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第一中学(ShanTou No.1 Middle School),汕头市教育局直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前身是华英中学堂;1904年由澄海富商陈雨亭捐资创办;1925年学堂改名为南强中学;1927年秋改为汕头市立第一中学;抗战时期先后迁到潮安琪园、普宁三都、流沙圩等地;1949年10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定名为汕头市第一中学。
据官网2015年5月显示,校区占地面积244亩,建筑总面积98000平方米;设有高中教学班90个,在校学生5360人,高级教师94人,一级教师112人,教职工371人。拥有两个省名师工作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汕头市第一中学
- 外文名:CanTou No.1 Middle School
- 简称:汕头一中
- 校训:红勤实健
- 创办时间:1925年
- 类别:公立学校(普通中等学校)
- 现任校长:林惜平
- 知名校友:秦牧、杨遵仪、萧灼基
- 所属地区:广东汕头
- 主要奖项:第十四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
2005年至2014年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连续十年获一等奖
2010年4月被首批命名为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 老校区地址:金平区中山路64号(走读制)
- 新校区地址:龙湖区万吉生活区(寄宿制)
- 主管单位:汕头市教育局
- 官网:http://stdyzx.stedu.net/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汕头市第一中学前身是华英中学堂;
新校区教工食堂

1904年由澄海富商陈雨亭捐资创办;
1925年改名为南强中学;
1927年秋改为汕头市立第一中学;
抗战时期先后迁到潮安琪园、普宁三都、流沙圩等地;
建国以后
1949年10月,人民政府接管后定名为汕头市第一中学;
新校区学生食堂

为纪念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把每年10月24日定为纪念日;
1993年首批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
1997年首批通过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命名;
2006年,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範性高中初期督导评估;
2005年12月31日位于汕头市龙湖万吉生活区的汕头一中新校区正式动工建设;
2006年12月18日汕头一中新校区落成;
2007年初投入使用;
新校区教工宿舍

2009年成为国家级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0年4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和省科协联合评为首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止于2012年10月,该校设有高中教学班90个,在校学生5360人,分为新校区(内宿制公办高中)和老校区(走读制公办高中),总占地总面积280.5亩(其中老校区36.5亩)。
新校区学生宿舍

硬体设施
截止2006年12月,建有主教学楼3个合围共6座,共约20000多平方米;还有实验楼、电教楼、办公楼、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标準游泳池、练习游泳池等场地设备设施。学生宿舍配有空调、电话、卫生间、洗淋间以及热水供应系统,学生食堂是广东省食品卫生A级食堂。
新校区体育馆

师资力量
据官网2015年5月显示,该校共有教职员工371人,其中高级教师94人,拥有两个省名师工作室(苏红名师工作室、林绮玲名师工作室)。
新校区艺术馆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5年高考成绩:总分600分以上432人(比2014年增加263人),上一本线791人(比2014年增加195人,增长33%)。
2014年高考成绩:该校高考成绩总分600分以上人数有169人;上重点大学线人数596人(比2013年增加41人),占全市重点大学线考生11.3%;本科上线人数有1574人(比2013年增加10人),比率为93%,占全市本科线考生7.6%。
汕头市第一中学实验室

