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苏方言

(2019-09-13 18:52:18) 百科
江苏方言

江苏方言

江苏地跨长江、淮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明显差别。

江苏省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官话区、吴语区、中原官话区。

江淮官话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

吴语区分为太湖片和宣州片,太湖片细分为苏沪嘉小片和毗陵小片。

中原官话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苏方言
  • 外文名:Jiangsu Dialect
  • 性质:方言
  • 地区:江苏
  • 人口大约为:7000万
  • 种类:官话、吴语等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的分布

详见“江淮官话”。
扬州、泰州、南通(除启东、海门、通州)、淮安、盐城、南京(除高淳和溧水大部)、镇江、连云港大部,方言属于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在中国分布于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湖北局地、河南南部、江西部分地区等地,江淮官话使用人口大约为7000万,其中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之间。
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通泰片、洪巢片、黄孝片,其中以洪巢片占绝大多数。以前把南京话作为江淮官话代表语音,现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整个江淮官话的代表语音。江淮“官话”保留了其他“官话’里面都已经消亡的“入声”音,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

江淮官话的历史

现江淮官话区在隋唐以前大部属于吴语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其俗类徐、僮。朐、缯以北,俗则齐。浙江南则越。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资治通鉴》卷一八五记载:“隋炀帝至江都......帝(隋炀帝)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
以上两条记载表明,在隋唐以前,苏北地区还没有形成江淮官话.

吴语

详见“吴语”。
苏州、无锡、常州、金坛东部、丹阳大部、高淳、溧水大部、靖江、启东、海门,方言属于吴语。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约一亿。吴语是中国官方定义的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拥有国际语言代码。
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极近中古雅言,吴语的整齐八声调是为古汉语正统嫡传。和官话相比,现代吴语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语言要素与古代《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高度吻合。
吴语保留全部浊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吴语语音、语调、语境和国语差别大,辞彙和语法独特。吴语强迫式的在句子中连读变调的发音特徵是另一个与其他各方言的重大区别。吴语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血脉相连,“醉里吴音相媚好”。

中原官话

详见“中原官话”。
徐州、宿迁、连云港北乡,方言属于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是汉族中原民系的母语,官话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河南方言。它分布于以河南大部(信阳地区大部除外)、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江苏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东南部、青海东部、新疆中部为中心,覆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共390个县市,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

语音读法

音素
江淮官话区
吴语区
中原官话区
平舌音与翘舌音
大多数不分,部分地区区分
大多不分,部分地区区分
全浊辅音声母
L与N
大多不分
区分
区分
日母(R)读为Z
旧读
文读是,白读不是
en与eng区分
不分
不分
区分
an 与ang区分
部分区分
区分
区分
入声
保留
保留
不保留

概况

全省三大方言区地域分布集中,但不完整,分属官话大区和吴方言区,且均偏在一方,方言区之间有很长边界线。江淮官话与吴语在江苏境内的交界大体以长江为界,但边界线并不与长江完全重合。江北启东、海门、通州(部分)、靖江(部分)仍说吴语,江南南京、镇江等地已属江淮官话。溧水、句容、金坛、丹徒、丹阳、靖江、通州为官话与吴语交界地带。边界线上方言互动影响,语言现象複杂多样。如溧水、金坛两县(市)原本都属吴方言区,但半个世纪以来,江淮方言逐步渗入,现今县城已普遍说江淮方言,公共交际不再说吴方言;老年人之间及农村还有吴方言存在,但已日见衰微。城镇和农村都有双语现象,其间语音、辞彙、语法等方面过渡现象丰富多彩。一县之内在语音上有很大差别。如泗洪县入声字,自南向北逐步减少,最南部入声基本齐全,最北部入声已不存在,中部则相当混乱,老年人和青年人大不相同;通州市浊辅音,自西向东逐步增多,“通东话”是江淮方言和吴方言过渡区。此外,省内许多地方有外来移民,他们聚居成片,说原籍方言,形成大小不等方言岛,并与周边方言同处边界线上,方言岛人数少,处在包围之中,方言岛内双语制,岛内外方言都会说。全省有方言岛数十处,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响水、滨海、大丰地区和苏南丘陵地带宜兴、溧阳、丹阳、句容地区。全省25箇中心城市,语言影响较大,分别是:苏州、吴江、常熟、无锡、常州、海门、丹阳、高淳、南通、如皋、泰州、盐城、阜宁、镇江、扬州、宝应、盱眙、淮安、泗洪、连云港、东海、南京、赣榆、邳州、徐州。其中苏州、常州、南京、扬州、泰州、徐州、赣榆,可作为7个方言片中最具代表性方言点。丹阳、高淳、东海、泗洪、赣榆等属交界地带方言,语言现象比较複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