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永顺县(湘西州下辖县)

(2019-04-14 23:59:44) 百科
永顺县(永顺(湘西州下辖县))

永顺县(湘西州下辖县)

永顺(湘西州下辖县)一般指本词条

永顺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代管县,位于自治州北部,辖区总面积3810.6325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327个行政村。2016年,永顺县总人口53.82万人,常住人口44.85万人。列入西部大开发範围,可以享受国家、省、州有关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2015年,永顺县乡镇区划调整后,下辖11乡12镇。

永顺县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的武陵山脉中段,境内地貌以山地、丘岗为主,最高海拔1437.9米,最低海拔162.6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平均降水量1357毫米,平均日照1306小时,无霜期286天。主要景点有芙蓉镇、猛洞河平湖景区、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2016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5.9%。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範县”荣誉称号。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永顺县
  • 外文名称:Yongshun County
  • 别名:溪州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下辖地区:11乡12镇 
  • 政府驻地:灵溪镇
  • 电话区号:0743
  • 邮政区码:416700
  • 地理位置:湘西西北部
  • 面积:3812平方千米
  • 人口:户籍53.82万、常住44.85万(2016年)
  • 方言:西南官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芙蓉古镇、猛洞河漂流、老司城遗址
  • 火车站:新永顺站、芙蓉镇站
  • 车牌代码:湘U
  • 行政代码:433127

历史沿革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战国时属楚之黔中地。秦时,属黔中郡。西汉汉高祖(公元前206年),置酉阳县。酉阳治所在今治(灵溪镇)东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晋和南北朝时,均为酉阳县地。晋属武陵郡。宋属武陵太守。齐梁复属武陵郡。陈属沅陵郡。隋代,置辰州,废酉阳,并迁陵,改为大乡县地,属沅陵郡。唐天授二年(691年)析辰州,置溪州,永顺地属溪州大乡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溪州为灵溪郡,复名溪州,隶黔中道。
宋代为下溪州、南渭州、溶州等羁縻州地。下溪州治所地今东南30里旧司城,属荆湖北路。元代,永顺境内设立永顺宣抚司,属四川行省;置麦着土村、会溪、游溶感化州和腊惹峒、驴迟峒,属湖广行省思州军民安抚司(治今贵州风岗);又设南渭州,属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治今贵州贵定)。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1373年)升为永顺军民宣慰使司,辖“三州”、“六长官司”,时永顺境地有南渭、施溶二州、腊惹洞、麦着黄洞、驴迟洞、田家洞、施溶洞五长官司。清雍正五年(1727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请求纳土,改设流官。雍正七年(1729年)置永顺县,治所在今治灵溪镇,属辰沅永靖道永顺府。
民国元年(1912年),裁县留府,次年9月裁府改县,属辰沅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废,永顺直属湖南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攻克永顺县城,中共湘鄂川黔边区省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设境内塔卧,并成立了永保、郭亮县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湖南省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处,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全省普设行政区九个,永顺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划十个行政督察区,永顺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顺,隶湖南省永顺专区。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湘西苗族自治州),永顺为其代管。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顺为其所辖。
1996年,永顺县辖6个镇、40个乡:灵溪镇、永茂镇、石堤镇、塔卧镇、龙寨镇、王村镇、小溪乡、镇溪乡、回龙乡、朗溪乡、青坪乡、羊峰乡、麻岔乡、大明乡、润雅乡、抚志乡、颗砂乡、吊井乡、连洞乡、首车乡、勺哈乡、西岐乡、两岔乡、泽家乡、对山乡、大坝乡、和平乡、列夕乡、柏杨乡、仓坪乡、车坪乡、三家田乡、砂坝乡、官坝乡、桃子溪乡、杉木乡、盐井乡、万民乡、万福乡、新寨乡、毛坝乡、高坪乡、西米乡、松柏乡、保坪乡、长官乡。
首车乡、泽家乡、长官乡先后撤乡设镇。调整后,永顺县辖9个镇、37个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顺县辖12个镇、18个乡。灵溪镇、首车镇、泽家镇、芙蓉镇(原王村镇)、永茂镇、石堤镇、塔卧镇、万坪镇(原龙寨镇)、青坪镇、砂坝镇、松柏镇、长官镇、两岔乡、勺哈乡、西歧乡、对山乡、大坝乡、列夕乡、回龙乡、小溪乡、朗溪乡、润雅乡、车坪乡、毛坝乡、万民乡、盐井乡、抚志乡、吊井乡、颗砂乡、高坪乡。
2015年,永顺县乡镇区划调整,调整后,永顺县共减少7个乡镇建制,现辖灵溪、芙蓉、小溪、泽家、首车、石堤、永茂、青坪、砂坝、塔卧、松柏、万坪12个镇,两岔、西歧、对山、润雅、朗溪、万民、毛坝、盐井、车坪、高坪、颗砂11个乡,总面积3811.7平方千米,总人口54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地灵溪镇名称不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邻张家界市境,西接龙山县、保靖县境,北枕桑植县境,南临古丈县境,东南同怀化地区沅陵县境毗连。位于东经109°35′~110°23′、北纬28°42′~29°27′之间。从东沿的锅姥峰至西沿的万云山顶,宽78公里;南面自罗依溪酉水大桥头至北面喇叭界,长81公里。永顺县总面积3810.6325平方公里(571.5949万亩),为湖南省面积的1.8%,为湘西自治州面积的17.6%。
永顺县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永顺县为湘鄂西片区、湘鄂川黔片区。

