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

(2018-06-04 08:07:33) 百科
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

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

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创建于2011年,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範大学与连云港市以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採取以分校区、半紧密型合作模式,建办的、以合作培养本科学生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14年的江苏省立第八师範,后更名为江苏省海州师範学校。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海州师範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师範学校和连云港教育学院三校合併,筹建连云港师範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併入。2011年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与江苏师範大学合作建办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

学校位于位于国家5A级风景区花果山脚下(连云港市海州区圣湖路28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273亩,建设面积40万平方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
  • 英文名: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 简称:江师大连校区
  • 创办时间:1914年
  • 类别:公办本科
  • 学校类型:师範
  • 所属地区:江苏省连云港市
  • 现任校长:褚金星 
  • 知名校友:朱智贤、刘百川、陈吉余、吕继英、惠浴宇、陈伟达
  • 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 校训:敬业乐群、师表八荒
  • 主要院系:人文与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语与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洋港口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
  • 学校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圣湖路28号
  • 学校代码:11939(国标);1322(省内) 
  • 邮政编码:222006

校区介绍

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创建于2011年,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範大学(原徐州师範大学)在连云港设立的一个校区。学校在“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徐州师範大学”发展架构下,面向省内招生。
连云港校区揭牌仪式暨新生开学典礼连云港校区揭牌仪式暨新生开学典礼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美丽滨城连云港,校园景色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现有12个系部,涵盖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教学与总校同步,总校教师来校授课。学校已形成了培养本科生、留学生、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多人。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徐州师範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1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本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是由连云港市与江苏师範大学以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合作建办的、以合作培养本科学生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单位。目前校区招收本科学生1600人,专业包括主要传统师範专业以及适应连云港经济发展需要的港船机械、海洋生物製药、海洋生物科学、海洋药物、海港物流、旅游管理等共13个专业。学校位于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内,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连云港教育学院、江苏省海州师範学校与连云港师範学校合併组建而成(2002年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併入)。2011年与江苏师範大学(原徐州师範大学)合作建办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自1914年我校前身“江苏省立第八师範”成立始,我校已有近百年办学历史。
招生简章招生简章

历史沿革

1914年,江苏省立第八师範;1928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东海中学;1929年,中央大学区立东海中学;1932年,江苏省立东海师範;1940年,苏北第二师範;1945年,江苏省立东海师範;1948年,山东省立东海师範;1959年,江苏省海州师範;1999年,与连云港教育学院、江苏省连云港师範合併,筹建连云港师範专科学校;2000年,成立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连云港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併入。2011年,与江苏师範大学合作建办江苏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

