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而极具代表性的纯自然生态的複合型湿地公园。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
公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地处鄱阳湖东岸,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度假胜利地庐山、中国瓷都景德镇、道教圣地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3′39″~116°44′38″,北纬28°56′52″~29°13′31″。
公园总面积为36285.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2008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2011年荣获江西先进旅游景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的北部
- 占地面积:36285公顷
- 开放时间:9:00~18:00
- 景点级别:国家4A级景区
- 门票价格:60元/人
- 着名景点:香油洲
- 建议游玩时长:一天
- 适宜游玩季节:6月-11月最佳
- 俗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等
分布範围
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西南为鄱阳县县界,从鄱阳、余干、三县交界处往南(沿县界至)莲湖乡小鸣咀(沿圩堤至)四望湖与昌江间道路(沿道路至)四望湖与北口湖圩堤(沿圩堤至)清洲弯(沿云湖、北口湖间水道南岸至)角山处水到与乐岸河交界处(沿乐安河东岸至)乐安河与昌江交汇处,往北纳入东湖、碟子湖、大塘湖及昌江胡家厂至下丰岸段(从胡家厂沿圩堤至)上土湖(纳上土湖、青山湖后沿圩堤至)珠湖(纳珠湖、白沙洲岛后沿珠湖乡西侧永久性陆地边界至)尧汊村(从鄱阳湖内往北至)漳田河(沿漳田河往西至)县界(沿县界至)乌山(沿永久性水体边缘往南至)长山岛、下山岛(沿岛屿东岸往南至)县界(沿县界至)鄱阳、余干、三县交界处,此外还包括青山湖与珠湖间一块长约1.8公里,宽约1公里的地块。
湿地结构
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计算是按照鄱阳湖在常水位下的现状进行的。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34126.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97.2%和94.0%,人工湿地面积为990.1公顷,占湿地总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2.8%和2.8%。在天然湿地中,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和泛滥地面积分别为12920.9公顷、1125.8公顷、4312.2公顷、13624.5公顷、276.0公顷和1866.6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6.8%、3.2%、12.3%、38.8%、0.8%和5.3%。在人工湿地中,池塘湿地、灌溉地面积分别为275.9公顷、714.2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8%和2.0%。
土地类型 | 面积(公顷) | 占湿地总面积比例(%) |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 | |
天然湿地 | 湖泊 | 12920.9 | 36.8 | 35.6 |
河流 | 1125.8 | 3.2 | 3.1 | |
草洲 | 4312.2 | 12.3 | 11.9 | |
泥滩 | 13624.5 | 38.8 | 37.5 | |
岛屿 | 276.0 | 0.8 | 0.8 | |
泛滥地 | 1866.6 | 5.3 | 5.1 | |
人工湿地 | 池塘 | 275.9 | 0.8 | 0.8 |
灌溉地 | 714.2 | 2.0 | 0.8 | |
林地 | 27.5 | ----------- | 0.1 | |
其它用地 | 1141.4 | ----------- | 3.1 |
地理构造
地质地貌
公园位于东南地洼区赣桂地洼系东北端。元古代起进入地槽阶段。震旦纪后期地槽封闭为陆台。志留纪至下泥盆纪,形成了北北东——南南西向褶皱状山脉。石炭纪至二叠纪,地壳下降。二叠纪末、三叠纪初,海西运动发生。三叠纪中,南部、中部下沉,形成砂页岩含煤建造。侏罗纪末,发生燕山运动,伴随激烈的火成岩活动。白垩纪开始,地壳活动更加强烈,西南部急速下降,末期燕山运动结束,地壳又急速上升,至第四纪,地壳活动以升降为主,湖滨及各支流堆积不等的沖积、淤积层。各期地层,除古代部分缺失外,均有出露。
公园主要由低山、丘陵和平原组成。西南角最低,为鄱阳湖盆地。以高程和成因为主要依据,公园地貌具体分为三类: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高程在100~200米之间,最高峰为尖顶峰,海拔124.8米;侵蚀剥蚀垄岗区高程在50~100米之间,岩底有变质岩、沉积岩、红色砂岩三种;堆积平原高程在50米以下,包括河谷沖积平原、三角洲平原、淤积平原三种。
土质土壤
- 土壤质地
