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1959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63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15所示範中学之一;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验收;2004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9年,学校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複评。
江苏省如皋中学的前身是1902年沙元炳先生创办的“如皋公立简易师範学堂”,1923年又办“如皋县立初级中学”聘徐觉世先生开始独立办学。后几经更名。1953年,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如皋中学”。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达125989.79平方米,全校校舍建筑面积达71112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达51655平方米。学校拥有62个班级,3300余名学生,300余名教职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苏省如皋中学
- 英文名:Rugao Middle School of Jiangsu
- 简称:如中
- 校训:崇实、求是
- 创办时间:1902年
- 所属地区:江苏南通如皋
- 类别:公立高中
- 学校属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4年3月入选)
- 主要奖项:全国“九五”规划先进实验学校
江苏省模範学校 - 现任校长:左伯华
- 知名校友:韩德培、韩德馨、赵小亭等
- 学校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育贤路601号
- 主管部门:如皋市教育局
历史沿革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沙元炳先生创办“如皋公立简易师範学堂”。
1903年,学校招收4年制本科。
1905年,学校正式定名“如皋初级师範兼附属高等国小”。
1908年,如师兼办中学,易名为“如皋初级师範兼中学附属两等国小堂”。
1912年,学校改名“如皋县立师範学校”。
1921年,学校改名“江苏省立第二代用师範学校”。
1923年,沙元炳先生又办“如皋县立初级中学”并聘徐觉世先生为校长。
1927年,如师改称“第四中山大学区立如皋中学”。
1928年,学校改为“中央大学区立如皋中学”。
1930年,学校又改称“江苏省如皋中学”。此时,如城境内两所中学并存,即“江苏省如皋中学”和“如皋县立初级中学”。
1932年,学校奉令专办师範,校名恢复为“江苏省立如皋师範学校”,普通国中班划出归属“如皋县立初级中学”,“如皋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如皋县立中学’。
1939年,日寇占领如城,“如皋县立中学”东迁李堡,组建联合中学,汪伪在如城另办“如皋县立中学”。
1940年,如皋县抗日民主政府接办县境西南的“大夏大学附属中学”和“如皋县励志中学”,改为“如皋县西南中学”。
1941年,学校又改为“如西中学”。
1942年,如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掘港镇开办“如皋中学一院”,任命吴天石为校长,并将设在李堡草场头的联合中学改为“如皋中学二院”。
1942年,汪伪在如城创办“私立南淮中学”。
1944年春,因日寇清乡扫蕩,形势恶化,如皋中学一院、二院部分师生北上至东台三仓鱼灶庙,与“邱升中学‘、“紫石中学”、“栟茶中学”等各中学合併,组建“二分区联合中学”(东台),教育界知名人士顾贶予老先生任校长。
1944年11月份,苏中区域调整,东台县划归四分区,“二联中”更名为“四联中”。随着形势发展,“四联中”不久解散,迁回各自县域办学,“如皋中学”仍回掘港,抗战胜利后改为“如东县立中学”(今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1945年抗战胜利,如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共产党)收复如城,将“江苏省立如皋师範学校”、“如皋县立中学”(汪伪)、“私立南淮中学”合併,称“如皋县第一中学”。“如西中学”更名为“如皋县第二中学”。
解放战争初期,设在县城的“如皋县第一中学”(如城)停办,原“如皋县第二中学一院”改为“如皋县第一中学”本部,“如皋县第二中学二院”改为第二中学本部。
1946年10月,新四军主力主动北移,一中、二中师生先后疏散,停止教学活动。
1948年6月,如皋县县长张继中(共产党)派黄颜于张庄国小恢复如皋中学,命名为“苏皖一分区如皋中学”(江安)。此时期,国民政府辖区(如城)有“如皋县立中学”(1946.8复校)在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1949年1月,如皋县人民政府指派苏皖一分区如皋中学(江安)顾建中、王仰洁、黄颜等教职员10人,学生25人组成入城工作队,接管“如皋县立中学”(如城)、“江苏省立如皋师範学校”、“私立南淮中学”(如城)等校,成立“苏北一分区区立如皋中学(如城)”。江安校区改称“如皋中学江安分部”(今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1949年8月,如中、如师奉令分家,中学部迁回县政府后县立国中原址办学。师範部在如师原址恢复“苏北如皋师範学校”。
1953年,苏南、苏北行署合併建省,如皋中学为省属中学,定名为“江苏省如皋中学”至今。
1959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1963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15所示範中学之一。
1990年,学校通过省教委验收,被确定为首批合格重点高中。
1998年9月1日,学校由老城区新生路17号搬迁至如城东郊东皋路东侧。
1999年4月,学校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验收。
2000年4月,学校被确认为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4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2005年11月20日,学校成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2009年,学校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複评。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达125989.79平方米,合188.98亩,全校校舍建筑面积达71112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达51655平方米,生均14.80平方米。学校卫生室建筑面积126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2605平方米,学校生均住宿建筑面积达14.73平方米。学校拥有62个班,师生员工总计3600余人。
