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school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江西农业大学二级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是1994年由原农学系、植物保护系、园艺系合併而成,其发展历史可溯源至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有4个系,设有6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教职工129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71人,硕士研究生248人,博士研究生63人(含外籍留学博士研究生6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 外文名:school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1994年
- 类别:二级学院
- 主管部门:江西农业大学
- 现任领导:方加海(现任书记)
- 本科专业:6个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 院系设定: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和植物科技系4个系
- 院训:俯首农桑,耕读致远
- 地址: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敏大道1101号
发展历史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系。
历史沿革

1994年,由江西农业大学原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3个学校二级单位合併组建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013年,学院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接受并通过教育部验收检查。
2015年,学院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人才工作示範点”,学院作为核心协同单位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2014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有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和植物科技系4个系,有6个本科专业。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动植物检疫、种子科学与工程 |
师资条件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129人(专任教师103人、实验人员13人、行政人员13人),教授和研究员27人(二级人才岗位13人),副高职称人员3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博士生研究生导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3人;有“万人计画”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13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人,江西省有突出贡献人才1人,江西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画”人选、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画人选3人,全国模範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模範教师2人,江西省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江西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江西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教学团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团队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贺浩华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刘勇、曾勇军、张志勇、陈小荣等 江西省模範教师:张志勇、贺浩华 江西省级教学名师:黄英金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英金等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陈小荣等 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陈小荣等 |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江西省特色专业,2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学院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
江西省特色专业:园艺
江西省品牌专业:园艺、植物保护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江西省高水平学科1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个。
- 学科授权目录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保护、农业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生态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生态学、动物学、遗传学、果树学、蔬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农艺与种业、农业管理
- 重点学科
江西省高水平学科:作物学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园艺学、植物保护学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0月,学院有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果蔬采后处理关键技术与质量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水稻遗传育种团队
江西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团队: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果蔬保鲜与无损检测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2011-2015年,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87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画项目等科技部课题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基金委课题104项,国际合作课题3项,此外还有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发改委的高技术产业化引导项目、农业部跨越计画、科技部星火培训计画等项目,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85亿元;科技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3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700余篇;学院成功培育出“淦鑫688”、“淦鑫203”、“五丰优T025”等国家超级稻品种,“赣脐3号”国家级脐橙新品种,以及猕猴桃、玉米、豇豆、西瓜等16个作物新品种。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奖励类别及等级 | 获奖时间 |
---|---|---|---|
百喜草在国土保护、“三高“农业中的利用研究及推广 | 董闻达 | 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1年 |
江西棉铃虫猖獗成因及治理措施的研究 | 尹益寿 | 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一等奖 | 2001年 |
桑皱蛸叶甲种群生态及其控制的研究 | 尹益寿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三等 | 2001年 |
江西甘蔗粉蚧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 蒋佩兰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三等奖 | 2001年 |
江西红壤丘陵大豆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 | 郭进耀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三等奖 | 2001年 |
水稻生长日曆模拟模型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戚昌瀚 | 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02年 |
南康龙回早熟柚良种选育研究 | 邓毓华 | 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02年 |
系列杂交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 陈金印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二等奖 | 2002年 |
优质早稻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範 | 石庆华 | 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3年 |
早稻品质改良育种研究 | 朱昌兰 | 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4年 |
优质早稻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範 | 石庆华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二等奖 | 2005年 |
江西农业大学十五科技管理研究 | 陈金印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二等奖 | 2005年 |
发展农户庭院经济的技术研究 | 刘隆旺 | 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三等奖 | 2005年 |
中国苔螟和草螟系统分类学研究 | 李卫春 |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菜心抽薹相关基因cDNA-AFLP分离及表达特性研究 | 肖旭峰 | 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套用 | 贺浩华、刘宜柏参与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2013年 |
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套用 | ---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套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4年 | |
江西双季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範推广 | 贺浩华 | 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18年 |
资料来源: |
文化传统
院徽
院徽如下图所示:
院徽

院徽由江西和农业的首字母J与A作为设计元素,经艺术设计为展开的书页,高山平川,绿意斐然的稻穗,飞舞的飘带,具有显着的农科特色。
标誌整体为子母J代表江西,其首演变子母A代表农学,形如高山与展开的书页,蕴含一股强烈的突破向上的力量,寓意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雄强的科技人才,大批农科学子不断锐意进取,勇攀科技高峰的时代精神,也体现农学人才在推进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先锋作用,其尾演化为稻穗及飞舞的飘带,寓意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办学中广育英才,硕果纍纍,芬芳永续,标识中三枚节节攀登的稻穗,寓意农学院以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园艺为特色与优势学科美好的发展前景。
标誌中绿色代表着绿地平川,象徵着希望与活力;蓝色代表江海湖泊,象徵科技与梦想;橙色代表阳光与火焰,象徵光明、温暖与和谐。
院训
俯首农桑,耕读致远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方加海 |
副院长(主持学院行政工作) | 刘勇 |
党委副书记 | 肖意风 |
副院长 | 朱昌兰、曾勇军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