公园属于鄱阳湖盆地,是江西第四系沉积中心,以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沉积物粒度总的趋势是自下而上由粗变细。一般厚度变化规律是河谷向湖区增大,厚度约为30~40米,在三角洲前缘可达76米。区内基本为三角洲平原,主要分布比较均一的壤土质地。
- 土壤类型与分布
公园内主要发育有5种土壤类型:红壤(棕红壤)、水稻土、黄褐土、沖积土和潮土(湿潮土),其分布与高程和微地形有关,由湖岸向湖心成带状分异基础上的镶嵌分布。
水文气候
水文水系
公园内水系发达,较大的河流和湖泊有:
游客服务中心

饶河:乐安河、昌江总称,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15428平方公里。
昌江:饶河主要支流,位于湿地公园南部。流域面积6220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276公里。其中鄱阳县县境内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河道长52公里。
鄱阳湖: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鄱阳湖五大河流的入长江总汇,江西省向心水系中心。鄱阳县处于鄱阳湖滨,湖岸线长100多公里,湖东北约313平方公里的水域在县境範围之内。
珠湖:位于鄱阳中部,鄱阳湖东缘。湖内港汊众多,有所谓“四十八大汊”、“八十四小汊”。湖面面积62000亩,一般水深4米,最大深度10米以上。
各河流上、中游年最高水位多出现在5至6月,下游受鄱阳湖顶托影响,年最高水位多出现在7至8月。年最低水位出现在12月或次年1月。水位年变幅,一般为6~8米。
气候特徵
公园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1)气温:年均气温16.9℃~17.7℃之间。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9.7℃;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5.0℃,极端最低气温为-13.3℃。
(2)日照:湿地公园属光资源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0%以上。日照最多月份为7~8月,日照最少月份为2~3月,太阳辐射量年平均115.6千卡/平方厘米。
(3)风:冬季受大陆高压影响,地面多为偏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偶有颱风影响,地面多偏南风。春秋为过渡性季节,偏北风和偏南风可以互见,但以东北风为主,西北风也时有可见。平均风速3.0米/秒,最大风速为30米/秒,各月风速2.5~3.7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7日。
(4)降雨:降雨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明显多于冬季。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降水季节也差异很大。年平均降水日为140.9天。
(5)霜冻:霜冻有早霜冻、晚霜冻,10月到11月出现的霜冻为早霜冻,3、4月出现的霜冻为晚霜冻。平均无霜期为274.5天。
生物资源
湿地植物
公园湿地植被具有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複杂多样、广布植物繁多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维管束湿地植物141种,隶属43科,99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5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38科92属134种,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为优势科。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植物分别占江西省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1.18%、34.74%、23.23%。在141种湿地植物中,有浮水植物16种,沉水植物12种,挺水植物19种,湿生植物94种,浮水、沉水、挺水和湿生植物分别占湿地植物总数的11.35%、8.51%、13.48%和66.6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鄱阳湖湿地公园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的特点,也表明该湿地公园所在区也是江西湿地植物区系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脊椎动物
通过实地调查和原始资料的整理,在公园先后发现野生脊椎动物总计249种,隶属于33目77科,其种数为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29.0%。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7种,占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24.4%;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3种,占总数的56.8%。
