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J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位于江西省,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专科学校。
学校的源起于1958年成立的江西省抚州卫生学校。1986年,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和抚州地区卫生学校分出部分教职工,择地组建了江西抚州中医学校。1998年,更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共有赣东大道和文昌大道两个校区,赣东大道校区占地150亩,文昌大道校区323亩;下设“三系四部”,开设13个高职专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2千人,其中高职专科层次1万1千人,中专层次1千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抚州
- 主管部门:江西省
- 学校官网:http://www.jxtcms.net
- 中文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英文名:J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简称:江西医专
- 创办时间:198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医药
- 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 现任校长:胡志方
- 主要院系:药学系 护理系 医疗系
- 学校地址:江西抚州市赣东大道1111号
- 学校代码:13775
- 主要奖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历史沿革
1958年,江西抚州地区卫生学校成立。
198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由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和抚州地区卫生学校分出部分教职工,择地组建了江西抚州中医学校。
1998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更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
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08年10月,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第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6月,学校通过了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6年8月,抚州市政府在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支持学校升本建院,同意学校与抚州市投资公司作为共同主体融资6亿元,政府还本付息。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医疗系、药学系、护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医学基础部、公共与社会科学部、成教部等教学系部;开设中医学(中医临床方向)、中医学(中医全科医学方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医疗保险实务、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中药、中药製药技术、药物製剂技术、药物製剂技术(药剂设备维护与管理方向)、医药行销、护理、助产等专业方向,形成了中医医疗、康复保健、药学、护理四大专业群。其中针灸推拿专业、中医学专业、中药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校(高职高专)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3年5月22日,学校有教授29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4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2.5%,有国家级名老中医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硕士生导师4名。大学英语课程和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学校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等11位全国着名专家教授为名誉教授,从医院、药厂和保健机构聘请了96名实践经验丰富、中级职称以上的医药护人员为外聘教师,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教学建设
- 办学成果
大力实施“双证制”教育,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学校积极拓展教育方式,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建立联合培养模式,承担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药等本科专业继续教育。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基础、中医筋伤学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思政理论课、中医基础理论、病原与微生物学、英语等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中药、护理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就业实习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在校生8000余人。学校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2010年和2012年先后荣获江西省教育厅2007-2009年度和2010-2012年度“江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有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各一所、附属药厂1个,省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30多个,先后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北京、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100多个稳定的就业网点,形成辐射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就业信息网路;组织优秀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画”和“大学生应徵入伍”;学校积极探索“走出国门”就业思路,开拓国外就业市场。已选派7名优秀毕业生赴英国带薪实习。近四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居全省专科学校和医药类高职双第一。
-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建立了解剖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语音室、临床实训中心、针推骨伤实训中心(含大世界休闲中心和康复保健部)、护理学实训中心、药学实训中心(含茅排中草药基地、校内药苑、中药研究所和附属药厂)、美容实训中心等11个实训(实验)中心和1个临床实训基地(含附属医院、新建临床大楼),共101个实训(验)室,总面积40031m。多数专业都具备了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软硬体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针灸推拿和康复保健教学基地、附属药厂和附属医院等在同类学校中处于先进水平。“中药技能实训中心”获批2012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13家单位或机构签订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协定书,其中有上海曙光医院、江西省中医院、省内县级二甲以上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等医疗单位69家;有上海珍奥药业、广东万方药业、江西汇仁集团公司等31家通过了GMP认定或通过GSP认证的医药企业;有常熟雅芳美容院、南京明水整形中心、南昌梦婷医学美容院等13家具有专业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
- 学生获奖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生在省市各类大赛上屡创佳绩,2007年获得全国中医药行业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江西省大学生电视歌舞大赛优秀节目奖、江西省健美操比赛一等奖、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团体三等奖等;2008年我校学生在第五届“挑战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竞赛(江西赛区)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全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说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止到2013年5月22日,学校建有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中医基础实验室、胸腹部网路多媒体综合教学仿真诊断学实验室、ICU模拟监护病房、中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2005年以来,学校教师主持科研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子课题2项,省级以上课题17项;主持省教改课题3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280余篇,编写教材、着作80余部;2007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依託单位。近几年在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二版修订编写工作中,学校14名教师担任主编,18人担任副主编,40多人参编,参编人数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园林化单位”、 “全省教育系统‘规範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和“江西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舒晓琴,江西省副省长孙刚、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等领导先后到校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文化传统
- 校徽
学校徽志是圆形徽标,为内外两环结构。外环上方标有“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陈可冀书)字样,下方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英文译名,为蓝底白字;内环为白底,左为红色圆点,代表太阳(阳),右为绿色弧线,代表河流(阴),寓意中医阴阳学说;红点和绿线组合成“y”艺术造型,为“医”和“药”的拼音简称。
- 校训
勤奋、创新、严谨、和谐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黄文贤
党委副书记、校长 胡志方
党委副书记 龚玉秀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建章
副校长 涂国卿
党委委员、副校长 卢 萍
党委委员、副校长 曾金贵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 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