨观经济调节体系”)的提法约一年,并经过十几年改革实践的检验,证明该观点理论上的超前性是正确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见《中国文化报》1987年1月14日第三版,约4400字);1987年8月中旬“全国首届艺术管理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为大会提交题为《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刍议》的论文(收入1989年6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管理研究》论文集),文章的基本观点与一年后出台的国发[88]62号档案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即逐步推行“双轨制”,核心内容是国保少量,大部分推向市场);在国内首先对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见《戏剧景观》1988年第3期);90年代初出版两本专着——《文化管理学初探》和《中国古代文化管理简史》(均与人合作),另有论文、评论、小说60余万字。

个人荣誉

2000年1月担任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全国第七届“群星奖”评审(群文科研成果),2000年1月受聘任山西职工文学院客座教授。2004年12月当选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长(法人)。2000年秋天,中国文化管理学(文化管理研究)成为国家二级学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