- 鱼类
鱼类有6目14科68种,种数占江西已知鱼类的33.2%。鱼类中以鲤科鱼类为主,种类约占56.0%,经济鱼类约占总种数的81.4%。如鲤、鲫、草鱼、餐条、鳊、红鳍鮊、鲢、鱅、黄尾鲴、翘嘴红鮊、泥鳅、鲶鱼、黄颡鱼、鬍子鲶、乌鳢、鳜等。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鱼类从生态类型划分,绝大多数属广布性缓水流鱼类和静水鱼类,如鲤、鲫、鳊、鲂、鲢、鱅等。以食性划分,调查所获的鱼类中,草食性鱼类6种,占8.8%;杂食性鱼类44种,占64.7%;肉食性鱼类18种,占26.5%,杂食性鱼类占大多数,草食性鱼类所占比例较小,肉食性鱼类不仅种类增加,而且数量较以前增多。有长吻鮠、鳗鲡、暗纹东方鲀、吻鰕虎鱼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济价值较高而且产量较大的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鱅鱼、鲤鱼、鲫鱼、泥鳅、鲶鱼、黄鳝、黄颡鱼、鳜、鳗鲡等。
-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有2目7科12种,其种数为江西已知两栖动物的30.8%。其中蛙科种类最多有为1属7种,约占58.3%,锄足蟾科、蟾蜍科、树蛙科、雨蛙科和姬蛙科均为1属1种,各占8.3%,无尾目共有6科6属12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两栖动物1种,即虎纹蛙,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1种,即东方蝾螈、淡肩角蟾、中华大蟾蜍、日本林蛙、黑斑蛙、沼蛙、泽蛙、金线蛙、大树蛙、中国雨蛙和饰纹姬蛙;其中东方蝾螈、中华大蟾蜍和黑斑蛙还是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有2目8科24种,其种数为江西已知爬行动物的30.4%。其中龟鳖目2科2属2种,包括龟科1属1种及鳖科1属1种,分别约占该地爬行动物总种数的4.2%。有鳞目6科19属22种,其中游蛇科种类最多,有11属13种,约占该地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4.2%;石龙子科3属3种,约占12.5%;眼镜蛇科和蝰科均为2属2种,约占8.3%;壁虎科、蜥蜴科均为1属1种,约占4.2%。所有24种爬行动物均已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此外,中华鳖、王锦蛇、黑眉锦蛇、灰鼠蛇、乌梢蛇、银环蛇、舟山眼镜蛇还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有6目7科13种,其种数为江西已知哺乳动物的12.4%。其中食虫目1科(猬科)1属1种,约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7.7%;兔形目1科(兔科)1属1种,约占7.7%;翼手目(蝙蝠科)1科2属2种,约占15.4%;齧齿目2科4属6种,包括松鼠科1属1种,约占7.7%,鼠科2属5种,约占38.5%;食肉目(鼬科)1科2属2种,约占15.4%;偶蹄目(猪科)1科1属1种,占7.7%。其中黄鼬、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三保护物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5种,即华南兔、隐纹花松鼠、黄鼬、鼬獾、野猪;其中黄鼬、鼬獾还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鸟类
公园有鸟类17目41科86属132种,其种数为江西已知鸟类的30.6%。其中鸊鷉目1科2属2种,约占该地鸟类总种数的1.5%;鹈形目1科1属1种,约占0.76%;鹳形目2科8属11种,约占8.3%;雁形目1科5属18种,约占13.6%;隼形目2科3属6种,约占4.5%;鸡形目1科1属1种,约占0.76%;鹤形目3科8属11种,约占8.3%;鸻形目4科7属14种,约占10.6%;鸥形目1科2属3种,约占2.3%;鸽形目1科1属2种,约占1.5%;鹃形目1科2属4种,约占3.0%;鸮形目2科3属4种,约占3.0%;夜鹰目1科1属1种,约占0.76%;雨燕目1科1属1种,约占0.76%;佛法僧目2科4属4种,约占3.0%;鴷形目1科2属2种,约占1.5%;雀形目17科35属48种,约占36.4%。
候鸟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国家“三有”保护鸟类83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鸟类17种。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保护协定的有55种,列入中澳保护协定的有14种。这里聚集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
-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4种: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
国家二级保护16种:鸳鸯、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红隼、白额雁、灰鹤、花田鸡、白枕鹤、小天鹅、勺鸡、小鸦鹃、草鸮、红角鸮、领角鸮、斑头鸺鹠。