2013年高考成绩:600分以上人数有282人,占全省1.2%,上重点大学线人数有555人(比2012年增加69人),占全市重点大学线考生12.3%,本科线人数有1564人(比2012年增加88人),比率为93.1%,占全市本科线考生8%,
2010至2012三年高考成绩:上重点线高达43%,本科线高达78%,省大专线高达89%。
2007年高考高考成绩:上重点大学线人数、本科线人数、省大专线人数等均居全市前列。全市总分相当于标準分700分以上的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34人,占全市增加人数的52%。
- 素质竞赛
截止2013年7月,男子软式排球队多次代表汕头市中学生参加省级相关比赛,曾荣获第7名;
2002年,学生男子、女子篮球队在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二名等名次;
2006年12月,学生围棋代表队在汕头市第九届“安利杯”中小学生围棋锦标赛中荣获高中组团体冠军及男子个人冠军、第五名、第六名、女子个人亚军、第四名;
2010年,学生男子足球队在汕头市“体彩杯”中学生足球赛中荣获亚军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2010年,课间操代表队在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等名次;
2016年,学生男子足球队在汕头市“市长杯”中学生足球赛中荣获亚军。
- 学科竞赛
截止2012年,汕头一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奖364项,获奖人数高达1424人次。其中,国家级56项,获奖人数235人次;省级115项,获奖人数370人次;市级193项,获奖人数819人次。
2002年8月,戴德承同学在第1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银牌,被汕头市授予全市唯一的“中学生科学之星”光荣称号。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
届次 | 参赛作品 | 获奖情况/荣誉 | 作者 | |
第30届 | 广场舞“扰民”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汕头市中心城区为例 | 科技创新成果 | 林珏琪 | |
注重精品旅游线路设计 打造魅力特色鮀城 | 科技创新成果 | 刘子源、纪臻杰、洪逸青 | ||
利用几何画板开展数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基于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数学实验 | 科技创新成果 | 李煜锌 | ||
龙鬚菜对赤潮微藻的化感作用探究 | 科技创新成果 | 许世立、刘创锋、李财贤 | ||
外来入侵植物浸提液对孑孓的影响 | 科技创新成果 | 邵丹媛、吴泽榕、陈宇航 | ||
有关广东省潮汕地区高速铁路可达性的研究及建议 | 科技创新成果 | 涂加乐、许轩博、许馥婷 | ||
化学中的说文解字 | 科技实践活动 | 《化学中的说文解字》课题组 | ||
第29届 | 英语改革反响大 师生应有发言权 | 一等奖 | 蔡婕 | |
高斯加速器 | 二等奖 | 杨佳诺、林少欣、吴泽钿 |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二等奖 | 张灵斐 | ||
启动大桥建成新引擎 引领南澳经济大发展 | 三等奖 | 周子琳、郭嘉欣、陈柏润 | ||
第28届 | 厚德敏行、慈心济世-汕头市区民间慈善组织发展现状探究 | 一等奖 | 陈汶鑫 | |
华南家居植物抗电磁辐射能力探究及自动灌溉装置的製作 | 二等奖 | 陈琳涵、沈牧原、刘聚鑫 | ||
祖暅原理与空间几何体的体积 | 二等奖 | 肖乐璇 | ||
关注农村环境整治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二等奖 | 谢思敏、陈若涵、黄佩瑜 | ||
基于高中英语辞彙校本考级的构建 | 三等奖 | 林广 | ||
推动潮汕文化保护与传承-潮汕木雕文化的现状与展望 | 三等奖 | 肖冰 | ||
参考资料 |
教师成绩
截止2012年8月,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全国、省、市级奖励81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有10人次,获省等奖的14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44人次(其中获得集体奖励一项;个人获得国家级奖励3人次,获得省级奖励5人次,获得市级奖励36人次)。在汕头市第五届和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每届有5位教师荣获全市开赛十个学科的一等奖(即第一名)。在2005年举行的全市青年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中,共有10名教师获奖(其中1人获全市第一名,3人获一等奖),获一等奖人数和获奖总人数均居全市首位。
截止2010年7月课题统计
序号 | 课题级别 | 数量 | 备注 | |
1 | 国家级 | 2 | 《基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的研究》 《历史课程资源整合中潮汕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
2 | 国家级子课题 | 23 | 参考资料来源 | |
3 | 省级 | 9 | ||
4 | 市级 | 2 | ||
5 | 校本课题 | 10 |
学校荣誉
- 截止2010年所获荣誉:
汕头市文明单位 | 法制教育先进单位 | 汕头市普教系统文明学校 |
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 贯彻实施两个条例先进单位 | 广东省先进职工之家 |
广东省文明单位 | 广东省模範集体 |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
广东省博冠科学探索奖 | 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
参考资料
文化传统
校徽
如图:
学校校徽

校训
红勤实健
红——又红又专,要有报国的赤诚之心而且要专于社会主义,专心学习,报效国家。
勤——勤学苦练,辛勤劳动。你们在老校可以看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标语。
实——实事求是,不仅要具有创新精神,而且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最重要的还有要实践,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準。
健——学生教育不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包括强身健体。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截止2014年9月)
职务 | 姓名 | 参考资料 |
校长 | 林惜平 | 来源 |
副校长 | 何大文 | 来源 |
吕敬云 | 来源 | |
李奇武 | 来源 |
知名校友
杨遵仪,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恩师、中科院院士;
萧灼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恩师、着名经济学家;
秦牧,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