地形地貌

永顺县境域地势险峻,山峦起伏,溪河纵横。地貌呈山地、山原、丘陵、岗地及向斜谷地等多种类型。最高海拔1437.9米,最低海拔162.6米,高低相差1275.3米,地势比降为44.6%。永顺县是中国东部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向西部高山高原暗针叶林转变的过度带,为云贵高原、鄂西山地黄壤岩溶山原的东缘。从东沿的锅锅姥蜂至西沿的万云山顶,宽78公里;南面自枝柳铁路罗依溪酉水大桥头至北面喇叭界,长81公里。
永顺县境内崇山峻岭,永龙山呈弧形雄居县境西北,人头山蜿蜒东南,其间普岸山、万福山、蟠龙山、四方界、羊峰山、方石岩等山脉曲绕相连,组成斜"S"型,地势依此向东北部澧水和南部酉水梯级下降,构成了不对称"鞍状"的地貌形态。

气候

永顺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较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垂直差异悬殊,立体气候特徵明显,小气候效应显着。年平均气温14.2℃~16.4℃,无霜期在234~290天之间,日照1305.8小时。年均降水量1365.9毫米。

水文条件

永顺县水域面积58.4平方公里,属沅、澧水系,沅水流域面积3019.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24%;澧水流域面积79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76%。全县共有大小溪河33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70条,其中一级支流6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30条,四级支流13条,5级支流5条。全县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9公里。
酉水:在县境河长67.5公里。1979年凤滩水电站大坝建成后,"高峡出平湖",汇入的支流主要有猛洞河、牛路河、泗溪河、施溶河、朗溪河。
猛洞河:为酉水最大支流,源于桑植上河溪马鬃岭西麓和龙山的分水岭。猛洞河全长158公里,经县境112.1公里,流域面积1732.4平方公里,河宽30-80米,多年平均流量28.73秒立方米,落差98米。
牛路河:为猛洞河最大支流,全长88.9公里,流域面积895.3平方公里,河宽30-60米。沿河接纳了仓坪、三家田、颗砂、万福、大明、石堤、羊峰等乡溪流,多年平均流量22.264秒立方米。
泗溪河:源于西歧乡陈家寨村透底沟,县境内长36.4公里,流域面积272.6平方公里,河宽20-40米,其中段称乜车河,流经和平、泽家、柏杨乡入酉水,多年平均流量3.196秒立方米。
施溶河(俗称溪河):源于朗溪乡云盘村,经回龙、长官、游溶溪入酉水。全长40.8公里,流域面积297.2平方公里,河宽20-40米,多年平均流量5.204秒立方米。
朗溪河:源于朗溪乡朗溪村,流至沅陵明溪口入酉水。境内长33公里,流域面积270.6平方公里,河宽10-20米,多年平均流量7.36秒立方米。
杉木河:境内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227.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71秒立方米。属季节河。
万民岗河:源于五伦,横贯万民乡全境,长19.4公里,流域面积95.12平方公里,向东北入澧水南源,多年平均流量3.24秒立方米。
砂坝河:源于蟠龙洞,流经官坝乡田谷垭出境入澧水南源。全长13.8公里。流域面积53.63平方公里,河宽20-30米,多年平均流量1.66秒立方米。
桃子溪河:源于亚子溪,由南向北入澧水干流,境内长8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河宽30-40米,多年平均流量1.15秒立方米。
贺虎溪:发源于青坪乡桂竹村,经润雅入澧水干流,境内长24.9公里,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河宽30-50米,多年平均流量4.624秒立方米。
永茂河:源于永茂镇的大溪湾,注入澧水,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81.37平方公里,河宽20-30米,多年平均流量2.129秒立方米。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截至2013年,永顺县有林地面积21.2万公顷,其中天然林8.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5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7.6%。年产家作物秸乾18万吨,退耕还林3.6万公顷,是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森林覆盖率达70.2%,是全省22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境内有天然草场224万亩.

