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苏曹克明模式

(2019-07-04 06:00:33) 百科

江苏曹克明模式

江苏曹克明模式即“块块(横向)管理模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苏曹克明模式
  • 别名:块块(横向)管理模式
  • 开始推行时间:2001年
  • 词性:名词
中央加强对地方纪委的垂直领导 三位一体监督
在探索纪委领导反腐败的体制研究中曽有“张家界模式”和“江苏曹克明模式”之说,前者是“条条(垂直)管理模式”,后者则是“块块(横向)管理模式”,而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的“双重领导模式”规定(即“党的地方各级纪委和基层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则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张家界模式”和“江苏曹克明模式”之结果,既有“块块(横向)”又有“条条(垂直)”之特点,它,无疑对反腐败的发展是又深远意义的。
“江苏曹克明模式”的贡献是,在同级党委和政府内部加大了纪委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在提升纪委书记的规格,使得监督支点在一步步地靠近权力核心。1983年,中央要求纪委书记参加同级党委常委,继而要求参加同级党委书记办公会。之后曹克明成为首位省委副书记兼任省纪委书记,提高了司职反腐工作的纪委书记的权重。2001年,“江苏曹克明模式”在中国开始推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要“逐步做到地方各级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
为在党内有效形成反腐败机制,自2002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卫生部等8个部门进行派驻机构统一管理试点工作,到2004年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最后全面“直辖”。
实行统一管理后,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派驻人员的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派驻干部的考核、调动、任免不再受制于所派往部门,监督者处于相对独立地位。2006年2月,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的双派驻机构统一管理也全部完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室副主任任建明表示,实行统一管理之前,各部委厅局纪检组主要接受部门领导,纪委最多是业务指导。
但随着中央和地方各自实行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政府和党委的上下级监督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为落实上下级监督,2003年6月中央巡视组开始运作,地方巡视组也相继成立。中央巡视工作机构计画5个巡视组用5年左右时间,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巡视一到两遍。2005年上半年增设第六组金融组,2005年8月,中央批准单独设立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办公室,主要为巡视工作提供相关的行政服务。至此,中央巡视工作的组织和人员体系基本搭建完妥。
对此,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对本报分析,中央巡视组的一个局限在于它是流动的,巡视一个省份一般是两三个月,驻省时间短,另外特设的巡视组相比较而言比较属于体制外。而中央逐渐展开的由外地调入纪委书记模式,则一方面能够使新纪委书记参与进当地的具体工作。另外,外调纪委书记一般工作年限为五年,就能更充分掌握当地情况。
“如果,今后上级党委或纪委直接任命下级纪委书记能够常态化、制度化,那幺中央巡视组也就渐渐不需要了,况且,巡视组模式毕竟是临时性的。”任建明说。
张家界模式:“空降”纪委书记颳起“廉政风暴”
在探索纪委领导反腐败的体制研究中曾有“张家界模式”和“江苏曹克明模式”之说,前者是“条条(垂直)管理模式”,后者则是“块块(横向)管理模式”。
从1995年到1997年,张家界市纪委自发推行“选派纪委书记”工作,把所属区县的纪委书记的“提名权”由同级党委转移到上级市纪委。8名从市纪委“空降”下去的纪委书记,在区县竞相颳起了一场接一场的“廉政风暴”。1998年出台了“选派纪委书记”工作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档案《中共张家界市委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几点意见》。该档案提出了一个核心要点,“区县纪委书记人选由市纪委推荐”。但张家界作为一个地级市,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跟进,这股从体制内获释的改革力量在经历五六年的试验后悄然停歇。
而此次“十七大”前夕的党委换届中,纪委书记不再兼任副书记,改任同级党委常委,加之省级纪委书记出现由中央派任的趋势。对此,任建明表示,现象表明“曹克明模式”开始受到调整,“张家界模式”正在被接受。(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孙荣飞)
2006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党风室国有企业联繫点工作座谈会在渝举行。与会者交流了2006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况,对规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省级纪委书记的频频调整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异地任职,而且调整不局限于纪委行列,还出现“跨线交流”。省级纪委书记调整的“不拘一格”无疑是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有反腐专家认为,这是有效打破“关係网”、“人情网”的重要组织措施。
时下反腐败工作,儘管各项反腐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反腐倡廉法规档案也在不断丰富健全,反腐舆论更是形成了人人喊打的有利态势。但有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即中纪委的足迹到哪里,哪里的反腐工作就会出现势如破竹的态势;凡中纪委下地方办案,贪官都闻之胆震心惊。反观有些地方纪委,相比之下却似乎有“力度疲弱”的问题。箇中原因,当然不能全怪省级纪委。因为腐败问题滋生有着多方面原因,既有贪腐分子思想腐化,作案越来越狡猾的原因,也有地方党政班子反腐合力未形成等客观原因。此外,还有地方纪委干部有顾虑、放不开手脚的原因。(来源:新华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