学院设定

江苏师大连校区位于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师大连校区位于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为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江苏师範大学本部的深度合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2020)》、《连云港市十二五规划》、《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与徐州师範大学(现已更名为江苏师範大学)合作建办徐州师範大学连云港校区的协定》以及学校十二规划的相关精神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院设定与专业调整实施方案。
人文与美术学院
人文与美术学院由原中文系和美术繫于2012年7月整合组建而成。目前学院下设8个教研室、2个研究所、1个研训中心和1个基地。学院现有文学和艺术学两大学科门类所属2个本科专业,即汉语言文学和美术学(与江苏师大合办),6个专科专业,即语文教育专业、文秘专业、主持与播音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製作专业,形成了集教育、文学、艺术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我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9人,专科生近1300人。人文与美术学院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教学与科研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专职教师51人。职称结构方面: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学历结构方面: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6人。一些学者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在专业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因美术教育和诗教育人成绩显着,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诗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学院现有2个省级特色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程(语文教学论)、1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门校级优秀课程。近年来,学院教师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承担多项省厅级重点课题,出版多部学术、作品专着。学院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有2个美术作品展览大厅,5间电脑教室,16间专业教学画室,1个文秘实训室,1个主持与播音实训室;在建有环境艺术与综合材料实训室、模拟职场环境实训室、环境艺术模型创作实训室、装置艺术陈设实训室、家具工艺实训室、速录实训室。专业1.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  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能够从事语文教育及相关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写作、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逻辑学、语言学概论、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语文教学技能概论等。2.美术学(专业代码:050406)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高艺术和人文素养,能够适应中、国小校美术素质教育要求和开展美术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文化教育工作者。主要课程:水粉与水彩、油画、国画、设计基础、雕塑基础、色彩风景写生、美术教学法、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毕业论文、毕业创作等。
国际教育学
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为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依託全校外语学科和专业优势而成立的综合性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专任教师29人),其中副教授9人,硕士32人,每年聘请外籍教师6名。国际教育学院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各类公共外语考试和出国语言培训工作,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留学生项目和港澳台学生项目的招生宣传、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目前开设中加合作学前教育(双语方向)和英语教育(学前双语方向)两个专业。学院办学特色:突出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利用国内外信息的能力、赴境外继续深造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依託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教学、国际化的交流和国际化的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套用型人才。近年来,荣获“涉外单位信誉等级评定优秀单位”、“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学校”、“美国青年教学使者(AYC)项目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专业学前教育(海外本科直通车)“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是江苏卓越国际交流教育基金会专门为我省广大专科学历学生赴已开发国家攻读本科开闢的绿色通道。参加“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的学生,先在国内院校就读3年并获得大专文凭,雅思及专业成绩达到国外大学续读条件,家庭具有承担海外学习及生活费用的经济实力,可申请留学。连云港师专学前教育(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由国际教育学院依託学校优质的英语和学前专业教育资源,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旨在培养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的国际化、套用型幼教双语人才。我校具有多年与国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学前教育(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课程设定既保留了我校百年师範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借鉴了国外学校先进的办学经验,除开设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外,还开设雅思、基础英语、中级英语、高级英语、学习技巧等英语附加课程,实行中外籍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有留学意向的同学,可在专科毕业后申请赴澳就读本科继续深造;不申请留学的毕业生,在国内紧缺高素质幼儿教育师资的现状下,凭藉在本专业所学到的过硬的学前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保教实践技能以及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毕业后也可在幼稚园、早教机构、社区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及各类儿童服务机构从事学前双语教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或其他管理工作。
外语与经管学院
外语与经管学院是我校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开放需求而建立的学院。学院重在通过“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专业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掌握经济贸易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国际型、套用型、複合型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人。专业设定在外语、经济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现设有英语教育、英语教育(本科)、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套用韩语、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本科)、电子商务11个专业。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多层次(专科、本科)的成人学历教育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训工作。一手抓人才培养质量,一手抓科研和社会服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较强的办学综合实力赢得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4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市“521”工程培养对象6人;博士(含在读)6人,硕士(含在读)39人。学院常年聘请英、澳、日、韩籍教师为学生授课,留学回国教师及赴国外交流学习教师共16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88.6%。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建有港口涉外商务和旅游管理实训2个省级实训基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9套,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32个。