生物资源

截至2013年,永顺县有脊椎动物64科20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8种。全县有自然草场16万公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209科2207种,理论载畜量40万个黄牛单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娃娃鱼、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68种。
猴儿跳猴儿跳

水利资源

截至2013年,河流坡降陡、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38.72万千瓦,可供开发10.2万千瓦,公开发利用25%。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永顺县储量的矿产36种,矿产地30处,主要有煤、铁、铅、锌、磷、大理石、膨润土等,其中铁矿石储量2350万吨,磷矿石储量10166万吨,大理石储量3.8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永顺县常住总人口445224人,其中,灵溪镇55633人,首车镇11241人,泽家镇9662人,王村镇14207人,永茂镇7376人,石堤镇15890人,塔卧镇15594人,龙寨镇16634人,长官镇6803人,两岔乡9425人,勺哈乡11806人,西歧乡8669人,对山乡7533人,和平乡4351人,大坝乡7446人,列夕乡7554人,柏杨乡6442人,松柏乡14644人,西米乡7647人,高坪乡8464人,保坪乡7346人,回龙乡8596人,镇溪乡2392人,小溪乡3220人,青坪乡10362人,朗溪乡5433人,羊峰乡9536人,麻岔乡8273人,大明乡5780人,润雅乡7279人,仓坪乡7324人,车坪乡10575人,三家田乡9767人,砂坝乡9390人,官坝乡5867人,桃子溪乡6299人,杉木乡5742人,毛坝乡11079人,万民乡10962人,盐井乡6122人,万福乡5252人,新寨乡6144人,抚志乡8632人,连洞乡9893人,吊井乡8472人,颗砂乡8466人。
2015年末,永顺县总户数15.61万户,总人口53.82万人,其中男28.1万人,女25.7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4.85万人,其中:男23.37万人,女21.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08万人,农村人口28.77万人;总人口中少数民族49.6万人,少数民族中土家族42.95万人,苗族6.34万人。

民族

据2005年人口统计,永顺县境内聚居着土家族、汉族、苗族、回族、白族、瑶族、侗族、佤族、满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哈尼族、仡佬族、阿昌族、土族、傣族、黎族等21个民族,以土家族人口最多。

交通运输

截至2012年末,永顺县通铁路里程3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4335公里,其中国公路69公里,省公路192公里,县公路267公里,乡公路703公里。完成乡通畅公路232.2公里,村通畅公路106.5公里,全社会旅客客运量778万人次,周转量52365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126万吨,周转量20181万吨公里。

民航

永顺县城距张家界荷花机场90公里,距贵州铜仁大兴机场165公里,连结其间的公路正在按二级公路标準进行改造。

铁路

枝柳铁路穿越县境东南部,猛洞河客运站可停靠特快,永茂货运站是湘鄂渝黔边区的物资中转站。

公路

永顺县形成了以209国道、1801、1841、1828省道为骨架,县乡道纵横交错的运输网路,张家界至吉首高等级公路贯穿县内王村、石堤等6个乡镇,形成了以张吉国家二级路、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张花高速路基工程基本完工,永龙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永花、永石公路改造全面启动,通畅工程实现乡乡通油路,农村公路完成硬化350.4公里。

经济状况

综合

2012年,永顺县实现生产总值41.42亿元,比2011年增长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590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30比26.3比43.7调整为29.3比26.2比44.5。

