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淮文化

(2019-03-19 21:24:20) 百科

江淮文化

1941年4月,江淮日报社创办综合性月刊《江淮文化》,为16开本。刘少奇为《江淮文化》杂誌题词。他在题词中写道:“ 《江淮文化》的出版,它将为抗战服务,为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敌后抗战、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服务,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巩固服务。”杂誌由华中总指挥部(后为新四军政治部)主办,“发刊词”说明“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该刊任务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江淮文化
  • 类别:综合性
  • 创刊时间:1941年4月
  • 出版周期:月刊

月刊简介

1941年4月,江淮日报社创办综合性月刊《江淮文化》,为16开本。该杂誌由华中总指挥部(后为新四军政治部)主办,“发刊词”说明“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该刊任务之一。为配合《江淮文化》的创刊,《江淮日报》发表题为《文化运动与组织动员》的社论,把文化建设作为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大工作提出来,动员苏北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建国目标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推动文化运动的开展。

刘少奇题词

1941年4月10日,刘少奇在题词中写道:《江淮文化》的出版,它将为抗战服务,为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敌后抗战、争取抗战最后胜利服务,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巩固服务。它将坚决的不留情的反对敌寇、汉奸的奴隶文化及引导人民走向民族叛变与堕落腐化的文化,而为提高民族气节、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同时,它将反对封建的武断的文化及引导人民走向愚昧、黑暗、盲从的文化,而为拥护科学的真理与提高人民的觉悟程度及政治文化水準而斗争。它将在文化战线上首战敌寇、汉奸及黑暗倒退的反动势力,而为自由独立幸福的新中国在思想上準备强固的基础。”

着名文章

1941年4月19日,《江淮文化》杂誌在盐城正式出版。1940年底刘少奇就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问题撰写的《论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就刊发在《江淮文化》创刊号上,署名胡服,全文约4700字。文章阐述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论述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合法性,指出在敌后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有着推动全国民主化的重大影响。随后,《江淮文化》又发表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前9个部分,即:中国向何处去、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驳资产阶级专政、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江淮文化》杂誌刊登这两篇重要文章,对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中国革命形势,为今后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刘少奇的指导下,《江淮文化》偏重于文艺性和民众性。创刊号刊有彭康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吴蔷的《政治通俗宣传几例》、丘东平的小说《茅山下》、许幸之的诗《春雷》、殷扬的特写《皖南突围记》、莫朴的木刻《我们活跃在苏北》等。
同年7月,《江淮文化》停刊。虽然该刊存在时间不长,但对进一步繁荣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