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大学生各类竞赛多次获奖,其中在国家和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奖达62项。学院办学特色明显,科研与专业建设成绩显着。学院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之路,目前已与韩国草堂大学建立了合作关係,共派遣了31名交换学生,旅游管理专业与国内旅游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係,并与新加坡院校建立了合作关係。建有中国小英语教学研究所(筹)和职业发展中心、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等产学研机构。完成省级以上教改课题5项、获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改革教学模式,电子商务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建设方面实行特色课程及骨干课程,实现向以实训或实战为主的教学模式过渡。经济管理类专业全部採取“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双证通过率在95%以上。在校学生在省级与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多人获得省级优秀奖和市级特别奖。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立院。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就业目标,确立“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的工作思路。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28%。专业1.英语(师範)(专业代码:0502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系统掌握并娴熟运用听、说、读、写、译五项英语专业基本技能,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以及英语学科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较全面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英语教育、翻译、研究等工作的複合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初级中级口译、英汉翻译、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史及选读、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商贸英语文选、外贸英语函电与翻译等;就业去向:主要从事中国小英语教学工作或通过学历提升进入科研院所、高校工作;也可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商业、海关等经贸领域,从事口译、笔译、涉外经贸谈判、报关服务、涉外文秘、市场行销等岗位工作2.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090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旅游业务素质,具备较高外语水平、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胜任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和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与利用的高级複合型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概论、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行销、旅游英语、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法规、导游实务、公共关係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就业方向:旅游管理部门、酒店和旅行社从事管理工作,海外领队和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3.物流管理(海港物流)(专业代码:120601)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流及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知识,能在各经济单位、工商企业、内外贸公司以及物流中心从事商品运输、仓储等物流管理实务或从事相关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的工商管理学科複合型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概论、财务管理、市场行销学、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採购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项目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组织等。专业优势:藉助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地理优势,利用其先进的软硬体设施,学习对货物的集散、存储、转运、包装及简单加工,同时利用港口的信息服务平台,完成物流节点中的服务功能和产品增值功能的学习。就业方向: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本专业主要就业职(岗)位为从事管理工作的海港物流企业的业务人员,从事物流业务处理的客户服务人员,从事物流业务处理中的制单、审单等工作的表单作业人员,现代物流企业中进行商品配送、运输调度的计画调度人员,从事商品资料、配送客户资料等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事商品流通加工管理与操作的管理人员,从事进货、理货、发货等工作的管理人员,从事储位、库存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现代物流企业的报关员,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操作人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全校本、专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学院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三个教研室和青少年行为矫正理论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校级品牌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省“333”培养工程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1人,“双师型”教师10人。学院教师治学严谨,承担教育部、省、市、校各级多项课题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多位教师获得省、市、校各级奖励和荣誉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在30多年的专业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作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一体两翼”的教学特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既能胜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又能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海洋港口学院
海洋港口学院源自连云港教育学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科。1978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0-2003年分别与徐州师範大学、淮阴师範学院联合培养物理专业本科学生;2011年招收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生物科学本科专业,2012年增加招收生物技术本科专业,2013年增加招收製药工程本科专业。现招生专业本科4个,专科5个。其中套用电子技术专业获2011年中央财政扶持,生物製药技术、套用电子技术专业为校特色专业。学院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康缘医药商业有限公司、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杰瑞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在校生总计864人。学院坚持“诚信修德,严谨笃学”的育人理念,严格管理、精心施教,形成了良好的院风、教风和学风,学生的英语、计算机通过率为100%,专科学生的“双证率”达到100%,历届学生最终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校本科班获省先进班集体1个,1名学生获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名学生获软体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省一等奖。专科报考“专转本”的学生基本被本科院校录取,如09级生物製药专业“专转本”进入晓庄学院行知学院学习的刘琦、孙鑫两位同学,于今年分别被南京大学动物学专业、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没有参加“专转本”的毕业生,均于当年通过全国“专升本”入学考试;2014年,第一个与扬州大学合办的“专接本”生物技术(製药)本科班正式开班。学院以“爱心家教”为依託,每年都有上千人次的同学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友缘太极”团队获全国冠军3项,省赛冠军多项。学院连续多年获校运动会团体比赛第一名。