第一产业

2012年,永顺县其中农业业增加值12.16亿元,比2011年增长3.3%;发放购机补贴资金670万元,推广新型农机3401台,荣获“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称号,落实惠农资金3.82亿元。柑桔完成培管16.5万亩,油茶新造及低改0.9万亩。
2012年。永顺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9亿元,比2011年增长3.3%;农业产值14.58亿元,比2011年增长3.6%;林业产值0.86亿元,比2011年下降7.8%;牧业4.36亿元,比2011年增长6%;渔业产值0.3亿元,比2011年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08亿元,比2011年增长4.1%。农、林、牧、渔比例为72.21:4.26:21.59:1.49。
2012年,永顺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13千公顷,粮食总产量20.48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1.7%;稻穀总产量12.3万吨,比2011年增长0.2%;小麦总产量1885吨,比2011年下降11.1%;玉米总产量28885吨,比2011年增长11.1%;红薯总产量11707吨,比2011年下降19%;马铃薯产量33947吨,比2011年增长11.5%;大豆产量3807吨,比2011年下降1.3%;绿豆产量537吨,比2011年增长2.2%;油料总产量21098吨,比2011年下降2.9%;花生总产量4946吨,比2011年下降1.2%;油菜籽总产量16072吨,比2011年下降3.4%;蔬菜总产量113078吨,比2011年下降1.7%;烤菸播种面积4.73千公顷,比2011年增长28.9%,总产量9741吨,比2011年增长24.3%。
2012年,永顺县水果总面积11.42千公顷,总产量162048吨,比2011年增长2.3%。全县实现果业产值26520万元,比2011年增长4.2%,猕猴桃产量25068吨,比2011年增长4.9%,占水果产量的比重为15%。
2012年,永顺县全年共饲养生猪41.07万头,比2011年增长2.1%;年末生猪存栏19.81万头,比2011年下降0.1%;大牲畜存栏7.42万头基本持平;羊存栏6.44万头,比2011年下降1.8%;家禽存栏106.75万羽,基本持平。生猪出栏21.26万头,牛出栏1.7万头,羊出栏6.8万只,家禽出栏124.3万羽,比2011年同期分别增长4.4%、增长0.6%、增长13%、增长0.7%。禽蛋产量2246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3.4%。渔业产量3848吨,比2011年增加223吨,增长6.2%。林产品产量:豆腐及豆製品358吨,油桐籽2700吨,油茶籽5000吨,板栗2569吨,松脂410吨,核桃157吨,木材0.8万立方。

第二产业

2012年,永顺县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10.86亿元,比2011年增长10.3%;对马鞍山电站、海洛电站升级改造,洞潭电站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年末水能装机总量达到5.8万千瓦,凯迪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1.47亿元,传统工业完成技改投资2.5亿元,四家企业产值过亿元,完成24个行政村的农电配网工程,改造户表10564户。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9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10.43亿元,规下工业5.5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97亿元,增长11%。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35%。
2012年,永顺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水泥16.93万吨,纱3746吨,铁矿石35582吨,铅1335吨,锌701吨,农用化学肥料10147折纯吨,人造板1.3万立方米,纸製品2.41万吨,焰火製品0.62亿元,中成药25吨。
2012年,永顺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93亿元,比2011年增长10.3%。全县8家规上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4亿元,比2011年增长14.4%,施工面积47.76万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57.8%,房屋新开工面积28.7万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60.6%。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永顺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3亿元,比2011年下降2.2%%。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24.64亿元,比2011年增长36.3%,房地产投资完成1172万元,比2011年增长58.6%,跨地区项目投资完成11.49亿元,比2011年下降39%。农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县城城网改造完成投资2000万元。
贸易物价
2012年,永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8.4亿元,比2011年增长10.4%;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并发放各种价格补贴资金735万元,拉动销售额5650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7亿元,比2011年增长14.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19.46亿元,比2011年增长15.6%,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限额以上完成1.87亿元,比2011年增长15%;限额以下完成17.59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餐饮业2.17亿元,比2011年增长17.8%,住宿业0.84亿元,比2011年增长3.7%,其中县零售额16.43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农村零售额6.04亿元,比2011年增长16%。
2012年,永顺县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3个,实际到位内资13.74亿元,同比增长25.7%,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7%,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1.7%。
外经旅游
2012年,永顺县全年游客人数累计达到203.13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5.3%,实现全行业旅游收入8.67亿元,,比2011年增长5%。
邮政通讯
截至2012年末,永顺县营业网点106处,邮路总长度817公里,邮政业务总量19293万元,比2011年增长8.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685万元,比2011年增长11.2%,邮政业务总量1608万元,比2011年下降4.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1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2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58万户,公用电话0.2万部,PHS用户0.2万户,宽频接入用户2.46万户,年末行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21.12万户,行动电话用户达到16.38万户,移动通话时长累计8.8亿分钟,移动简讯累计1.33亿条,函件5.57万件,快递4.95万件,包裹0.65万件,订销报刊期发数3.35万份,订销报刊累计数435.43万份。
财政金融保险
2012年,永顺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242亿元,比2011年增长38.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066亿元,比2011年增长49.27%,财政支出完成20.2111亿元,比2011年增长18.2%。
2012年,永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5.2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17亿元,比2011年增长24.6%;各项贷款余额28.4亿元,比2011年增长40.5%,2012年保费收入8858万元,比2011年增长1%,其中人寿险6191万元,财产险2667万元。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2393万元,比2011年增长33.7%,其中人寿险1057万元,财产险1336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2年,永顺县共有各类学校312所,其中国小41所,国小教学点134个,独立初级中学11所,九年制学校22所,完全中学3所,高中1所,职业教育学校2所,其中:民办学校1所,幼稚园9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总班级2143个(国小883个,国中360个,高中123个,幼儿772个,特殊5个)。各级各类在校学生80927人(国小38686人,国中17416人,高中7438人,职业2535人,特殊教育73人,幼儿14779人)。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学生41185人(国小23691人,国中12738人,高中4683人,特教73人)。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总数1475人(国小650人,国中825人)。全县基础教育教师总数4991人,其中县管公办教师4012人,州管教师279人,公办幼儿教师34人,社会力量办学教师666人,其中民办幼儿教师653人,民办职业高中教师30人。县管公办专任教师4287人,其中:国小1498人,完全中学519人,九年制1123人,特殊学校18人,高中478人,县幼稚园34人,职业教育教师131人,专任教师72人。
2012年,永顺县国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国中学龄入学率98.1%,辍学率1.9%。国小招生7016人,毕业7193人,国中招生6212人,毕业6085人,普通高中招生2836人,毕业2140人,幼儿入园6575人,离园6726人。农村留守儿童24015人,其中国小16980人,国中7035人。