- 国际贸易公约保护鸟类
附录一: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白枕鹤。
附录二:黑鹳、灰鹤、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燕隼和画眉。
附录三:白鹭、牛背鹭、针尾鸭、赤颈鸭、绿翅鸭。
布局分区
总体布局
一城:公园主题标誌性建筑——鄱阳湖文化水城。
七区:即公园可以区划为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角丰圩湿地恢复与重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青山湖人工湿地利用示範区、东湖城市湿地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七个功能区。
两廊:从白沙洲观鸟大堤一直到昌江的防洪大堤,为公园的“绿色廊道”(简称“绿廊”),从县城出发,沿途过上头湖、青山湖,到达珠湖,为公园的“蓝色廊道”(简称“蓝廊”)。
四基质:分别为“湿地保护保育基质”、“湿地恢复与重建基质”、“湿地可持续利用基质”和“生态旅游基质”。四大基质对公园起着基础性的调控作用。
十工程:主要指鄱阳湖文化水城建设工程、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工程、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珠湖水源地保护保育工程、湿地综合利用示範工程、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工程、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社区共建共管工程和基础建设工程。
功能分区
功能区 | 面积(公顷) | 功能与发展定位 |
---|---|---|
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 | 19081.0 | 是公园的核心和生态基质,包括鄱阳县管辖範围内的鄱阳湖湿地区域。该区通过水质保育、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和水禽避难所和野外投食点的建设,维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创造良好的水禽栖息地。 |
角丰圩湿地恢复与重建区 | 1853.0 | 是公园实施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区域,包括角丰圩已经实施退田还湖的区域及其周边区域,以恢复鄱阳湖水系典型河流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为目的,以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的模式,消除生态障碍,重建水网,恢复水文联繫,重建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湿地生态岛屿。该区主要建设项目有:生态障碍消除工程、水网重建和水文联繫恢复工程、湿地生态景观环堤建设工程、湿地恢复与重建项目。 |
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 | 5531.0 | 是公园的重要组团之一,主要包括珠湖水域、瓢里山及湖边规划保护管理站所在的部分陆地,该区主要以保护为主,对鄱阳县饮用水源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恢复和修复。 |
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 | 6776.0 | 是向公众展示鄱阳湖典型湿地景观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具有比较典型的湿地景观,是冬候鸟栖息的主要场所之一,广阔的湖面、茂盛的草洲、众多的候鸟、密林丛生的白沙洲为展示鄱阳湖典型的自然湿地景观,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景观条件。 |
青山湖人工湿地利用示範区 | 2772.0 | 立足于对本地区传统人工湿地生产模式的改造和发展,探求新形势下湿地生产的发展方向。开展湿地综合利用示範。 |
东湖城市湿地休闲区 | 170.0 | 主要包括东湖及周边区域。该区紧靠鄱阳湖县城,区位优势明显,是城市中心的滨水公共绿色空间,是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将保护东湖水质,充分发挥其休闲游憩功能。 |
鄱阳湖文化水城 | 8.9 | 是公园主题标誌性建筑。该城在现有人工湿地的基础上,开闢一条人工水道,以人工水道为轴线,打造以鄱阳湖湿地文化与历史风俗展示为特色的鄱阳湖文化水城。主要包括:人工运河、水质保育、鄱阳湖湿地文化街、鄱阳湖民俗风情街、鄱阳湖特色饮食街、鄱阳湖特色商品街、临湖主题公园(梦幻鄱阳湖之春夏秋冬)、大型湿地室外剧场(浪漫鄱阳湖)等建设项目。 |
管理服务区 | 93.1 | 该区主要包括公园的管理、服务机构和设施,由湿地公园管委会、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站构成。湿地公园建成后,该区主要具备管理和服务功能,使湿地公园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公园管委会、保护管理站等。 |