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后)8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江苏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人,享受市政府津贴2人,硕士生导师3人,是“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近五年来,教师共发论文360余篇,其中北图核心200余篇,被EI、SCI收录40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12项,主持省市级项目59项,连续多年全校排名第一。学院建有江苏省教育厅生化製药实训基地、电子生产工艺实训基地(央财资助)、连云港市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物理基础教学实验室、生物基础教学实验室、化学基础教学实验室、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校标本馆、连云港市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实验室总面积逾1.2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的专项实验设备也正陆续到位。海洋港口学院全体师生着眼未来、团结向上,开拓创新、扎实肯乾,积极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获全校综合考评一等奖。专业1.生物科学(师範)(专业代码:071001)专业方向:海洋生物科学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扎实生物科学(特别是海洋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从教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中等、初等学校生物学科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并具备生物科学(特别是海洋生物学)研究潜能,向更高层次深造发展的生物学人才。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海洋微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海洋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等。职业面向:中、初等学校生物教学与研究。2.生物技术(非师範)(专业代码:071002)专业方向:海洋生物製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扎实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海洋生物製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技术、生物製药,特别是海洋生物製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在医药、生物製品、农业、食品、生物化工等生物技术相关领域从事套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主要课程:生物製药工艺学、海洋生物製药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普通生物学等。职业面向:医药、生物製品、农业、食品、生物化工企业、科研机构。3.机械设计製造及自动化(非师範)(专业代码:080202)专业方向:港船机械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製造的基础知识、套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在港口第一线从事港口机械设备的设计製造、使用、维修、管理及自动控制等领域内的工作,以及科技开发、套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行销售等高级工程技术的套用人才。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製图、工程材料及机械製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及套用、PLC原理及套用、现代企业管理、港口物流学、物流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套用、港口装卸工艺学、起重运输机械、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起重机钢结构製造工艺等。职业面向:港口或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港口机械设备的设计製造、运用维修、运行管理和经行销售等。4.製药工程(非师範)(专业代码:081302)专业方向:海洋药物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药学、製药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海洋药物製备、化学製药、生物技术製药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医药及其相关部门从事药物的生产、销售、科技开发、套用研究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主要课程:製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套用光谱解析、工程製图、仪器分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分离与纯化技术、製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等。职业面向:医药及生物製品生产企业、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医药科研机构、医药流通企业。
体育学院
连云港师範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组建于2002年,2012年院系调整改为体育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2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国家一级及以上裁判员12人;体育行业职业资格培训师6人,国家级考评员1人。体育学院下设体育教育教研室、社会体育教研室、大学体育教研室和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心、体育场馆中心,承担着全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学科建设、体育科研、场馆设施、体育服务等方面工作。目前招收体育教育本科(2013年招生)、体育教育专科、社会体育专科等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校特色专业,大学体育课程为省精品课程,篮球课程为校优秀课程,体操、田径、武术3门课程为校精品课程。体育学院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大力发展学生体育基本技能实训与培养,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坚持职业资格嵌入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建有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南京130体育艺术学校连云港分校。2013年,在江苏省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测试中获总分第一名,自2011年以来总计有300余人次获得各类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薪资高,职业技能培训成果已崭露头角,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学生竞赛成绩突出,相继获得省第十六、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乙组“校长杯”第三、四名。在尚未结束的省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乙组比赛中荣获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网球女子单打第一名,男子篮球、棒垒球、女子排球第四名等优异成绩。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代码:040201)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以及学校体育科研、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体育教育套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桌球、学科教学论等。本专业从第五学期开始实行职业资格教育嵌入选修课程的系列选修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体育教学、社会健身指导与研究套用型专门人才。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12年由计算机系、数学与套用数学系合併组建而成,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147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4名;博士3名,硕士38名;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市“521”工程培养对象14人。2012年,学院荣获“江苏省模範职工小家”荣誉称号。数学教育专业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数学与套用数学专业群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动漫设计与製作是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拥有套用数学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数字媒体实训中心、计算机套用实训中心等20多个专项技能训练实验室。学院长期与灌云县统计局、连云港人寿保险、北大青鸟、连云港市电教馆、迦南图文、新海教育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是Adobe授权培训考核点,国家职业技能定点培训考核机构,省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点,安博教育集团合作院校,连云港市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依託专业群内不同专业之间的共享资源,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推动各专业全面发展。目前,学院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网路课程遴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精品教材2项。郭鹏飞老师荣获“第二届连云港市青年科技奖”一等奖。学院秉承“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以“求真务实抓党建、团结一心促发展”为宗旨,积极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水平,促进学生成才。近2年,我院学生在国家级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省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学院成立“春雨”爱心基金,为困难学生髮放助学金,关心关爱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0%以上。专业数学与套用数学(师範)(专业代码:070101)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和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及其它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含射影几何)、普通物理、机率论、微分几何、近世代数、複变函数、实变函式、常微分方程、初等数学研究、数学建模、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数学教学论。