师资力量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高中专任教师256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硕士毕业生28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0人。全校高级教师119人,中级教师96人,中、高级教师占高中专任教师总数86.86%。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教授级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南通市名师培养对象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江苏省优秀教师1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如皋市学科带头人17人、骨干教师40人,如皋市教坛新秀4人,校级骨干教师102人。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校医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含兼职)2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17人,占85%。其中图书馆有2人取得“图书馆学”专业培训证书;实验室有2名中学高级教师,3名中学一级教师。
全国优秀班主任、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唐宝莲
全国优秀教师(3人):吴迪平、洪德生、严建波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丁正祥
江苏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江苏省中等学校“红衫树”园丁奖银奖获得者(1人):段建平
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2人):王学东、陈柏华
江苏省劳动模範(1人):杭祝平
江苏省优秀教师(1人):林昆明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沈世红
硬体设施
- 建筑环境设施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园建筑以北大门南延中轴线和西大门东延中轴线依次排开,学校建有教学大楼、宿舍大楼、实验大楼。学校还提供单元式公寓楼,供学生和家长租住。学校建有体育馆、图书馆、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 教学基础设施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面积2605平方米,藏书 164696册,电子图书2881张计43215册,学校还拥有网上图书馆,网路图书101280册。图书馆开架借书,线上检索借阅,拥有管理用电脑7台,实现数位化管理。设有师生阅览室4个,教师资料查阅室1个,电子阅览室2个,拥有电脑120台,所有阅览室共设座位652个,全天开放。各类报刊杂誌369种,有与现行教材、电教设备配套的设备软体和影像资料915张(盒)。2001年,该校图书馆被评定为“江苏省一级图书馆”。
- 生活医疗设施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配有常用医疗器械,常用药品多达150种。学校现有食堂餐座1500多个,能保证就餐师生人人有座位;生均住宿建筑面积达14.73平方米,有四人间和六人间可供学生选择;学校拥有4540平方米的体育馆一座,400米8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另有12个标準篮球场,4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音乐室、美术室、舞蹈房、体育器材室等功能教室全部达标。
- 网路通讯设施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校园内先后建成以广播电台为中心的闭路电视系统和双线路、双设备广播系统。以主控室为中心,具有620信息点的第三层次校园网,校园网利用电信宽频专线和Internet互联,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每个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办公室均与校园网互联。目前校园网提供信息发布、电子邮件、档案输送、列印服务、软体下载、资源管理等服务平台,同时设有网上图书馆、资料查询等功能,另外还设有办公管理系统,包括教工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路由器与防火墙及相应网路管理软体,实现智慧型化网路管理。学校供学生使用的电脑376台。设有专职人员负责网路正常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所有63个教室都装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拥有学生机房4个,理化生实验室按6、6、5标準配备。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能按课程标準开设全部实验。
教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5年,该校本一上线716人,本二上线1026人,本一本二上线人数在南通市第一。该校有2人进入全省前60名,390分以上28人,373分以上162人,其中理科146人,列南通市第一,录取人数在江苏省名列第17位。该校全年级数学均分列南通市第一,有5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
2014年,该校共1196人参加高考,有10人达400分以上,6人进入全省前100名。其中,本一上线787人,本二上线1129人,本科上线率达94%,2014年如皋的文理科状元也均来自如皋中学。
2013年,该校1114人参加高考,本二上线人数1036,上线率达93%,本一上线人数780人,上线率71%。该校有8人进入全省前100名,其中4人进入全省理科前60名。高分段(全省前8000名)人数达317人,其中理科218人。
- 竞赛成绩
比赛时间 | 学生姓名 | 比赛名称 | 所获荣誉 |
---|---|---|---|
2015年11月 | 张锐 | 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 一等奖 |
2013年10月 | 沙新宇、徐郑皞、蔡骁 | 江苏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 一等奖 |
2013年9月 | 万印鑫、杨鹏仟、徐郑皞、沈天翔 | 江苏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 一等奖 |
2013年5月 | 周晓萌、徐郑皞、李凌 | 江苏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 | 一等奖 |
参考资料: |
教师成绩
比赛时间 | 教师姓名 | 比赛名称 | 所获荣誉 |
---|---|---|---|
2015年 | 张继飞 | 全国湘版地理教材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 | 一等奖 |
冯军 | 江苏省第二届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一等奖 | |