科技事业

2012年,永顺县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农业实用科学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实用科技培训0.6万人次,年末专业技术人员为0.68万人。

文化事业

2012年,永顺县新建82个农家书屋,策化举办节庆文艺、专题晚会130场次,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3632场次,免费开放“四馆一站”,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国家级一个、州级13个和州级传承人8人,新增10个州级非遗保护名录和9名州级非遗传承人。被授予“全国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宣传试点县”。
永顺县(永顺(湘西州下辖县))
2012年,永顺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对县内广播节目3套,平均每日播音时间3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38.52%。全县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节目61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6190小时;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0.62%;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7万户,增加0.2万户。创作文艺作品820件,在知名刊物发表作品530件,出版文艺专着7部,电视剧《借问英雄何处》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89件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评选活动中获奖。

卫生事业

2012年,永顺县开工建设4个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总有医疗机构468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45个,卫生所32个,村卫生室384个,床位1785张,从业人员16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37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89人。职工医保年最高支付额提高到14万元,大病互助提高到8万元,居民医保报销率达70以上%,年最高支付额提高到8万元。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村为主”进一步夯实,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被评为全省计画生育工作先进县。

社会保障

2012年,永顺县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13180元,比2011年增长14.4%,其中工资性收入7980元,比2011年增长7.54%、经营性收入2259元,比2011年增长32.54%,转移性收入2684元,比2011年增长25.03%,财产性收入257元,比2011年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比上年增加1649元,比2011年增长1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62元,比2011年增长16.3%。
2012年,永顺县就业劳动力31.49万人,新增就业12700人,净增加0.56万人,其中年内城镇新增就业3809人,城镇社区开发岗位新增就业1155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80人,就业困难人员541人,培训劳动力8793人,在外从事劳务人员总数达到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基础设施

2012年,永顺县29875人享受农村低保,12365享受城镇低保,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200套、租房800套、市棚户区1000套、(社区)棚户区225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286户。30个整村推进扶贫村协调投入资金1.1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发放“两项制度衔接”扶贫资金1620万元,投资2006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13处,解决农村3.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历史文化

