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江南(汉乐府诗)

(2019-10-21 22:47:55) 百科
江南(汉乐府诗)

江南(汉乐府诗)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採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点明採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全诗使用比喻和反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採莲时的优美意境。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江南
  • 创作年代:汉代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作者:无名氏

作品原文

江南
江南可採莲,莲叶何1田田2,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何:多幺
  2. 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白话译文

江南水上可以採莲,莲叶多幺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採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採莲人採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採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採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採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讯息。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採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採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採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徵爱情。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採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採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採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採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採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採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複,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採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採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覆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江南採莲意境图江南採莲意境图

历史点评

《乐府古题要解》:《江南曲》古词……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
《古诗源》:奇格。
《汉诗总说》:汉诗韵最奇,《焦仲卿妻》诗多至二十余韵,有隔句用韵;至《江南可採莲》、《上陵》、《蜀国刺》乃无韵,不可不知。
《中国诗史》:这是首很质朴自然的民歌,几乎没有一种选本不选它。杜甫的《杜鹃》首四句即拟此曲末四句。《沧浪诗话》以为此诗“全不押韵”,而黄节(《汉魏乐府风笺》)引《大招》以证“西”“北”相叶,恐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