姚新国、冒建生 |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比赛 | 江苏省教育部优课 | |
2014年 | 章祥俊、宋振华 | 如皋市教学比武 | 一等奖 |
2013年 | 李兰 | 第二届“如皋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评比 | 一等奖 |
参考资料: |
学校荣誉
荣誉名称 | 授予部门 | |
---|---|---|
全国重点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先进实验学校 | 中央教科所 | |
2002~2004全国重点科研课题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校”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
江苏省文明单位 | 江苏省政府 | |
江苏省模範学校 | 江苏省教育厅 | |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 江苏省教育厅 | |
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 |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教育工会 | |
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 |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体育厅、江苏省卫生厅 | |
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协会 | |
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 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
实施《江苏省教育工会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先进集体 | 江苏省教育工会 | |
江苏省绿色学校 | 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 |
“南京师範大学杯”2002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江苏赛区)优秀成绩奖 | 江苏省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委员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 |
江苏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 | 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 | |
江苏省物理教学实验基地 | 江苏省物理学会 江苏省物理教学研究会 | |
参考资料: |
文化传统
校徽
江苏省如皋中学校徽中心图案是篆体的学校的简称“如中”字样,厚重沉稳。上方环以“RUHAO MIDDLE SCHOOL”的英文字样,下方环以学校成立时间“1902”,造型优美、对称。色彩採用红色为底色,和谐优雅,凸显江苏省如皋中学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校训
崇实、求是
释义:崇文尚实,实事求是。
校歌
老版本
雉水胜地,水绘园旁,莘莘学子,攀登理想;告别了童年的幼稚,离却了少年的疏狂。
春风轻拂,好雨滋润,看,夭桃艳李齐芬芳,齐芬芳。
雉水河边,水绘园旁,芸芸园丁,耕耘希望;送走了无边的晚霞,迎来了无数个朝阳。
春风轻拂,好雨滋润,看,夭桃艳李齐芬芳,齐芬芳。
勤奋、进取,学而不厌,莫羞对亲人的双眼;严谨、创新,诲人不倦,休辜负雨露阳光。
啊,江苏省如皋中学,永远,永远,春风怡荡!
新版本
雉水河边,洗钵池旁,莘莘学子一批批。告别了童年的幼稚,离却了少年的疏狂。春风轻拂,好雨滋润,看,夭桃艳李齐芬芳,齐芬芳。
雉水河边,洗钵池旁,芸芸园丁一代代。送走了无边的晚霞,迎来了无数个朝阳。春风轻拂,好雨滋润,看,夭桃艳李齐芬芳,齐芬芳。
勤奋、进取,学而不厌,莫羞对亲人的双眼;严谨、创新,诲人不倦,休辜负雨露阳光。啊,江苏省如皋中学,永远,永远,年轻辉煌!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左伯华 | 江苏省如皋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
段建平、刘建、李兰 | 江苏省如皋中学副校长 |
参考资料: |
知名校友
姓名 | 荣誉/职务 |
---|---|
刘之洵 | 民国公费选送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诗人 |
吴宗俊 | 如皋第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优秀教师 |
宗孝忱 | 台湾大学教授、文字学家 |
刘诒谨 |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
韩德培 | 当代法学家,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
葛克全 | 美国药物学家 |
丁伯駪 (丁邦彦) | 中华民国电影製片协会会长,香港电影製作发行协会会长 |
韩国磐 |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韩德馨 | 煤田地质学家、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
黄玉章 | 原国防大学校长,中将军衔 |
季本千 | 原江苏省科技出版社副社长 |
俞邃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高级研究员 |
孙铠 | 东华大学教授 |
周济 |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朱天俊 | 北京大学图书情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陈静生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史崇仁 | 浙江省话剧团编导、国家一级演员 |
汪中展 | 香港大学院校教授研究所所长 |
贾岗 | 同济大学院原党委副书记 |
郭锡林 | 原雷达部部长、空军雷达学院院长 |
张培耕 | 中华汉藏文化协会秘书长 |
陶铠 | 光明日报社社长 |
陈根生 | 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如皋市文学协会主席 |
冒蔚 | 天文专家、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上第一台低纬子午环的研究者 |
刘桂江 | 如皋市政协主席 |
洪锦华 | 扬州市政协主席 |
陈昭全 | 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院长 |
陆延青 |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套用科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李施军 | 福建省龙海市副市长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