人文历史
公园集湿地文化、候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于一体。如:
商贾文化
鄱阳是大邑通衢、徽饶古道路、水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满载安徽的木材、浮梁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鄱阳的棉花、大米、大豆、芝麻等物资的船帆顺昌江而下、沿饶河而去,逐鄱阳湖而远、融长江而达四海是鄱阳水运的脉络。
戏曲文化
鄱阳是赣剧的发源地之一,赣剧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秀、美、娇、甜”。饶河调是它最初的形态之一,它也是渔民打渔、撒网、休憩时所产生的。
渔俗文化
在长期和鄱阳湖打交道的过程中,鄱阳人无论是说话、吃饭、喝酒等风俗都和湖、和水有着密切的关係,并形成了开湖、禁湖、祭湖等风俗。同时形成了渔歌、渔鼓、渔舞、渔号等原生态的渔俗文化。
设施建设
截至2014年,公园是中国国内实际项目投资最多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已经完成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江西最豪华的游船码头和最为先进的游客服务中心,开闢了5条精品观光、休闲线路。招商引资项目资金高达70多亿人民币。
鄱阳湖湿地科学园包括天之区、地之区、水之区、服务区,其中天之区为鸟的天堂,位于白沙洲东南面,是冬季候鸟主要栖息地。地之区为植物及非物质文化宝库,湿地植物园就建立在其中,面积约为60亩。水之区为水之泽国,站在白沙洲,眺望浩淼鄱阳湖,欣赏最广阔的湖。人鱼道工程,可以让游客与鄱阳湖鱼群近距离接触,在湿地科学园濒临的内珠湖中有鱼类68种。
湿地科学馆建立在湿地科学园中,是整个湿地科学园的核心建筑,分两层,共3300㎡。落成后将提供湿地景观和设施,成为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和青少年自然知识教育的基地。湿地科学馆将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示湿地生态资源与湿地人文资源。
湿地科研楼坐落在湿地科学馆旁,落成后是湿地科学园对外技术合作的基础平台,也是对内自身湿地研究开发套用的重要基地。配套设施还有一处图书馆,既可以给研究人员提供大量书籍资料,也可以提升游客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的理解。此外还有游客服务中心大楼是服务、接待广大游客的重要场所,特色商品店满足游客对于本地特产的需求。还有水上游乐设施和江南最大跑马场。
公园荣誉
2011年,荣获江西先进旅游景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称号。
2017年,首批10家国家湿地旅游示範基地。
旅游信息
景点景观
公园以自然的鄱阳湖、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共有旅游资源8个主类,14个亚类,27种基本类型,52处旅游资源单体。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越冬地,其中白鹤占全球总数的98%以上,是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每年有几十万只天鹅在此过冬,场面非常壮观,英国菲利蒲亲王称其为中国的第二长城。
- 内湖景点
斗笠山:是内珠湖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83米,398个台阶。因其非常像农民、渔夫劳作时戴在头上的斗笠而得名。
饶娥女神:高三十米,用全铜打造。饶娥为鄱阳人,是中国古代十二大烈女当中的孝女。后人敬称饶娥为“鄱湖女神”。
龙吼山:是一条延绵五六公里的山脉,因其整体像一条张嘴大吼的龙二得名。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朱元璋的军队就驻扎在此地。龙吼山山上有个洪门城堡的遗址,为淮王朱瞻墺所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

瓢里山:也被称为黄溪山。黄溪山原来有一座庙,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四季香火旺盛。和尚在山上栽种了很多果树。1036年,范仲淹贬任饶州知州,慕名来到这里。如今的黄溪山是鸟的天堂,鸟的乐园。鸟岛上共有30余种鸟类,尤其以鹭鸟最多。据观察,仅鹭鸟就有9种。他们是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夜鹭、池鹭、苍鹭、草鹭、牛背鹭、白琵鹭。
鹤园:依畔水生植物园,自然生存在湿地环境中。包括丹顶鹤4只、东方白鹳2只、白鹤1只、灰鹤4只、蓑羽鹤80只。鹤的自然寿命很长,可以活到50、60岁,是长寿动物。训练的鹤可以表演舞蹈,给人按摩。CCTV在多次来此录製节目。
鄱阳湖湿地科学馆:是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唯一的湿地科学馆。整个建筑共分两层,建筑总面积为3300平方米,展览面积1800平方米。