永顺县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族的发源地及历史上土家王朝——老司城的所在地。人口绝大部分是土家族后裔,有着其独特的“巴人文化”。土家族,新石器遗址,多处发现。上溯唐朝末年,江西彭氏,入主溪州,辖周边二十州。溪州铜柱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司城遗址,是研究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宝库,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村里保存完整的土家语、风习民俗,为许多专家学者提供了详实实证资料和文化原生态的遗存。土家毛古斯,2008年走进北京奥运会的赛场。
过去的禁忌主要有以下一些:
正月初一:不準说不吉利的话和哭泣、吵架、骂人,特别当日清晨没吃东西以前要求更严,连带有“死”、“病”、“痛”、“穷”、“没有”、“不要”等字音的话都不能讲。所以这天都早起床,吃东西,动口以后,说话就自然些了。
腊月二十九日过年,饭上甄后,妇女要停止针线活,也不能洗衣服。年三十那天,禁止去水井挑水,说是这天龙王团年,不能惊他,否则,来年龙王会捣乱、遭水、旱灾害。这天不宰杀畜禽和伤害生命,让各种有生命的东西,都安全地度过“三十夜”。在吃年饭时,禁止菜汤泡饭,否则来年下大雨时,大水会冲垮田土。

旅游景点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永顺县名列其中。
永顺县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六大特色各异的景区,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是湖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老司城遗址保护开发工作进展顺利,成功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塔卧烈士陵园扩建、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中国(湘西)土家族芙蓉镇景点圈“舍巴节”和“走向世界遗产·相约老司城”活动,芙蓉镇景点圈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成使用,猛洞河漂流景区、芙蓉镇景区成功创国家4A级景区,老司城考古遗址、芙蓉镇、猛洞河漂流、小溪生态旅游景区等景点。
芙蓉镇
永顺县芙蓉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称。《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乾栏。
老司城
老司城位于县城东20余公里处的麻岔乡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土司古墓群多集中于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个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明代一些名土司彭显英、彭冀南等人的坟墓至今尚保存完好。古墓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区塔卧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塔卧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东北部、地处东经109’45”,北纬29’20’,平均海拔380米,东西直径17.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东与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交界,南与永顺县颗砂乡相连,西与永顺县万坪片区毗邻,北与张家界市桑植县利福塔镇接壤,总面积350.2平方公里。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永顺塔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第一漂
永顺县猛洞河漂流景区位于猛洞河支流司河,全长47公里,最精彩处位于哈妮宫至牛路河段,长约17公里。该景区两岸多为原始次森林,葱葱郁郁,水流湍急,碧绿清亮,有十里绝壁,十里瀑泉,十里画卷,十里洞天的美誉。其中有急流险滩108处,大小瀑布20处。特别是哈妮宫、三角岩、鸡笼门、遇仙峡(捏土)、阎王滩、落水坑、梦思峡、鲤鱼剖肚、三大炮等景点,2002年2月,“天下第一漂”获得湖南省着名商标,是中国旅游服务行业唯一的着名商标。
猛洞河平湖景区
猛洞河平湖景区位于猛洞河的下游,上起猴儿跳,下至龙门峡,全长45公里(含酉水一段),因酉水下游凤滩水电站的建成,库水上涨而形成。平湖两岸,石壁劈立,其中有龙门峡、观音洞、八音石瓜洞、金狮洞、鸳鸯峡、金蟾洞、断臂石、三月鼎寺、小龙洞、大圣峡、阴阳神风洞、猴儿跳、仙女峡、风流岩、老司岩等15个主要景点、列为湖南十大风景区之一。
猛洞河天然动植物园两岸山谷中,猛洞河里还有水凫与鸳鸯鸟,兽类除猴群是这里的大家族外,还有獐子、麂子、白面、刺猬、貂鼠、野猪等。山谷中蛇类多,河里的鱼类繁,其中以娃娃鱼(大鲵)、团鱼(鳖)、桂鱼为猛洞河特有。
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
不二门风景区是一座国家级的国家森林公园,是省内的佛教胜地之一。位于县城南1.5公里的猛洞河畔,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是猛洞河风景区的北大门。以石奇、温泉、石刻、观音朝拜为其特色。一笔呵成的"山青海岸"四个字合成一个"岸"字的石刻、有迷魂镇之称的八阵图令人惊叹不已。《乌龙山剿匪记》、与《湘西剿匪记》均在此拍摄。
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
湖南小溪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地处永顺县东南部,毗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4800公顷,其中核心区6133公顷,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片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区内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有珙桐、红豆杉、柏乐树、银鹊树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3种,原始次生林中还存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保护动物68种。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权威专家学者考察论证为中南十三省唯一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原始次生林天然资源宝库。

文化遗产

2010年,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共同申报的“土家族哭嫁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7。
2010年,湖南省永顺县与湖北鹹丰县、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共同申报的“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24。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