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油附子

(2019-06-08 09:11:59) 百科
江油附子

江油附子

江油附子,四川省江油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

附子是中国4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是唯一一种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道地药材。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以附子为主配方的验方达23个,居首位。江油附子按炮製工艺不同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淡附片,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油附子
  • 产地名称:四川江油市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 品质特点: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产品
  •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6年第41号
  • 批准时间:2006年03月23日

产品特点

江油附子是川产道地药材,除具有一般附子的成分外,还独有江油乌头硷、新江油乌头硷等成分。按炮製工艺不同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淡附片。江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江油附子还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煲汤可以补阳、驱寒、除湿,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江油附子江油附子

产地环境

江油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涪江中上游地带。东与剑阁县、梓潼县接壤,南抵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和安州区,西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北与平武县、青川县连界,介于北纬31°32′26″—32°19′18″、东经104°31′35″—105°17′30″之间,总面积2719平方千米。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平坝占22.2%,丘陵占26.5%,山地占51.2%,台地占0.1%。涪江在江油市境内全长6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3立方米/秒,是江油市境内最大的河流。
江油市境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夏热冬暖,暑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9℃,降水量1113.21毫米,蒸发量926.7毫米,相对湿度81%,日照时数1277.1小时,年平均气压为95.35千帕,极端最高气温37.5°C,极端最低气温-6.8°C,无霜期为238天。因为雨热同步,能保障对农作物的生长,在市境大部分地区可以满足农作物两熟的热量要求,非常适合附子的生长。
江油地理江油地理

历史渊源

四川江油种植附子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尤以彰明镇的附子最优。
文献记载宋代就已广泛种植,自古被誉为“附子之乡”。
清乾隆年间,彰明附子被定为朝廷贡品。
1969年,江油种植附子5933亩,达到历史最高峰,其产品黑、白附片和炮附子、盐附子销往全国和朝鲜、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03年,“江油附子”通过国家科技部首批中药产业现代化 “GAP成果”验收。
2006年,获得国家首批中药材“国家地理标识”保护。
2009年,附子产品市场总需求量约为1500吨,“江油附子”的产销量却不足200吨。由于市场占有率大幅降低,“江油附子”的种植面积也由3000—4000亩逐渐下滑,2009年仅种植了1200余亩。
2017年,江油市把附子产业列入全市“135”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
江油附子江油附子

生产情况

2006年,江油附子获保护后,相关企业每年新增产值1000万元,新增税收100万元。
2012年,江油附子基地发展到3000亩,产量约1500吨/年。
2017年,江油附子种植面积4700亩,种植20—200亩的大户50余户,附子产量564万斤,收益6768万元,与2016年同期收益增长2868万元。

产品荣誉

2010年,江油附子获得“全国中药饮片诚信品牌”的称号。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江油附子”实施地理标誌产品保护。

地理标誌

地域保护範围

江油附子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江油附子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的请示》(江府发[2005]89号)提出的範围为準,为四川省江油市太平镇、青莲镇、九岭镇、三合镇、彰明镇、西屏乡等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栽培品种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南瓜叶品种。
江油附子江油附子
(二)立地条件
海拔450米至600米,耕作土层20厘米,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3%,pH值6至8。
(三)种苗培育
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山区培育,适宜砂壤土,透气性好,近水源,湿度80%左右,日照充足,施腐肥,採收时按照块根大小选种。
(四)栽培措施
忌连作,每年11月中旬(冬至前)栽种。次年雨水节后补苗、除草、追肥。4月上旬(清明节前后)进行第1次修根,除去劣势子根,保留健壮子根1至2个。4月中旬,第2次修根和追肥,当植株生长到12片至13片叶片时,及时摘除顶芽。1周后,及时摘除茎节的腋芽。
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水。
(五)採收
附子在土壤中生长期约9个月,夏至节后大暑节前採收。鲜附子表面棕褐色,顶端有凹陷的芽痕。长5厘米至8厘米,直径4厘米至6厘米,≥24个/千克。用专用工具,挖出泥附子,去掉母根和鬚根及泥土。
(六)加工
1.以附子为原料,採用炮製加工的传统独特工艺製成片型,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淡附片。
2.附片生产工艺:
(1)白附片生产工艺: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厘米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烘乾,检验包装入库。
(2)黑顺片生产工艺:取泥附子,浸入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厘米的片,再用水浸漂,取出蒸至出现油麵,光泽后烘乾,检验包装入库。
江油附子江油附子
(3)炮附片生产工艺:取片厚0.3厘米至0.5厘米附片,用沙烫至鼓起并微变色,检验包装入库。
(4)淡附片生产工艺: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至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0.3厘米至0.5厘米烘乾,检验包装入库。
(七)质量特色
1.感官要求:白附片,无外皮,切面呈黄白色。黑顺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暗红色。白附片、黑顺片表面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炮附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淡黄色,呈半透明状。淡附片为黑褐色,断面呈角质化裂口。
2.理化指标:白附片、淡附片总生物硷限量0.07%至0.15%;黑顺片总生物硷限量0.09%至0.15%;炮附片总生物硷限量0.08%至0.15%;附片水分≤17%。

专用标誌使用

江油附子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誌产品专用标誌”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