天鹅湖:在天鹅湖中人工驯养候鸟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蓑羽鹤、大白天鹅、灰天鹅等,丰富了鄱阳湖珍稀候鸟种群,完善鄱阳湖生态资源结构,也为珍稀动物研究提供物种资源,并为科普教育提供了真实案例。所有珍禽在天鹅湖中常年生活和表演,并繁育后代,进一步恢复鄱阳湖湿地鸟类种群结构。天鹅繁育及领养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2011年4月在孵化楼孵人工化出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第一批候鸟——24只灰天鹅。
人鱼道:是半潜式玻璃栏桿结构,人在水下走,鱼在水中游,零距离体验鄱阳湖鱼类的多样性。
观湖平台:站在观湖平台上观看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共100平方公里。
竹溪三岛:生态环境良好,夏天晚上没有蚊子。村子里面有一座保存完好明代寺庙永青殿,距今有四百年的历史。里面供奉的是湖神万法祖师,当地的渔民捕鱼前都会祭祀万法祖师,保佑自己平安归来。
- 外湖景点
香油洲:又被称为“鄱阳湖草海”。传说这里原先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因洲上土壤肥沃,村子的四周种了很多芝麻,家家都有磨香油的油坊,因此得名香油洲。另一种说法是,丰水期时,这里的草被肥沃的淤泥淹没了,等枯水期时,草慢慢发芽生长,有的草最高可达1.5米,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上面就像浮了一层油,并伴有浓郁的清香味,因此就叫香油洲。
交通线路
1、南昌方向来鄱阳湖:从瑶湖上德昌高速至珠湖农场—经湖城大桥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直线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交通网路

2、九江方向来鄱阳湖:九景高速至田畈街下—沿206国道(即鄱田公路)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3、景德镇方向来鄱阳湖:九景高速至田畈街下—沿206国道(即鄱田公路)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4、鹰潭方向来鄱阳湖:景鹰高速至芦田出口下—经田乐线直达鄱阳县城—沿城北大道—上天鹅大道—最后直线抵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乌金汊游客服务中心。
特色产品
- 特色美食
白糖糕,一圈圈的糕颜色呈半透明晶莹的白、口感酥鬆而且软糯,上面放的却不是白糖,白糖是和在粉里面的。
螺蛳,任何大排档必备。
煎饼,煎饼的味道有点像油条,有韭菜豆乾馅和萝蔔丝馅。
米饺子,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
米粉,有煮粉、炒粉、拌粉等,各有各的特色及风味。
油炸粑,一个面盆,面盆里是米粉糊。往往还会配上韭菜馅的饺子一起卖。
- 四季时鱼
春鲇:鲇鱼因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腻而得名。做为底层鱼类,喜性荤食,常栖深水污泥之中。
夏鲤:鲤为广食性鱼类。鲤为吉祥的象徵,“鲤鱼跳龙门”,使鲤在人们眼中有着升腾的隐喻,年节婚庆,红白喜事,都喜欢以鲤鱼入席。
秋鳜:在一些地区,因为唐人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而有了歧误,认为鳜鱼是春时的宠食。而积累几千年食鱼历史的鄱阳人,根据鱼的生长习性断言,此鱼秋天吃食是最佳季节。
冬鳊:鳊鱼的正名叫鲂,肉嫩味美,有调胃气,利五脏,去胃风、消谷的功效,有益于人体在冬天的养护。
- 鄱阳三鲜
银鱼: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鄱阳银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绣花针”肥度不够,乾瘪味淡;“麵条”肉老筋硬,入口不适。银鱼是极富钙质的鱼类,营养学家将它列为长寿食品。
江西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鳗鲡:又称白鳝,简称鳗,洄游性鱼类。此鱼在秋季游入深海产卵,幼鱼变态后,进入淡水生长。形状如蛇,肉鬣连尾,无鳞有舌,大者长数尺。肉嫩如豆腐,味美似河豚,为荤食属性鱼类。
鲚:俗名凤尾、刨花鱼,是名贵的经济鱼类,食用历史悠久。
鄱阳三鲜除鳗鲡稍稍稀疏之外,银鱼和凤尾都是鄱阳大宗出口的特产。
旅游线路
线路一:乌金汊—绿笠峰—竹溪三岛(内青)—小南海—珠湖渔村—白沙洲—龙吼山。(内湖线路)。
线路二:白沙洲—香油洲—汉池湖(外湖线路)。
线路三:鄱阳湖内湖—白沙洲—香油洲—汉池湖(内外联线)。
线路四:鄱阳县城—南口湖—瓦屑坝。
线路五:鄱阳湖公园—(陶侃衣冠冢、荐福寺碑)—土井巷(九剑射东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饶州府文庙—芝山公园(止水池、芝山寺、碧云轩)—沿河路(饶河古码头)—管驿前渔村(宴公庙)。
门票信息
指定购票点:景区售票处门票60元/人,船票另购。
①景区开放时间:9:00~18:00。
②儿童票:身高1.1~1.4米半票,1.1米以下免票。
③预订老年票、军官票须凭证购买。
景区热度指数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热度指数均值为25.77近一年热度指数均值为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