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源村

(2019-07-24 07:38:41) 百科
江源村

江源村

江源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脚下,东为杨林村,西与横石彭家壠、九宫山船埠村交界,南为留咀、郭源村,北与横石文宣村毗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江源村
  • 别名:江源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
  • 电话区号:0715
  • 邮政区码:437600
  • 地理位置: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西南四面环山的江源自然村
  • 面积:15.9平方公里
  • 人口:1868
  • 方言:赣语
  • 着名景点:王氏老屋
  • 车牌代码:鄂L

行政区划

江源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脚下,东为杨林村,西与横石彭家壠、九宫山船埠村交界,南为留咀、郭源村,北与横石文宣村毗邻。总面积15.9平方公里。8个村民小组,496户,1868人。耕地面积1299亩,其中水田960亩。山林面积22432亩。有13个姓氏,主要姓氏为王、成两姓,居住在12个自然湾,绝大多数为汉族。

历史文化

1950年属和平乡,1956年划分为江源、枣园两个高级社。1958年,江源、枣园合併为灯明大队。1961年,划归武汉市森工处杨林林场,改为江源、枣园两个生产中队,1981年划分为江源、枣园两个大队。1984年改为村。1999年8月,江源村,枣园村属洪港镇。2002年10月,将江源村与枣园村合併为江源村。
水利工程建设初具规模。自1958年以来,先后建壠坑、桃树窝、何家洞、大塘尾、李家壠5座水库、1道石堰和11道柴草堰,基本上解决水田灌溉难的问题。1978年-2003年,先后修起石拱桥12座,即坳下、枣树下、成家畈、江源畈及南岭口2座,闵家、塘里、楼下各1座,2007年修通上坑口至坳下水泥路11公里。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1989年-2001年,先后投资60余万元建成国小教学楼3幢,面积500平方米,同时建村卫生室3个。1985年度1995年,全村有採茶戏剧团2个,黄梅戏剧团1个,演员百余人。

风景名胜

部分自然湾的由来:
江源湾:最早姜姓居住河流两岸,以姓氏取名姜源,后姜姓衰败无人居住,王姓迁入改为江源。
南岭口:村南靠南岭山(阳新县誌上迁里图载)距茶地坳2.3公里。
楼下:过去此地有座哨楼,村处楼下,故名楼下,距茶地坳800米。
祠堂畈:成氏宗祠建于畈上,距茶地坳1.6公里
江源自然村全村160余户、800余人口,为北宋名将王韶后裔世居之地。自106国道杨林段始已修筑村级公路沿南岭口通至该地,与国家风景名胜区九宫山,与正在开发旅游的太平山毗邻,现拥有明清两代古建筑十余处,三百余年古树群两处,七八人合抱的千年古松树2株、古枫树1株,此外还有建于明代的古桥,红色革命遗址等,还有世人称颂的良好家风等地方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有进士府第王氏老屋(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300余平方,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八字门楼,一进五重,雕樑画栋。建于明代的古祠堂老宗屋,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一进六重,横屋三重相抱,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此村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洪港镇十二五规划江源村被列入古村旅游开发行列。
江源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