初等教育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初等教育系,是在连云港市中等师範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百年的国小教师教育历史。学院现有国小教育、青少年工作与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3个专业。其中,国小教育专业为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拥有省优秀教学团队、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在校生15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9人;硕士学位37人。建有初等教育研究中心、儿童文化研究所、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等3个研究机构,并负责我校《农村教育研究》、《儿童文化学刊》杂誌的编辑出版工作。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 1篇,人大複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50余篇;编写教材6本;发明专利1项;省级课题立项6项,市级课题18项,校级课题40余项;省大学生创新项目10余项。在近两年举办的“首届全国高师、高职国小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观摩活动”和“第一届全国师範生职业技能大赛”中,4名学生获特等奖,6名学生获一等奖; 2013届毕业生夏继伟同学获江苏省“201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奖。专业教育学类(国小教育)(专业代码:0401)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我校与江苏师範大学联合办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技能熟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国小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国小教师。素质要求: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小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国小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素养,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结构上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文化科学知识视野开阔,具有适应国小综合素质教育的从教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课程: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德育原理、写作、国小班队管理等。
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
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现有1个本科专业(学前教育)和4个专科专业(学前教育、心理谘询、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学前教育专业和心理谘询专业2012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下设农村学前教育研究所、教师教育研训中心、五大宫调研究所等3个研究机构。拥有手工製作室、钢琴教室、数码钢琴教室、舞蹈房、模拟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蒙台梭利训练室、奥尔夫训练室、亲子活动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儿童心理观察室等校内实训室,并与省内外20多所优质幼稚园,部分心理谘询机构以及文艺演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係,为本院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搭建了优越的实践教学平台。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善于科研、技能熟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49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2人;博士3人(在读1人)、硕士23人;双师型教师14人,国家二级心理谘询师7人。学院教师近几年出版专着4部,编写教材8套,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50余篇;完成省级以上课题19项,获得市级奖项4项,省级以上各项奖励10项,江苏省精品课程1项。声乐演唱、舞蹈作品多次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奖。学院现有学生近2400人,他们活跃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活动及社会公益演出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0多项,省级奖项20多项,市厅级奖项30多项,参加社会公益演出20多场次。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鼓励学生苦练教学基本功。近两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师範生基本功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3项,在江苏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专业组银奖1项、三等奖1项。学院党建思政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表彰,荣获“教育部第二届廉政文化建设二等奖”、“省最佳党日活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五四红旗团总支”等称号。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走开放、创新之路,始终注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职前与职后融通”贯穿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全方位服务于“厚基础、强能力、有特长”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高满意度的专门人才,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专业学前教育(师範)(专业代码:040106)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扎实,学前教育技能熟练,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管理工作者、学前教育研究者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建有省内一流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拥有多间电钢琴教室、舞蹈教室和音乐厅,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国家相关考试后可以获得钢琴、舞蹈、书法、国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蒙台梭利教师”、“早期教育教师”、“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招生计画

(2012年)学校代码 1322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及方向名称
招生数
学制
01
040101
教育学(国小教育)(师範)
50(文30理20)
四年
02
040102
学前教育(师範)
50(文30理20)
四年
03
050101
汉语言文学(师範)
50(文40理10)
四年
04
050201
英语(师範)
50(文40理10)
四年
05
050406
美术学(师範)
35
四年
06
070101
数学与套用数学(师範)
50(理40文10)
四年
07
070401
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科学)(师範)
45(理35文10)
四年
08
070402
生物技术(海洋生物製药)(非师範)
45(理35文10)
四年
0909000000909
080301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港船机械)(非师範)
50(理40文10)
四年
10
110201
物流管理(海港物流)(非师範)
50(理30文20)
四年
合计
475
预留:2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