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淮军区

(2018-10-10 00:47:52) 百科

江淮军区

1948年5月,为适应敌后斗争形势需要,华东军区将淮南、淮北军区合併为江淮军区。下辖第1、第2、 第3、第4军分区和第34旅、独立旅等部,共1.9万余人。1949年2月,江淮军区第34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军之第132师合编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淮军区
  • 创始日期:1948年5月
  • 隶属:华东军区
  • 来源:淮南、淮北军区

概述

1948年5月,为适应敌后斗争形势需要,华东军区将淮南、淮北军区合併为江淮军区(司令员陈庆先,政治委员曹荻秋,副司令员饶子健、梁从学,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杨光池,参谋长赵汇川)。下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和第34旅、独立旅等部,共1.9万余人。6月至9月,转战津浦、陇海路段,配合华东野战军进行开封、睢杞、济南战役,牵制打击国民党军。11月,参加淮海战役,围攻赵墩,阻击黄伯韬兵团西逃,接着又配合第13纵队全歼国民党军第238师,解放灵壁。

部队改编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江淮军区第34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军之第132师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军长何基沣,政治委员赵启民,副军长饶子健、过家芳,副政治委员吴宪,参谋长张秀龙,政治部主任王德贵),隶属第3野战军第8兵团。下辖第100师(以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32师为基础改编,师长孙明泉。政治委员王学武)、第101师(以江淮军区独立旅为基础组成,师长叶道友,政治委员杨汉林)、第102(以江淮军区第34旅为基础组成,师长李木生,政治委员廖成美)。全军共1.6万余人。

34军

1949年4月,经编组整训后的第34军参加渡江战役,和第35军一起,攻占瓜洲、浦镇,箝制南京、镇江正面国民党军。23日,占领镇江。6月,进驻南京,担任警备任务。7月,军部兼南京警备司令部,袁仲贤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以祥、何基沣分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张藩任副政治委员。饶子键任参谋长,王德贵任政治部主任。

番号撤销

1949年7月,第100师调归第33军建制。11月,第101师调归第10兵团。12月,第102师调归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后改为炮兵第3师师部。 1950年1月,第3野战军教导师6个团调归第34军兼南京军区警备司令部建制。同时,军机关一部组建华东军区航空处。11月,军机关及其余部队改编为华 东公安第13师。第34军番号遂撤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